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对此,作者就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谈谈看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狭义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自觉能动地去探究并获取知识的一种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变“要我学”“要我练”为“我要学”“我要练”呢?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谈谈看法。
  一、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新的教学理念对此是这样论述的:课堂上要创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因为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师、教材、学生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与“学”双向传递过程中,这三者能否处于和谐统一中,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为学生营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顾及学生的自主性,不关注学生的自尊心,指责、训斥,甚至体罚学生的错误观点和做法,是对学生人格的无情摧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无情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只有创建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无拘无束、放飞想象、思维活跃、敢于表达、乐于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转变教师角色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充分表现自我,充分发展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实现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无论是促进,还是引导,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教师的一种职责,因为师生人格的平等并不等于专业地位的平等。一名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放弃了自己作为指导者的职责,或者他并不具备指导学生学习的专业能力,那么课堂效果是很难想象的。第一,把自己当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并不是说,自主学习就不需要教师组织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个人的自主学习,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以班级为单位的自主学习,都需要教师的有效组织。第二,教师还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调控者。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进程、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进行指导和调控。第三,教师还要把自己当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发者。中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激发还是要靠老师来完成的,如果说光靠他们自己的话,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打折扣。第四,教师还要成为一个帮助者,而不是旁观者。
  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古人云:“乐学方能善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原动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更能领会教材蕴含的情理,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努力寻求、发现和开发各种有趣的因素,精心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设置悬念,激活学生思维。其次,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的强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巧妙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营造教学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为了使学生尽快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在教学前,力争找准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的切入点,然后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在课后进行相关内容的探讨、交流和反思,不断总结完善。
  四、因地制宜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自主学习模式。
  有效的语文作业既可以检测学生的听讲能力和知识的吸收效果,又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技能和各种能力。为了实现语文作业的高效化,在语文课后作业布置的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既要采用传统式的作业模式,又要安排开放式的作业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要以注重学生的“双基”知识的巩固为主,同时注重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作业的评价,也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使作业评价成为师生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妨想.浅谈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研究,2009,10.
  [2]韩国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河北教育,2008,9.
  [3]王国明.如何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J].山西教育,2007,11.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毕业生绝大部分直接面向企业就业,他们若要尽快适应和胜任自己的工作并受到企业的欢迎,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重要的就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适应。他们是从大学校园文化中来的,要使他们尽快从校园文化走进企业文化,从一个校园文化人转变为一个企业文化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对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异同之处进行比较研究,以使学生们求同存异,尽快适应企业文化。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摘 要: 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尤其是多读整本的书,当然是好事,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整本书之前,还是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三思而后行”。一把关:阅读教材是否学生自主选择,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把关:阅读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把关:阅读题材、体裁、风格是否丰富多样,是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 阅读教材 阅读方法 阅读题材、体裁、风格  
为了研究方便,可把大分子的结合位点简化为一维或二维点阵,利用其特殊的统计特征可解释一些生命现象.抗冻蛋白与冰晶表面的相互作用就可以看作是大配体与具有均匀点阵式的位
摘 要: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作者试从塑造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等方面,对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想象力 培养方法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
目的 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NADP-dependent retinol dehydrogenase/reductase,NRDR)是黄东阳等于1997年在兔肝细胞中发现并纯化的一种新的催化视黄醇氧化/还原反应
摘 要: 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各方都在积极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与我国相比,即使在失业人口超过400万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仍然十分乐观,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德国较为完备的、系统化的就业指导模式。为此,我们将中德高校就业指导模式进行比较,以借鉴德国的经验,为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就业问题 中德高校 就业指导模式
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多下工夫,采用多种方法,使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自主探究 评价方式 个性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
本文以瑞香狼毒(Setellera chamaejasme L)地上部分特别是瑞香狼毒叶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生代谢物质的抗肿瘤、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对其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动态积累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瑞香狼毒地上部分是否具有同类于其地下部分的药理药效成分,特别是抗肿瘤成分。为开发利用瑞香狼毒地上部分提供实验依据。 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叶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