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oa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制备偏侧脂多糖诱导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5只。对照组:黑质区定位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假手术对照,术前1 h及手术后均腹腔注射与辛伐他汀组等量生理盐水14 d;模型组:于黑质区定位注射LPS,于造模前后均腹腔注射与辛伐他汀组等量生理盐水14 d;治疗组:黑质区定位注射LPS,于造模前后均腹腔注射辛伐他汀(5 mg/kg)14 d。采用行为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表现、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黑质及纹状体区多巴胺合成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黑质致密部抗离子钙结合蛋白1(Iba-1)阳性细胞数量、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

结果

模型组大鼠出现PD典型行为学表现,黑质致密部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较未损伤侧减少81.13%(P<0.01),同时黑质致密部Iba-1阳性细胞数量、iNOS、IL-1β及TNF-α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5)。经过辛伐他汀治疗处理后大鼠行为表现、Iba-1阳性细胞数量、iNOS、IL-1β及TNF-α的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 <0.05),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数量增加并恢复至未损伤侧的60.5%(P<0.05)。

结论

辛伐他汀对LPS帕金森病大鼠DA能神经元具有保护效应,机制可能与抑制黑质区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发挥抗炎症作用而改善黑质功能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的改良版-无知情人信息版(CDR-NI)用于中国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信效度。方法经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对90例伴有认知功能下降主诉的社区老年人进行CDR-NI评定;同时老年精神科医师对对象及其亲属进行访谈以诊断认知功能障碍,并完成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30例对象两周后接受了CDR-NI的复测。结果①信度:CDR-NI内部一致性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
目的以国内外2005~2014年发表的针对与决策机制有关的关于奖赏、损失的神经结构及环路,及其与某些身心疾病关系的文献,综述决策奖损加工的脑神经结构及其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行为决策的神经结构和网络机制,及其与某些身心疾病的关系。方法2014年9月在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以"决策"、"奖赏"、"损失规避"等检索词,检索国内外有关决策奖损加工相关
目的修订Ployhart和Bliese编制的适应力量表(Individual Adaptability Measure,I-ADAPT-M)并分析其在大学新生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修订I-ADAPT-M量表,对1 700名大学新生进行施测,并在1个月后随机抽取其中277名学生施测生活满意度问卷,运用SPSS 18.0以及Amos 4.0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适应力量表中文版包括23
目的DNA甲基化成为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情感障碍的发病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介绍了DNA甲基化与情感障碍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重性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基因DNA甲基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方法检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PUBMED数据库,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CNKI,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章。检索式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