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山慈菇多糖的水提醇沉法工艺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sgx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山慈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山慈菇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奠定基础。【方法】对山慈菇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固液比(g∶mL,1∶20、1∶30、1∶40、1∶50和1∶60)、提取温度(60℃、70℃、80℃、90℃和100℃)、提取时间(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和150 min)及醇沉浓度(70%、75%、80%、85%和90%)等不同因素对山慈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对山慈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
其他文献
花榈木(Ormosia henryi)为红豆属(Ormosia)常绿乔木,是我国珍稀濒危树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是国家重点储备林重要资源树种,也是集材用、景观和药用为一体的树种。为花榈木的保育、可持续利用及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生理生化、濒危机制、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生长规律、分子生物学、开发利用价值及引种等方面对花榈木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造成花榈木濒危的致危机理、解决技术措施、繁育技术研究不够深入及保护策略不完善等问题的原因;提出深入研究濒危机理,加快成果转化、强化保护策略
氨氮作为养殖水体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对鱼类的存活、生长代谢、组织结构、生理和免疫功能等均具有毒性效应,氨氮会对鱼类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并且容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环境因子对鱼类氨氮毒性的影响、氨氮的致毒机理以及鱼类对氨氮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目的】枸杞是较名贵且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其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清除自由基、调节血糖血脂等生理功效。为提高枸杞多糖得率,促进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超声波辅助,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时间(10 min、15 min、20 min、25 min和30 min)、提取温度(30℃、40℃、50℃、60℃和70℃)和液料比(mL∶g,10∶1、15∶1、20∶1、25∶1和30∶1)对枸杞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枸杞多糖的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辅助水提醇
介绍了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的种植技术,以及与玉米间种的实用技术,为提高经济效益、为该间作模式的推广以及种植户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