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规划 循序渐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cf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语文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探索也从未止步,但往往收效并不理想。很多学生仍然畏惧或不喜欢作文,很多学生的作文缺少最重要的东西:细腻独特的体验,真诚坦荡的人格,鲜活丰满的个性……我认为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教师如果能做到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导引,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目标阶段化,不急不躁
  指导写作中,纵有“多写多练是硬道理”这一说法,但笔者认为泛泛地去练去写,纵使老师想的题目很好,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彩可出,也会让学生很糊涂,出现好一时,坏一时的撞运气情况。作文教学中我选择了分阶段分步骤地去引导训练。比如七年级上学期,我只是意在指导学生完成一件事的记叙文写作。因为刚从小学上来的七年级学生,生活阅历少,思想相对幼稚,大多出现文章写不长、无话可说的问题,这时老师指导学生朝着自己的目的,如何细致、具体、生动地叙事,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既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又帮助了学生克服了作文的畏难情绪,还使得学生的作文能具体生动,可谓一箭三雕。记得那一阶段,训练了一个老土的半命题作文——《那一次,我真的 》,成功地引导学生具体、生动、真实地去写记叙文。
  七年级下学期,则着力指导学生写复杂的记叙文,即多件事的摆放。一直延至八年级上学期才引导学生去探寻并尝试记叙文的创新,如文体形式的创新,结构形式的创新,语言表达的创新,称谓视角的创新等。因为笔者认为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素材积累,会得心应手地去写真人真事真感情后再去创新,才会真正提升记叙文的写作。八年级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引导学生去接受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文体,说明和议论。九年级下学期,意在提高学生的各种表达能力,合理巧妙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训练指导,补缺。
  建筑要有规划,我想指导学生写作,也应该要有清晰的三年规划,只要我们不急不躁地去完成好我们的阶段目标,不随意跟风,不糊涂忙乱,一定会有相应的收获。
  二.指导具体化,不偏不倚
  1、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我认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作文困难的学生,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老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广泛搜集素材。所以,在作文之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带领学生做点什么,定会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如①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②不同季节的户外观察活动;③自己动手的参与、制作活动;④由老师设立的不同主题的表演活动;⑤参与生活的种种体验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更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
  2、指导学生选择并运用材料,文而有格。
  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对生活的关注到位了,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然而,作文教学中,老师除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素材外,更应该指导学生选择和运用素材。因为好题材如山珍海味能馋人,平淡的题材似白菜萝卜,即使是巧妇也难成佳肴。怎样指导学生做成“佳肴”呢?首先是在例文中求章求格。
  课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例子。因为课文中的很多文章是文质兼美的范文,为学生提供了最直接、最典范的作文依据。所以,老师在课文教学中,有重点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潜在的作文指导价值,指导学生读中悟理,提高认识能力;读中悟法,提高表达能力,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比如,在课文教学中,我会抓住不同体裁的课文,引领学生捕捉、揣摩、体会文中的精妙之处。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我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捕捉作者的创作智慧和技巧方法。如选材的典型新颖、情节的一波三折、景物的适时烘托、悬念的设置、正侧面的结合……那么,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语文课文的导引下,再来写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时,就会很自觉地把原来储存在记忆里的材料,拿出来掂量,排列、组合,原来“很难”的创作也变得“有法可依”了。
  三.追求个性化,不束不缚
  作文是有“格”的,不然何为教呢?作文又是“无格”的,因为作文是创作。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纵使在课文教学中我们传授了技法,但是,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剑术,真正的武林高手的招式是出神入化。所以在作文教学指导中,我们鼓励学生追求个性化的体验与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的体验园地除了各自的生活,还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那便是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写作能力,光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的方法上,主要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
  谢万琴,教师,现居湖北宜昌。
其他文献
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词汇量,提高英语读写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英语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提供难度系数不同的课外阅读材料,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阅
期刊
在温暖阳光和寂静星空下不光有音乐.还有激情、赤诚和友爱,人类最真实的情感伴随着音乐自由燃烧与释放,这就是户外音乐节。它曾一度被称为“掀开屋顶的音乐”。在这里,音乐不再是
文学圈( Literature Circle)是一种基于合作学习的文学或阅读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解决问题.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高中生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
期刊
2011年11月24日(第四个星期的星期四),美国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古老节日:感恩节。除了南瓜蜡烛和吃火鸡外,你还对感恩节有多少了解呢?本栏目将为大家详解感恩节的历史渊源、习俗和传统
一篇作文如何写才能够引起当代人们更多的共鸣与关注?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作文如何为当今社会服务?如何关注当今社会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作文内容中凸显时代色彩。有道是,诗为情而作,文为时而著。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表现时代主要观念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人的观念也会随着对世界的认识和时代的变化日益深入并不断更新。当前大力倡导和树立的思想观念主要有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科
目前江苏高考对英语考试形式和分值已经做出了一些调整,但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教什么、如何教”的核心问题,是永远不过时的话题.
期刊
今年是黄炎培先生诞辰130周年。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为了纪念和缅怀黄炎培先生,全
英语学习是学生与英语文化群体之间产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因此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实用性是非常强的,因此创设一些丰富的
期刊
作文教学与训练中要求学生多写作文,教师却懒于批阅,久而久之学生易产生倦怠情绪。学生作文全部由教师批阅,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往往只看一下结果,不看批注过程,这种批阅方法得不偿失,事倍功半,效果很不理想。现在作文批阅现状是:教师改得累,阅得苦;学生写得厌,看得倦,这也是语文教师面临作文批阅的困惑。怎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技能?实践证明,分层互动批阅法能有效缓解这一症状,学生写作兴趣和写
高中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在一篇阅读当中花费大量时间教授新单词、新短语甚至是新语法.再把课文一句一句地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