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河南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粘连患者90例,根据预防再粘连方法进行分组,其中术后宫腔留置几丁糖30例为几丁糖组,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30例为导尿管组,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几丁糖30例为联合组。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宫腔形态、月经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妊娠情况等。 结果在月经恢复方面,联合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导尿管组(63.3%)和几丁糖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腔形态方面,联合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导尿管组(66.7%)和几丁糖组(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特异质与慢性咳嗽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86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Fe NO测定及体外过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超敏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于舞钢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初次诊断为2型
对单板进行传统碱处理和复合酶SLE处理试验,并比较了两种不同处理的单板物理性能指标、COD、染色性能、生产成本,从而确定复合酶SLE代替烧碱对单板进行前处理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