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维修》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职业院校以“市场为导向,能力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已成为是技工院校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其中,以职业发展阶段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以《汽车空调维修》课程为例,阐述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构建与实践,可供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职业发展阶段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G712.3;U472-4
  随着技术革新,、岗位工作复合化,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院校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的操作型技能人才不再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汽车维修专业通过调查、实践专家研讨、教学分析研讨等,构建了工学结合一体化(下简称“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了一体化课程。通过6年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还锻炼出了一批一体化教师,培养了一批深受企业欢迎的优秀毕业生。
  一、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
  在人社部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指导下,汽车维修专业组织召开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调研了实践专家的职业发展阶段调研;充分分析了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发展调研、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召开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分析研讨会,选择了汽车底盘机械系统维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等9个任务领域作为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构建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并按工作过程导向和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开发汽车空调维修一体化课程。
  1.开展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是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核心工作之一,参照企业任务书或工单的形式。主要包含工作任务的来源、工作任务的含义、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三方面内容。
  2.分析任务工作过程,确定工作与学习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提炼出工作与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对象、设备、工具与材料、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等。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职业能力目标。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具备汽车空调维修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方面的目标,并能独立完成汽车空调日常维护等4个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并养成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4.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情境。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按学生认知规律,采用递进或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呈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汽车空调维修学习情境设计如下表。
  5.根据学习情境,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本课程建议为教学班为单位,分小组在汽车空调维修工作站内实施教学,并建议连续安排4周完成课程教学。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按“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基本环节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一体化教学基础上灵活采用大脑风暴法、引导课文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6.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评价要素主要有学习态度、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7.根据教学需求,配置教学资源。安排一体化教师上课。根据教学需求,充分利用教学硬件环境建设工作站、开发学习、工作页、课件等课程资源辅助教学。
  二、一体教学实践
  1.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是开发一体化课程的关键技术。开发一体化项目课程时一定要重视对工作任务的细致描述,可参照企业任务书或工单的形式。
  2.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情境设计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关键技术。学习情境的教学方式方法组织形式是最关键环节,按工作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是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的核心,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保持一致,并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开发学习工作页引导学习,便于开展一体化教学。按工作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是以工作任务引领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学习工作页的主要功能是指引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学习工作页包括任务描述、过程、任务拓展等要素。
  4.开发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开发课程教学资源,按教学过程制作课程PPT,能辅助教学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一体课程的实践体会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其载体是综合性的、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以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新型课程体系。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三个特点。
  1.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在基于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发展调研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按工作过程组织实施教学。以完成实际岗位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工具及设备的使用等工作过程,实现“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统一”。
  2.内容结构实现知行合一,实现九位一体。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教材内容结构、训练项目相统一,实现了知识、技能和工作一体化。专业实现管理机构一体化;构建了一体化学习站,实现了学习与工作情景一体化;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一体化;采取边做、边学、边教,实现工作、学习、教学一体化;开发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一体化课程;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教学文本一体化;学习站与车间一体化;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课堂教学,实现师生教与学一体化;实行过程考核,将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一体化,合称为九位一体。
  3.便于开展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习情境源于企业经营过程、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课程的结构或内容结构是由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组成,具备了工作过程导向一体化课程的特色。同时,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理论与实践合一,实现“知行一体化”,便于实施一体化教学和行动导向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过程能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通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是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一种比较科學的、实用的、可操作的课程改革技术。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一体化课程是技工院校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一种较为合适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样(M)上海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确保商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合理、科学性,本文主要对商业暖通空调设计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商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影响因素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这个时候商业建筑业在不断的涌现,而人们对于商业建筑使用舒适性也进行了适当的考虑,暖通空调在其中的应用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舒适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暖通空调也在建筑中也占
摘要:信息化、商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商业竞争更加激烈,要求设计师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善于判断行业趋势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文化修为和有较强的图形设计能力,能通过设计将企业的精神文化与图形完美结合。因此,高校平面设计教学要从社会对平面设计的需求出发,重点对学生的图形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行培养。本文是在当前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暖通空调制冷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CFD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传统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的不足之处,促进了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CFD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的应用原则,然后详细探讨了CFD技术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最后简单分析了CFD技术发展的趋势,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CF
G252.7-4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大学生知识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的方法学课程,属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教学内容涉及各类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问题,具体包括馆藏纸质资源、不同类型的商业数据库、音像资料、电子图书、网络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均可以微视频、音频、图片、文档等形式展现,成为文献检索课教学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日益进步,文献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方法
摘 要: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建筑暖通空调已经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提升空调利用率,很好地践行了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与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设计方法  0 引言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他们对建筑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方法的日益改良,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中职数据库类课程中的运用愈加广泛,尤其是数车维修。本文综合了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意义,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方法从理论意义到实践步骤,到最后取得的成效三个方面,展现了任务驱动在数车维修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通过教育成果来论证任务驱动的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数车维修;任务驱动;中职教育  TG659-4;G712
摘 要:暖通空调是集采暖、通风和空调调节三功能为一体的空调调节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为寻求良好的居住环境,暖空空调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与此同时也使地球资源的消耗速度不断加快。本文从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探讨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地源热泵。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地源热泵;应用;探讨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