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唐娃娃,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来源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不是一句励志鸡汤,而是唐燕用一生践行的理念。
  2015年5月,在钓鱼台国宾馆,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会见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小朋友并赠送Q版唐娃娃;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唐娃娃穿越时空,串联古今,成为中外交流的可爱使者;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60个可爱的唐娃娃—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雍容华贵的杨贵妃等成了外国友人关注的焦点;
  ……
  不论是馈赠给国际友人的国礼,还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G20峰会等高级别国家会议,到处都有唐娃娃的身影。唐娃娃不仅仅是漂亮的装饰品,更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
  如今已是国际宠儿的唐娃娃的根在北京,背后藏着一个北京女孩最单纯也最执着的娃娃梦。她就是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燕。
  娃娃·热爱
  唐燕从小就特别喜欢娃娃,这种热爱好似与生俱来的。
  她至今仍记得,自己小时候每次去商场一定是高高兴兴去,哭哭啼啼回,因为那里有好多娃娃,她喜欢得不得了,可妈妈买不起。后来好不容易有了个娃娃,虽是被人丢掉的残次品,衣服破烂,还缺条腿,她仍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因为喜欢娃娃,唐燕做了很多事。自己学做布贴娃娃,剪、贴、画,一气呵成;和邻居姐姐们一起学绣花、学编织,想着技能多点才好给娃娃做好多好看的衣服……结果,由于太过痴迷这些事,作业忘了写,还忘了给回家午休的父亲热饭,她被结结实实胖揍了一顿。
  后来,唐燕很想读艺术专业,好好研究娃娃,可父母却坚持让她学计算机。唐燕的父亲是第一代计算机专家,他希望成绩优异的唐燕能够女承父业,更希望宝贝女儿将来能有个铁饭碗。唐燕没有理由反对。
  许是为了弥补女儿,18岁生日时,母亲送给唐燕一个娃娃。那是一个趴着的毛绒娃娃,造型甜美、触感绵绵,可爱极了。这是第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娃娃,唐燕将它放在大学宿舍里,和自己日夜相伴。
  进入大学,唐燕开始“有钱”了—每月20元钱生活费。她毫不犹豫地拿出5元钱买了心心念念的大娃娃。宁可少吃一顿饭,也不能错过一个心爱的娃娃。没多久,她的床上就铺满了各种娃娃,班主任开玩笑说她选错了专业。
  除了热衷买娃娃,唐燕还痴迷于画娃娃,人物形象大多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她还把女同学们当作大娃娃,给她们化妆,教她们穿搭,给她们拍艺术照,放在现在就是妥妥的cosplay。
  虽然没能换专业,但唐燕毕业后的工作意外和娃娃产生了交集—她参加开发了中国第一套时装设计软件,完全由代码来设计时装,在业界轰动一时。
  这份机缘巧合让唐燕毫不犹豫地做起了斜杆青年。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服装设计,像小时候一样,设计、打板、制作一气呵成。刚生孩子坐月子时,她照着时尚杂志做了几十套时装,一个月就挣了1000多元,而当时人们平均工资才不过100多元。
  唐燕还给家人做衣服,儿子就是穿着她做的衣服长大的;给自己做,时至今日,她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给心爱的娃娃们做,不需要尺子,只靠目测就能分毫不差。早在手工原创成为时尚之前,唐燕这一家子就上车了。
  喜欢娃娃本是花钱的爱好,因着那份单纯的热爱,唐燕不仅见到了回头钱,更增长了各式各样的技能,给家人带来幸福和温暖。
  更让唐燕没有想到的是,这份热爱还将成就一段传奇。
  玩家·坚持
  大学毕业后,唐燕一直在互联网行业打拼,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与人合伙创建的公司拿到了1000万元融资,前景大好。
  荣光之下,是应酬与忙碌。每天应酬、谈项目、做项目,继续应酬、谈项目……一眼望到头的繁忙与重复,让唐燕愈发感觉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如果不做这行,自己还能做什么呢?
  娃娃!没有丝毫犹豫,这两个字就这样蹦了出来,瞬间让唐燕为之一振:人生短暂,就得做自己喜欢的事啊!她决定试试水。
  调研后,唐燕决定卖欧洲的陶瓷娃娃。这是当时风靡国外的kiss娃娃,国内市场上很少见。她接连找了好几个厂家,最终拿到一小批准备出口的产品。带到写字楼后,根本不用宣传,瞬间就被抢购一空。
  那时候卖一台电脑才赚50元钱,而卖一个娃娃能赚七八十元。仅这一单,唐燕就轻松赚了9600元,这给了她极大的信心。于是,她开了家小店,雇了个店员,从9000多到3万多再到10多万,利润滚滚而来。
  就在小店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唐燕犯了个致命错误。当时,她向厂家定的娃娃总量不大,但品种极多,导致成本相对较高。为此,她四处寻访更物美价廉的厂家,结果还真找到了。
  厂家问她,这个产品在国内好卖吗?唐燕实话实说,把市场销售情况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对方。结果,她刚订完货,人家就把几车皮的货运到了北京,kiss娃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地摊上。
  陶瓷娃娃肯定是卖不成了。难道就这么放弃?可是,从小母亲就教育她,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坚持到底!
  几经调研,唐燕决定做日本人形娃娃。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牢牢把握主动权,她在设计上做了一些创新。谁知,还是出了岔子。经销商一看卖得好,就越过唐燕直接去找厂家,厂家拿着她的设计去接别人的单—两头儿的人变着法地把唐燕给甩了!
  这可把唐燕郁闷坏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怎么那么难?难道娃娃真就做不了了?她不信这个邪!只要别人能干的,自己也一定能干,这是父亲教给她的。父亲工作好、家务棒、疼老婆、爱孩子,洗衣做飯织毛衣没有他不会的。
  唐燕开始复盘两次娃娃生意,终于找到了根源所在:只当发烧玩家不行,还得自己干!她要做自己的工厂,自己定制娃娃。她还要做自己的设计,既不是欧洲的陶瓷娃娃,也不是日本的人形娃娃,而是中国人自己的娃娃。做别人的东西,永远做不过人家,只有做自己的,才最有竞争力。于是,2003年唐燕成立了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传承者·创新
  自己的娃娃应该是什么样呢?唐燕心中早有目标—北京绢人。
  有一次,她路过一家商场,瞬间被橱窗里的娃娃的照片吸引了:一身戎装,英气逼人,这不就是自己看小说时脑海里那个英姿飒爽的穆桂英吗?从头到脚做工精致,从里到外完美还原!满满的文化底蕴,十足的中国元素,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中国娃娃吗?
  唐燕马上做起了功课。北京绢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物造型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传统戏剧等,需要经过雕塑、彩绘、服装、道具和头饰等十几道工序,最终做成立体人型。
  其中,头脸和双手为蚕丝,骨骼为铅丝,血肉则由棉花纸絮制成,肌肤选用绢纱,头发由真丝做成,服装则是彩绘丝绸,不仅完美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更传承了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
  唐燕费尽周折找到作品创作者杨乃蕙,当即拜师学艺,足足学了一年多才出师。然而,还没来得及享受学有所成的欣喜,她就被冰冷的市场浇了个透心凉—一个北京绢人成本将近1000元,根本没人买。
  这么好的东西卖不出去,问题出在哪儿?又该如何突围呢?从欧洲的陶瓷娃娃到日本的人形娃娃再到北京绢人,唐燕意识到,真正的传承必须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必须把非遗融入生活,否则,没有市场,它就只能进博物馆。
  问题来了:哪些能够传承,哪些需要创新?唐燕研究了成千上万只娃娃,把它们一一拆解开来,试图寻找中国传统娃娃的出路。
  传承的核心是精神传承,人物形象依旧取材于传统文化,每个娃娃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必须展现中国传统工艺,比如头饰制作要采用传统的捻丝编花手法,不管多复杂的头饰,全靠两根细铁丝捻成。
  创新也要在确保质感的基础上节约成本,唐燕采用了可替代的现代工艺。比如以前做头得一层层贴绢,工艺复杂且易脱色变形。现在可以用石膏替代,一次成型,更有立体感,也更容易留存。
  经过一次又一次试验,脱胎于北京绢人的新产品诞生了,唐燕给它取名—唐娃娃。这个名字可谓一语多关,唐是唐燕的唐,又是唐人坊的唐,更是代表中国。唐娃娃既保留了传统,又融合了创新,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符合现代审美,而且在保证美感和质感的基础上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很快,唐娃娃以其独特的创意和亲民的价格打开了销路,唐人坊也迅速拿到来自故宫的订单,合作推出故宫文创—紫禁城往事,并获得北京礼物大赛金奖。之后,唐人坊相继和敦煌、国家大剧院合作,推出敦煌文创—敦煌伎乐飞天、国家大剧院《图兰朵》《西施》手伴等作品,还和Hello Ketty这个远道而来的国外IP合作推出皇家Hello Ketty,完美实现了非遗的活化与创新。
  如今,唐人坊开发的系列产品已达三百种千余款,包括中国历史朝代、古典文学、地区民俗、少数民族、曲艺文化、神话传说等各类题材,每年产出几十万个唐娃娃仍供不应求。
  侠女·筑梦
  唐娃娃的创新开发让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广泛传播,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在唐人坊的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唐燕成立了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专门教授和传承非遗技艺,培养非遗传承人。
  这件事不仅是唐燕非遗传承的梦,更是一群女孩子成就自我的梦。
  2011年,唐燕去貴州盛华职业学院做志愿者,顺道研究与苗绣相关的非遗传承。途经一个村庄时,看到一个年纪很小的女孩背着一个婴儿在玩儿。她以为婴儿是小女孩的弟弟,不承想竟是她的孩子。唐燕了解到,因为经济困难、教育落后,当地女孩儿早婚早育现象严重,这让她寝食难安。
  唐燕从小向往做侠女,看见需要帮助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不管是捐款捐物,还是替人讨公道。这次也不例外,她想帮她们做点什么。
  唐燕向盛华职业学院提出增设中职班,面向贫困家庭的女孩招生,学制两年,教授贵州当地的非遗技艺,由唐人坊负责费用。“零学费完成学业”“零基础学习非遗”,200多个身着民族盛装的女孩子纷至沓来。
  这个决定看似简单,实际上困难重重。唐燕不懂办学,教学大纲、师资招聘等都得从零做起;学院的开支、学生的费用全靠唐燕一个人,并不是个小数目;北京、贵州两边跑难以兼顾家庭,当时她刚在北京买了套房子,根本没时间装修,不承想一下荒了十多年……
  好在,她有家人的支持。一说贵州缺钱,老公二话不说立刻汇钱给唐燕,还资助了好几个贫困学生;年迈的父母主动帮忙照看家里;儿子自力更生,学习和生活都不让她操心……“家人给我很大的安全感,不管我做什么,他们都很支持,我感觉特别心安。”
  唐燕给学院的孩子们制定了三个三年计划:头三年学一门手艺,将来可以养活自己;第二个三年、通过学到的手艺找一份稳定工作,帮助家里脱贫;第三个三年,努力在出嫁前为自己攒出一套房,带房出嫁,将来不管出现任何问题,自己都能底气十足。
  如今,第一批毕业的学生全部完成了前两个三年计划。她们学有所成,有的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有的被知名本科院校免试特招,有的拿到了设计大奖,有的则留在唐人坊,成为团队的骨干力量。她们都给家里盖了房,有的甚至盖了楼房,还有的给家人买了卡车,使家庭彻底脱贫。更让唐燕欣喜的是,有好几个学生提前完成了第三个三年计划,给自己买了房,攒足了满满的底气。
  这些学生不再因为无知而莽撞,也不再因为贫困而彷徨,她们有自己的梦想,更拥有了实现梦想的实力,已经或终将用自己所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唐燕说,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娃娃梦真的会实现,更没想过会有这么多女孩子和自己一起加入非遗传承的行列。但其实,从她对娃娃如痴如醉那一刻起,这个梦就注定绚烂无比,不为别的,只因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其他文献
“996”这种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上班6天(或“大小周”)的模式,日前被人社部、最高法明确定性为“严重违法”。多家互联网企业应声而动取消“996”,打工人的春天似乎在一夜之间来到。但和大家想象中不同的是,并不是所有打工人都支持取消“996”,这究竟是为什么?  2021年6月11日,腾讯率先宣布试点强制6点下班,腾讯光子工作室随即提出取消“大小周”(隔周单休);6月24日,快手宣布从7
期刊
民间俗语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沉淀和处世智慧的结晶,作为思想和美德的载体流传至今。在教育资源少、信息传递慢的古代,人们口口相传,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思想,影响一代代人的生活理念逐渐演变为家风,进而形成社会的认知习惯、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就是一句广为传播、道理深刻的俗语。  字面上看,“蚂蚁腿”代表勤劳,“麻雀嘴”代表聒噪,旨在教育人在生活中要踏实、戒虚浮。蚂蚁和麻雀都是常见
期刊
爱情有多种,最难得的是老有所依、老有所伴,一生一世一双人……  2021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一对八旬夫妻复婚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感叹“看到了爱情和婚姻应有的模样”;也有人忍不住发问: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复婚?老两口离婚又复婚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失而复得和千山万水?  2021年9月,本刊记者前往主人公家中一探究竟……  有的人,遇见了就成了“唯一”  北京市昌平区风雅园三区一楼,某间朝北的小卧
期刊
俗话说,至亲至疏夫妻。婚姻中有哪些爱的误区?有哪些你没有解开的心结?2021年,本刊邀请情感专家海蓝博士帮你破解爱的密码,让夫妻关系回到爱里。  有一对夫妇,在一起生活很多年,太太觉得非常了解先生。她对先生特别关心,每天晚上都给他煲汤。先生曾经告诉过太太,晚上喝汤使他多次起夜小便,既不方便也影响睡眠,以后不要再煲汤了。可太太觉得喝汤有种种好处,先生工作那么辛苦,身体非常需要滋补,所以还是坚持晚上煲
期刊
出轨、婆媳矛盾、无话可说、金钱纷争、性生活不和谐……婚姻中危机四伏,让夫妻束手无策。遇到棘手的婚姻危机,我们要如何处理?2021年,资深心理咨询师肖雪萍老师继续为您提供最实用的婚姻危机处理攻略。  廖杰和车萌萌结婚后,体重直线上升,变成200多斤的大胖子。车萌萌是个颜控,多次明言廖杰应该减肥。刚开始,他表示“还你一个健美的老公”,还去办了健身卡。几次减肥失败后,廖杰再也不提這茬了。  车萌萌还爱廖
期刊
遭遇出轨、离婚等逆境时,有人会安慰说,痛苦终将转化为财富,这是个人成长的好机会。  一直顺风顺水,突然遇到难题停滞不前,有人会说,你就是没经历过风浪,所以才没有成长,受点罪就好了。  有人感觉很困惑:顺境和逆境,到底哪个更利于个人成长呢?  其实,这个问题相当于运动和不运动哪个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你去过健身房就会发现,很多健身房的宣传都是运动即健康。但其实,保险公司对已故运动员的统计发现,职
期刊
有人说,婆媳矛盾导致的离婚率,比外遇引发的离婚率更高。婆媳关系真的这么难处吗?婆媳真的是天敌吗?2021年,本刊邀请心理专家魏敏博士,为您提供解决婆媳矛盾的实用方法。  读者曼玲来信说:  因为车祸,婆婆的腰受伤住院手术。即使出院,也需要卧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慢慢恢复行动。老公是独生子,婆家希望我关闭店铺去照顾婆婆。  婆婆生病凭什么要我伺候?当年,因为我生的是女孩,重男轻女的婆婆非常不高兴,还在背
期刊
在演艺圈摸爬滚打20多年,刘烨迎来了四十不惑。这份不惑中,有个人的成长,有事业的積淀,更有家人的支持。  刘烨变了,似乎不像以前那样活跃!他说:“可能长大了吧!”  与之前爱玩爱闹的“火华社社长”确实不一样了,现在的刘烨似乎更愿意待在作品里。就像拍摄前些日子刚刚上映的《守岛人》一样,他现在可以花一年多的时间待在一个角色里,这部电影、这个角色影响了他很多。如今的他更希望守住内心,守住表演的初心。  
期刊
新晋四口之家  怀上二宝是我们的意外之喜,原本打算等颜颜5岁时再要二胎,虽然不在计划内,但我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份提前到来的幸福。最开始,看着我抱二宝,颜颜一脸伤心。  “妈妈,你不喜欢我了。”颜颜毫不掩饰自己的委屈,放声大哭。  我看了看怀里正在吃奶的二宝,再看看床边一脸委屈的大女儿,心里很难过,一时有点儿不知所措。  女儿的哭声引来了瑶哥,他蹲在两岁多的女儿面前,慈爱地问道:“宝贝,怎么了
期刊
老公人品不坏,就是心不在我这里。他可以跟游戏里的美女暧昧闲聊,但吵架赌气分居半年,他都可以不联系我。我全职带娃,为了两个女儿一直在忍耐,但就是心好痛,脾气也越来越坏……  婚姻于有些女人而言,好比握着的绳子,貌似代表了安全感,却被绳子勒得窒息也不敢松手。其实,你离地面很近,当你有底气双脚落地时,绳子就显得多余了。  我父母小气抠门,没给过我零花钱,只供我上完本科,研究生都是我打工赚钱读下来的。我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