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垅 我可以被压碎,但绝不可能被压服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非要在红色上再涂些红色, 使它变紫、 变黑呢?
  
  无题
  
  不要踏着露水——
  因为有过人夜哭 。
  ……
  哦 ,我底人啊 ,我记得极清楚 ,
  在白鱼烛光里为你读过《雅歌》 。
  但是不要这样为我祷告 ,不要 !
  我无罪 ,我会赤裸着你这身体去见上帝 。
  ……
  但是不要计算星和星间的空间吧
  不要用光年 ;用万有引力 ,用相照的光 。
  要开做一枝白色花 ——
  因为我要这样宣告 ,我们无罪 ,然后我们凋谢 。
  ——阿垅 1944.9.9
  
  “文革”爆发后不久,重病的阿垅在狱中写下遗书:“我可以被压碎,但绝不可能被压服。”
  “他完全超脱了,不顾一切,坚持自己的观点。”现年87岁的诗人牛汉说。“阿垅的神情总是悲抑的。我一次也没有见过阿垅大笑。他像一块石头,有金属的分量和光芒。”
  1980年代,在平反复查“胡风案件”的讨论会上,他第一次读到阿垅的遗书。这封遗书打动了在座的很多人,时任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流下了眼泪。
  阿垅是“七月派”诗人、国民党军官,也是中共情报人员。他写了大量诗歌、诗论和报告文学,还像余则成一样潜伏在国统区,为中共提供军事情报。
  1950年代,毛泽东发动清剿胡风文艺思想的运动,阿垅被打成“反革命”和“国民党特务”,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承认这个罪名。
  
  1
  1907年2月,阿垅生于杭州一个市民家庭,只念了几年私塾和高小,就被送到绸布店做学徒。他利用夜晚的时间自学,20岁时就在杭州的报刊发表旧体诗和小品文。
  不久,绸布店倒闭,阿垅只身来到上海。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经济系。他读到鲁迅的著作,深受感染。
  “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