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道高考题想到的高考趋势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看2007年全国文综卷第Ⅰ卷第12小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
  二看2008年全国文综卷第Ⅰ卷第12小题。古人曰:“日之所照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三看2009年全国文综卷第Ⅱ卷第12小题。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B.邑名C.爵号D.官名
  四看2009年全国文综卷第Ⅰ卷第12小题。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
  从这连续三年的三道高考题来看,这些题所涉及的知识,好像与课本知识毫无关系,课本当中从未出现过与此类题类似的知识与材料,给人感觉好像是超纲超编了,脱离了课本知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觉得无法想象和应对,认为这些题都是偏题、怪题。这些题其实并没有超纲超编,恰恰体现了高考某方面的能力要求——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所谓的“2007年的谥号题”、“2008年的阴阳题”、“2009年的姓氏题”,它们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体现了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现实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三道题不仅在试卷中都是第12小题,题号都没有发生改变,而且连续三年都出类似的试题,都把它排在历史试题的第一道题,这就充分说明了命题者的意图和目的,预示着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方向与规律,也给历史教师和考生做出了最好的解释——此类题并没有超纲超编,也不是偏题、怪题,它们都与课本中某些知识有密切联系,只不过是能力要求比较高。它们要么是课本上的隐性知识,要么是语文与地理的综合或者是历史与地理的综合,要么是语文基本常识。如2007年的谥号题,其实在课本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涉及过许多处,只不过没引起有关教师与学生的重视,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过拓展与总结。在课本中曾有秦始皇、元世祖,汉高祖、唐高祖,金太祖、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清太祖;唐太宗、宋太宗、清太宗;汉文帝、孝文帝、隋文帝;汉武帝、光武帝、晋武帝、宋武帝、周武帝、明武宗;汉景帝、汉和帝、汉献帝;晋元帝、隋炀帝;唐高宗、唐玄宗、周世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明世宗、明熹宗;宋幼帝、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光绪帝等等,面对如此多的称谓(呼),为什么要这么称谓(呼)?我们稍作整理或梳理什么是谥号、年号、庙号,就不难回答这道谥号题了。这道题告诉我们,要善于挖掘课本中与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隐性知识,要善于总结与归纳,否则就不能做好高考试题。
  2008年的阴阳题和2009年的姓氏题我认为都属于文史常识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属于预料之中。从文史常识中选择有效信息进行命题,不仅可以丰富命题资源,扩大命题材料的范围,增添试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这不仅符合当今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且也切合目前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要在高考中从容应对文史常识类试题,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拓展,渗透基本常识,例如对中国古代的避讳、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天干地支、帝王年号、年号干支兼用法)、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科举制度(秀才、举人、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贡生、监生)、三字经、百家姓、阴阳五行、十二生肖、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知识应予以关注,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这类知识有最基本的了解与认识,否则,出现这一类型的试题学生就无法应对,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一、新课导入    师:翻开语文课本前,先听老师讲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一位西方的外国人称赞一位中国女子“漂亮”,那位中国女子害羞地说:“哪里啊。”外国人以为对方是要他说出具体漂亮在“哪里”,就说:“在你弯弯的眉上,在你两层眼皮上,在端庄的鼻子上,在嫩嫩的嘴巴上……”在场的中国同胞一个个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说外国人的话为什么引人大笑。  生:因为那位外国人不懂得东方女子的谦虚言语,形成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五严禁令”的颁布,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大大缩减,这一举措对教师来说,当然在教学的方法上会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对我们的学生要求就更高了。新课改下的教师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应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教学,由原先的知识教学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由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变为跟着老师的地图自己走。那么在所有的环节中,预习这一任务就变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在我看来,无论在教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村里有个非常厉害的捕鱼能手,他每次出海捕鱼,都能捕获很多的鱼,数量之多令人望尘莫及。他有两个儿子,为了教好他们,他几乎是手把手地传授他的毕生经验,如怎么撒网,从水面看鱼群情况等等,非常详细,毫无保留。过了很多年,这个人带着他的儿子去海上捕鱼,结果,收获甚小。他的儿子好像不是天才,甚至还比不上一般人。他困惑了。有个老头问到:“他们自己独立捕过鱼吗?”“从来没有,可是我都告诉他们捕
深冲沟是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特征。结合内蒙老集高速公路的施工实践,分析了深冲沟地段的特点、质量与安全控制方法。
新课程改下,数学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老师如何看待这些教材,如何把握,又如何去使用这些教材,提高自己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是数学教师应当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了解教材的功能与地位    首先必须要了解教材的功能与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大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指具有特定结构,可供学生和老师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一种媒体.杨启亮认为狭隘的
学习倦怠是当前大学教学模式下主要的负面表现之一。文章探讨了地籍管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学习倦怠的表现,通过多方面、多角度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降低学生学习倦怠,将
介绍了海口戈溪外村沿江特大桥大直径基桩施工的特点,难点及其成功的解决办法,为大三石地层的冲击成孔施工提供经验。
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高速公路项目在投资决策、设计及招投标阶段等前期工作中的造价控制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