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课堂的三境界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一种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的课堂,在高效课堂中,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学习到最多含量的教学内容,而且学生对所学内容是真正内化于心,这样的课堂,教师也从中有很多的获得感,体现了课堂的高效能。
  十几年前,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中刮起了一阵“旋风”。杜郎口教学模式,主要是“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课堂教学过程真正践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自主学习有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有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有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杜郎口中学的以学生为“主讲小老师”的杜郎口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效果,让高效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中山市东区远洋学校在掌舵人黄志煊校长的带领下对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中,“一”是指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四”是指全面践行“大爱无疆、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四大课堂教学理念;“五”是指推进“小题大做、激情引趣——小鬼当家、组内研讨——小组互动、点拨突破——小试牛刀、巩固提升——小事大成、人人出彩”五环节。东区远洋学校提出的“一、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点在于,它将传统教学模式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融为一体,给教师们清楚地指明了教学改革方向,引领着教师们如何将传统课堂向着“高效课堂”迈进。接下来,我也结合“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来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境界:高效率——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含量大
  现在的语文作文教学,教师常用“讲解范文、学生讨论后再进行创作”的形式进行,更有甚者,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读完多少篇的文章,然后布置一个作文题,强制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作文。从表面上看似效率高,学生们用很短的时间读完多少篇目的文章,而且还写出了作文,但实际上,学生普遍反映“作文课很无聊”“作文难写”,真正的教学效益却不高。
  让我们来看看特级教师张祖庆在执教《神奇的探险》习作课时,他是怎么做的。课一开始,张老师通过播放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图片和视频,把学生带领到神奇的冒险空间,这刚好符合我们远洋学校“一、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五环节中的“小题大做、激情引趣”。然后,张老师让学生“小鬼当家、组内研讨”在小组内说着自己的“冒险之旅”。接着,学生上台“小试牛刀”分享自己的想象画面。张老师一边播放着热带雨林的背景音乐,一边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不同节奏中发挥不同的感官去捕捉细节。在张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获得的想象信息越来越具体。学生们根据教师课前的“激情引趣”到“组内研讨”“小试牛刀”,最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冒险之旅”想象的片段写了下来。这节习作课给了我们语文老师们很大启发:同为习作教学、同样的教学时间,为何有的课堂会出现学生“抓耳挠腮”写不出来,而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却迫不及待地写下一幕幕精彩片段这两种情况呢?我们说,除了精心的教学设计,更多在于课堂的效率上,一节课,张老师完成了“激趣、引导想象、指导写作前的练习说话、写作练习”四大环节,激发兴趣、教师指导、层层递进,既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还落实了“写冒险片段”的教学任务。
  第二境界:高效益一一“假”高效与“真”高效
  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有的老师误以为高效课堂就是用很多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任务把课堂“塞满”,例如一节四十分钟中年段的语文课,一些老师安排了“教学生字词、朗读文段、分析文本”等多项学习任务,这种将多项任务压缩“打包”给学生,看起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很丰满,但实际效益并不高,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么多内容,这是一种“假”高效。
  我们说,真正的高效,是“一课一完成”,而且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有所延伸拓展。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授在执教《墨梅》时,他营造出“课里有诗,诗里有课”的课堂气氛,通过“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三种意境的设置,带领学生从诗中境走向意境,又再通过王冕五次拒绝俗世功名的史实帮助孩子走进诗人的心境,从而顺势而为地给学生讲解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王老师整节课的节奏,温和从容,最大限度尊重孩子的阅读理解,最后借助《墨梅》的歌声,使整节课在如诗如画的韵味中生出绕梁之意,余味无穷。王老师的课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没有趣味性很强的“游戏环节”,从诗意到意境,从意境到作者,从作者到表现方法,这节课不正是体现了“大道至简”的教学理念且课堂效益很高。
  第三境界:高效能——亲其师,信其道
  有些课堂,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创意,教学实施過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学生也学有成效,如此既有效率又有效益的课堂,但有时似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通过对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我们发现,好的老师能将高效率、高效益的课堂,升华到一种美的境界,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油然而生出一种崇敬感,从而学生以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加旺盛的学习斗志投入到学习中,产生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高效能课堂。
  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书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存在的典型问题有:一、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多,家庭中缺乏德育,行为习惯亟需改正,价值观有偏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二、部分农村教师的教学重考试知识而轻文化,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浅层化和标签化,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缺乏,忽视本土文化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结合以上问题,本文总结日常教学经验,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在教学中联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是学生初步系统化学习英语的阶段,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听力是中小学英语学习活动的第一步,是学生获得英语语言输入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关键途径。本文将从听力训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初探。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力训练;英语教学;有效课堂  近几年,清远市清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发展在区教研室教研员白淑文老师的引领下,各
【摘要】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物理教育中应用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技术的发展之路。结合VR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现实情况,分析了VR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育的可行性。在分别研究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线上教学三种不同的方式,采用虚拟技术实现物理教育教学智能化的同时,分别分析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和优缺点,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中学物理教育;VR 
【摘要】解决问题不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目标,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主要方式。郑毓信在《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中,阐述了问题解决在数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数学教学的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确定其在数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有效策略  美国在《中小学数学标准与评价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给予了强调,引发了美国小学
《小房子变大房子》属于聪明豆绘本系列之一。这是一套被称为“当代图画书的经典”的读本。故事主要讲了一位老太太,总觉得自己的家太小。而一个聪明的老先生,他让老太太把动物们一个个牵进屋,让他们在里面飞呀,叫啊,追呀,跳啊,济济一堂。等老太太受不了的时候,让她把动物们全放了。于是,还是原来的房子,可是老太太却觉得房子大了。房子面积没有变,可是感觉变了。所以,什么是房子的大小?什么是金钱的多少?什么是学习成
本报综合报道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情况,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防疫情输入校园,严防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全省中小学校3月2日起开展线上教育。省教育厅出台《广东省中小学校线上教育工作指引》,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按照“五育”并举、家校协同、因地制宜、线上与线下结合、统筹与个性兼顾的原则,有序组织开展线上教育。  一、科学组织线上教育  按照省级托底、区域统筹、学校实施的模式组织线上教育。原则上高
【摘要】随着物聯网快速发展,智慧校园的建设对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简述智慧校园的内涵特征与关键技术,分析了智慧校园的发展取得的实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创建省信息化中心学校的建设案例,提出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理念借鉴,融合创新、研训结合促进提升的发展策略,为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能感知;物联网;云计算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
【摘要】德育在数学教育的浸透已经越来越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提到,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育中浸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德育;数学教育;教育浸透;教育
7月16日,華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团队专项研修班顺利开班。此次培训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由华南师范大学承办,来自广东省新一轮(2021-2023年)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共285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执行主任王红教授,教师教育学部副部长、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黄道鸣,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姚轶懿、张燕玲
【摘要】汉字承载着华夏的悠久文化与文明,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要从严要求,严格训练,抓好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写字兴趣,提高写字能力,让一手好字陪伴孩子的一生。  【关键词】写字;习惯;兴趣  汉字承载着华夏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基础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