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时代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及其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继续教育课程将随之产生重大改革。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整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继续教育;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36-02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力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得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教育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信贷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学习的新环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感受到信息技术及其数字化、网络化和交互性特征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教育评价的影响。可以预见,随着宽带网络、移动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化应用,信息技术对成人学习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凸显。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面对面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远程教育则被认为是成人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克服工学矛盾所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不仅成为人们克服时空不便、持续学习的一种选择,还可能成为人们喜欢、方便和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变化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信息技术对成人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所处的环境的改善,所以,远程教育在未来将成为继续教育课程所采取的一种课堂教学新趋势。
二、时代与继续教育学习的需求
根据最新的互联网分析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中国网民的总人数达到3.38亿人次,普及率达到25.5%。其中,宽带网民的人数约是3.3亿人次,占全体网民总数的94.3%之多。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与2008年底的数据比较来看,30~39岁网民所占的比例趋势在显著上升的过程中,最近几年这一趋势也将会继续攀升,达到更高的水平;年龄在40岁以上的网民整体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初中以上学历网民所占比例为92.4%;农村的网民人数约为9565万人。这些信息表明,使用网络的成人正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网络已经开始加速联通学习者的学习场所和家庭。可以推断,在2012年前后,通过更多地采用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可以把继续教育的课堂开到全国各地(包括乡镇、农村)。
三、信息时代对继续教育的知识需求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及其教师是继续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提供者,他们具有较高的提供资源积极性,希望抓住发展机遇,以知识的优势来贡献社会。如2008年,在对全国10所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成员单位的调查中发现,“提供资源”是高校网络教育发挥自身优势的第一选择。这些学校所能给予的资源分别是:学历教育数字化课程2657门(共84144课时)、非学历教育数字化课程8634门(38428课时)。然而,这些课程还远远不能较好地满足继续教育的刚性要求。我国现有教育资源要想改造成为受学习者欢迎的数字化教育产品和服务,需要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改编。而要把知识的系统阐述性课程改造为以项目为主的学习,不仅需要教育者教育理念、方法和策略的一系列培训、学习和实践,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工作和生活中,与实践结合,真正找到解决学习者的问题和发展需要。
四、远程教育在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社会的资源、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教育方式、理念、文化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传统教育必须改革,以迎合现有的教育发展趋势。“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兴起的教育方式就是在这种社会巨变的条件下产生和演变出来的。“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术语已写进国家的文件之中,并作为一项振兴中华民族的教育工程来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含义是在教育活动进行中,教师与受教育者、教育机构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间的准永久性分离,通过多种现代传播媒体与技术实现非面对面的教育教学形式。在知识的地位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们的继续教育欲望在与日俱增。那么,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时间的紧迫性逐步提高,有效地利用每一秒的时间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现代远程教育的这一学习方式极大地迎合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同时又打破了人们对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习者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地更新知识,以满足自我继续教育的知识诉求。广播电视大学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直到2009年秋天为止,全国的电大共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720万人次,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1999年全国电大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简称“开放教育”)10年来,据统计,开放教育共计招生643万人,大约占同期各类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占国家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的■之多,占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招生人数的■以上,毕业学生达到了318万人次。截止到2009年,全国所有电大学校的开放教育培养的在校生人数共计313万人次,这一数字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约贡献了两个百分点。
1.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时空间的局限,提供的是师生间的异地同步或非同步学习。①突破了学习时间的局限,提供的是开放的教学内容。②突破了传统的校园围墙的界限,带来了新颖的教学模式。③突破了传统的关于教学媒体的局限,调动多媒体的手段为教学服务。④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信念在传播形式上的单一性,对教育资源的共享起到促进作用,使得教育效益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2、现代远程教育的优点。①突破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时间空间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学习活动。②降低了学习成本,学生不用跑来跑去。③便于管理,形式多样化。④使学生的视野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方式下得到拓展,使学习者可以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课件、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能够迅速地学会这些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知识文化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继续教育;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36-02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力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得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教育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信贷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学习的新环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感受到信息技术及其数字化、网络化和交互性特征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教育评价的影响。可以预见,随着宽带网络、移动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化应用,信息技术对成人学习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凸显。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面对面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远程教育则被认为是成人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克服工学矛盾所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不仅成为人们克服时空不便、持续学习的一种选择,还可能成为人们喜欢、方便和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变化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信息技术对成人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所处的环境的改善,所以,远程教育在未来将成为继续教育课程所采取的一种课堂教学新趋势。
二、时代与继续教育学习的需求
根据最新的互联网分析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中国网民的总人数达到3.38亿人次,普及率达到25.5%。其中,宽带网民的人数约是3.3亿人次,占全体网民总数的94.3%之多。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与2008年底的数据比较来看,30~39岁网民所占的比例趋势在显著上升的过程中,最近几年这一趋势也将会继续攀升,达到更高的水平;年龄在40岁以上的网民整体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初中以上学历网民所占比例为92.4%;农村的网民人数约为9565万人。这些信息表明,使用网络的成人正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网络已经开始加速联通学习者的学习场所和家庭。可以推断,在2012年前后,通过更多地采用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可以把继续教育的课堂开到全国各地(包括乡镇、农村)。
三、信息时代对继续教育的知识需求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及其教师是继续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提供者,他们具有较高的提供资源积极性,希望抓住发展机遇,以知识的优势来贡献社会。如2008年,在对全国10所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成员单位的调查中发现,“提供资源”是高校网络教育发挥自身优势的第一选择。这些学校所能给予的资源分别是:学历教育数字化课程2657门(共84144课时)、非学历教育数字化课程8634门(38428课时)。然而,这些课程还远远不能较好地满足继续教育的刚性要求。我国现有教育资源要想改造成为受学习者欢迎的数字化教育产品和服务,需要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改编。而要把知识的系统阐述性课程改造为以项目为主的学习,不仅需要教育者教育理念、方法和策略的一系列培训、学习和实践,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工作和生活中,与实践结合,真正找到解决学习者的问题和发展需要。
四、远程教育在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社会的资源、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教育方式、理念、文化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传统教育必须改革,以迎合现有的教育发展趋势。“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兴起的教育方式就是在这种社会巨变的条件下产生和演变出来的。“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术语已写进国家的文件之中,并作为一项振兴中华民族的教育工程来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含义是在教育活动进行中,教师与受教育者、教育机构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间的准永久性分离,通过多种现代传播媒体与技术实现非面对面的教育教学形式。在知识的地位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们的继续教育欲望在与日俱增。那么,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时间的紧迫性逐步提高,有效地利用每一秒的时间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现代远程教育的这一学习方式极大地迎合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同时又打破了人们对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习者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地更新知识,以满足自我继续教育的知识诉求。广播电视大学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直到2009年秋天为止,全国的电大共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720万人次,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1999年全国电大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简称“开放教育”)10年来,据统计,开放教育共计招生643万人,大约占同期各类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占国家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的■之多,占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招生人数的■以上,毕业学生达到了318万人次。截止到2009年,全国所有电大学校的开放教育培养的在校生人数共计313万人次,这一数字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约贡献了两个百分点。
1.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时空间的局限,提供的是师生间的异地同步或非同步学习。①突破了学习时间的局限,提供的是开放的教学内容。②突破了传统的校园围墙的界限,带来了新颖的教学模式。③突破了传统的关于教学媒体的局限,调动多媒体的手段为教学服务。④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信念在传播形式上的单一性,对教育资源的共享起到促进作用,使得教育效益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2、现代远程教育的优点。①突破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时间空间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学习活动。②降低了学习成本,学生不用跑来跑去。③便于管理,形式多样化。④使学生的视野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方式下得到拓展,使学习者可以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课件、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能够迅速地学会这些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知识文化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