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豆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mi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对于营养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大豆营养全面且富含蛋白质,而且质量也比较理想,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大豆一直都是百姓欢迎的食物。但是在实际栽培生产中,应该掌握相应的栽培技术,以获得理想的生产效益。本文主要围绕大豆的栽培技术进行论述,并且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而总结相应的提高生产效益的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经济效益;栽培技术
  大豆起源于中国,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重要的豆类。在实际种植大豆的生产中,一般都是通过长期的定向选择、相应的改良驯化而成的。世界其他国家栽培大豆的技术,都是以间接或者直接的方式从我国而传播到世界各国的,所以我国在大豆的栽培方面具有比较好的技术水平。
  1  选择合适的地块
  大豆如果已经连续种植超过3年,就应该在秋季采取相应的耕翻处理,促进土壤的熟化速度,这样对于充分的利用养分比较有利。保证形成相应深度的疏松耕层,对于农肥、残茬、病虫和杂草等都进行翻耕,可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有利于保证播种的质量和出苗状况。采取耕翻处理措施之后还要采取相应的打垄措施,实行垅作的方式,这样能够有效的将地温相应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加深耕作层,从而有效的提高排涝抗旱能力。
  2  大豆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对于大豆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而选择可以能够正常生长成熟并且在抗病虫能力方面比较强,同时产量也相对比较高的。正茬应该关注实际的品质状况佳且产量高的品种;重迎茬大豆则应该选择具有比较强抗线虫能力的品种。在实际进行播种之前必须对于种子进行精细的挑选,剔除其中存在的病粒和虫食粒以及杂质。
  3  病虫害的防治
  实际生产中为防治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拌种处理,通常可以将药剂拌种和钼酸铵微肥拌种操作同时进行,但是实际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钼酸铵拌种阴干之后再采取药剂拌种处理措施。如果实际生产中选择根瘤菌进行拌种处理之后,就不可以再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如果土地比较肥沃的状态,就可以选择种植分枝性强的品种;在瘤薄的土地上,选择分枝性比较弱的品种栽种则比较适宜。
  4  施肥技术
  基肥:实际生产中猪厩肥是基肥中质量最好的,其次是马厩肥和灰土粪等;而最差的基肥则是土杂肥。如果地力比较差而且前茬残的肥量又少的,可以选择质量比较高的农家肥多加施用。
  磷肥:在实际生产中一般能够随农家肥以期作为基肥而进行施加。在基肥进行堆积发酵之前可以选择适量的磷肥加入其中,因为农家肥在进行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有机酸,能够将磷肥加以溶解从而形成可以吸收的状态;同时有机质能够将磷肥包被住,从而有效的减少土壤对于磷肥的固定能力。
  种肥:实际给大豆施加种肥操作时应该严格避免大豆种子与肥料发生接触,所以一般都是会根据实际栽培情况而选择种下深施和双侧深施以及單侧深施的方式。实际生产中采取种下深施的方式可以减少化肥出现烧苗的情况,同时能够控制化肥的流失以挥发,并且对于肥效可以进行比较充分的利用。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可知施加尿素比较容易出现烧苗的情况,因此不适合采取种下深施的方式,实际生产中一般都是通过侧深施的方式施加。
  追肥:生产中就是指根外追肥技术,通常就是在大豆处于初花期或者是鼓粒期阶段,根据大豆的实际生长状况而采取的一种根外追肥的方式,具体施肥量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而决定。
  5  田间管理
  草害的防治:大豆的实际栽培生产中,杂草是严重危害大豆产量的影响因素,所以采取综合性措施针对草害进行治理非常重要。实际开展杂草治理应该在药剂的筛选、施药的具体时间、杂草防治标准、施药技术的改进以及配合农业措施等几个方面入手并且加以有效的推广。
  化学除草技术:大豆在开始播种后的5个星期内,此时期田里的生长出的杂草所具有的生长速度还处于缓慢的状态,长出的植株也相对是比较矮小的情况,所以暂时对于大豆在实际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并不会太多。但是如果进入第6~9个星期雨季到来,杂草和大豆都会进入比较旺盛的生长阶段,这就会出现草苗齐长的情况而形成比较严重的竞争形式,直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豆在分枝和花芽分化方面的情况。由此可知,实施除草工作的关键时间段就是在大豆播种之后的5~6个星期,也就是从营养生长期逐渐过度到生殖生长期这段时间。此时如果将这部分杂草的清除工作拖延至第7个星期,就会对于大豆的增花保荚功能不利,很容易导致显著减产的不良状况。在大豆播种后的4个星期之内,杂草还没有与大豆形成明显的竞争关系,所以此时还不需要采取除草措施。但是在6~7星期的时候,也就是在大豆长出第二片复叶之后而随即进入旺盛的生长阶段,而大豆自身具有的竞争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不断的提高,而就会对于此后再新长出的杂草产生严重的抑制效果,但是并不会对于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显著的影响,只需要在大豆播种之后的第5~6个星期清除干净已出土的杂草,之后就没必要再进行除草。但是如果前期不能进行彻底的除草操作,则在大豆开花之前进行一次辅助的人工除草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周雷.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6.
其他文献
摘要:小麦属于粮食作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也是人们日常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粮食类型,小麦的种植范围比较广泛,在南方地区以及北方地区均有种植,且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较南方相比较大。加强对于小麦种植过程中各类种植技术的调整和完善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加强,是促进小麦生产产量以及质量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小麦;种植;病虫害  就现阶段小麦种植情况来看,已经基本实现了部分机械化种植,小麦的种植效果以及种植质量
摘要:农作物秸秆可以制作为有机肥是人们的普遍认知。因此,此方面引发研究者的强烈关注。在我国,秸秆这一农作物的资源尤为丰富,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本文对秸秆制作有机肥的新技术进行深入探究,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秸秆;有机肥;技术  0 引言  通過实际数据的统计发现,在我国,每一年生产的固体有机废物已经高达42亿吨t以上。而且,这一数据每年还以
摘要:木材在各行各业当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可再生性资源。着力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有数量大、质量高、种类多的林木种苗来保证。本文首先分析了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阐述林木种苗的培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对林木种植期间存在问题和应采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林木种苗;林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要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亟需要有数量大、种类多、质量高的优质苗木作为保
摘要:林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要想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本文从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入手,讨论林业产业结构转型,阐述林业生态服务功能,最后分析如何实现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希望对有关研究具有帮助。  关键词: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产业结构转型  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林业产业结构的体现,如果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则说明林业经济发展处于健康状态。当前我国林业部门积极
摘要:化肥施用过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化肥减量工作已经是现代农业发展迫切的需求,在现在农业种植过程中,许多农民已经通过有机肥料的使用,对化肥进行替代,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有机肥料,不仅能够提升土壤的肥力还能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本文笔者通过自身工作经验,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新疆当地有机肥的种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梳理,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  
摘要:植物与我们的居住的生态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是我们与大自然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需要进行保护的“朋友”。目的:为研究目前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行改善的方面;方法:对目前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善的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增强对植物的保护;结论:目前对植物的保护中存在植物保护重要性意识较弱、植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植物保护体
摘要:玉米是我国的重要作物类型,在我国具有较大的种植规模,在地区经济发展当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保证玉米种植产量,做好种植技术的应用十分关键。在本文中,将就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玉米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  1 前言  在我国农业发展当中,玉米种植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在玉米生长过程当中,也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如果没有做好技
摘要:总结小麦高产技术,结合各地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示范推广经验,就绿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逐次概述,为实现小麦绿色高产,确保产出效益作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绿色小麦;高产;技术指导  1 选好栽植地,满足绿色产地要求  选择地块,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充足、土质疏松。最重要的是,远离污染源。  2 加强播种管理,提高播种质量  (1)选好品种:选种耐抗品种,稳产、早熟、抗冻、抗病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林业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加强和重视种苗培育技术,旨在使我国绿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因此,科学育苗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在坚持科学育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林业种苗培育技术,希望给相关机构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科学育苗;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0 引言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环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通过采用有机无机相结合来解决肥料利用效率低的现状,以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大量文献来探索有机无机不同配比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在保证番茄高产优质前提下,来寻求有机无机合适的配比,减少成本提高产量,寻求效益最大化,以期为番茄合理规范化种植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关键词:有机肥;无机肥;番茄;产量;品质  0 引言  近些年,伴随设施蔬菜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