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甲醇混合体系的超分子复合作用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nghua5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芘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全组成范围水-甲醇混合溶剂的复合结构。结果表明,芘探针的极性标尺(I1/I3)随体系中甲醇摩尔分数(xm)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下降速度对xm变化范围具有明显依赖性,而芘荧光相对量子产率的变化曲线在xm=0.18处呈现出一奇异的极大值。这些结果揭示了在0.18〈xm〈0.75的很大区间,水(W)与甲醇(M)分子主要形成各种水/醇(W5M1-5)和醇,水(M6W2-4,M8W1-3)复合物,并在xm≈0.50附近发生“水/醇→醇/水”复合结构转变,这一观点为统一目前关于水与甲醇复合结构
其他文献
用浸渍法制备了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La0.8Sr0.2Ga0.8,g0.15Co0.05O3-δ(LSGMC5)粉末的Ni8-Fe2-LSGMC5复合阳极,并采用交流阻抗和直流极化技术考察了以氢气和二甲醚为燃气时该复合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以及B3LYP方法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分别优化了一系列[Os^(Ⅱ)(CO)3(tfa)(L)](tfa为三氟乙酸;L=O^O,O^N,N^N(3),其中O^O为六氟乙酰丙酮,O^N为羟基喹啉,N^N为3-(三氟甲基
以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为载体用离子交换法制取乙酰苯甲酸(ASP)的插层复合物LDH-ASP,通过体外释放实验和固相XRD、FT-IR、TEM、TG-DSC及BET-N2比表面积表征,研究了药物释放环境
采用经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在常温条件下金纳米颗粒周围水的结构与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水分子在纳米颗粒附近形成了明显的多层结构.同时随着径向距离的减小,
利用MP2/6-311+G^+方法计算了单线态二氯乙烯锗烯与甲硫醛的各种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环加成反应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优势反应路径分为三步:首先两种反应物经过无能垒的放
在这个世界上,长得好看,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拥有一张美丽脸蛋和一副魔鬼身材,有时足以让人衣食无忧.美貌的威力在找对象时恐怕体现得最为明显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