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之教学随笔

来源 :教育前沿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949423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拜读了高中华先生著的《和谐教育的追求与理想》一书,仿佛看到了教育的梦想已经实现。从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开始到今天我们提出了和谐教育,和谐是和平与发展之后的又一主题。
  和谐教育是笔者一直追求的教育梦想,更是我们教育第一线教师的梦想,而实现这个梦想有多难、有多久是我不敢想的。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孔子强调“和为贵”,而孟子强调“天人合一、天时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可以说我国古代多位思想家的思想中,也是以和谐为贵。我们受孔孟思想熏陶这么久,那么中国应该是一个很和谐的社会呀!为什么有藏民暴动、新疆动乱,那是因为我们有不和谐的因素存在。而在教育界又有哪些因素阻碍教育的和谐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 中国的教育形式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中国教育存在弊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拔上仅仅以考试为唯一的标准,十二年寒窗苦读,就看高考一卷成绩,这就逼迫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只追求卷面成绩,而忽略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从而使教育工作者忘记了学校教育的本质,忘记了教育的初终,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哪种教育总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针对一定问题出现的,我认为现代教育迫切需要教育学生怎样去与人相处,以便适应现代人际关系的需要,怎样去吸收知识、怎样去谋生。对家庭、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在国外18岁出门独立是很正常不过的,而在我国大多数而且是绝大多数人都在依靠父母供养上大学。当然并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知道独立,不想独立,而是有时家长不让,心疼孩子,而学校、社会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环境让他们谋得生存的工作隧道,中国人是最爱面子的民族,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自己吃糠咽菜也要让孩子吃穿体面的思想大有人在。
  
  2 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
  
  前几天看一篇文章说中国人对金钱、财富的追求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人民,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有着很深的传统观念“光宗耀祖、荫蔽子孙”,钱越多越好自己够花,还要挣出孩子够花的,可以说中国人对金钱的追求令世界人民惊叹,正是因为这种执着的观念,许多家长节衣缩食供自己的孩子上高中,考大学,一部分是望子成龙,一部分是光宗耀祖。可以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具爱心、最能吃苦、任劳任怨、对孩子付出最多的父母,而他们之所以这样除了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关外,也与社会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就业制度、中国社会就业压力有很大关系,我们不能说家长不对,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苦处,而出现这种现象也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所能解决的。
  
  3 来自教师队伍的压力
  
  目前评价老师的好坏、优秀与否的标准大多数还是看成绩,无论你认真付出了多少,只要成绩不理想,那么优秀永远与你绝缘。有人说教育工作者应该淡泊名利的,其实你错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利”已经很泊了,对“名”的追求往往更执着。物质得不到那么就追求精神吧!要想名利双受,教出好学生,怎样教出好学生?考出好成绩,高考有名牌进一个清华、北大多少奖金的诱惑,使我们抓两头的培养,尖子生重要名牌大学,问题生别出大问题,家长送孩子来学校是想约束孩子的行为,对他们学习上没有太大期望,而中间的学生也很认真、乖巧,老师也很喜欢,却心有余而力不足,除非你成绩某天突然突出了、名列前茅了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大吃一惊,这些你不要怨老师,老师的苦你也不知道,评职称需要优秀,而优秀需要成绩,教师与其他职业的人是一样的,也有家庭,也有父母、儿女要养,所以追求名利并没有错。只不过是社会给我们的压力和责任太大,“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这些高帽子是不是要求教师不追求名利,只要无私付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我不反对当教师要淡泊名利的说法和要求,但前提是我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和谐教育是我们教育的理想和梦想,它的实现需要我们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需要社会制度、体系的完善,人才选拔标准的改变、人们思想的改变、社会观念与压力的改善,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时刻保持梦想,社会的和谐才能构建教育的和谐,我们一定会实现。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实用性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真实自然、简单合理、灵活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情境; 有效创设  英语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语言。我们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会认几个单词,会读几个句子,会做几道题,我们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谈一位在怎样的班主任领导下的班集体。在职业观上,教师应做到时刻为学生服务,对工作“多抢挑重担,少推御责任”,有敬业精神;在道德观上,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模范。  【关键词】班主任; 推御责任; 道德观  清晨,当又一轮红日露出她那金灿灿的笑脸透过厚厚的白雾洒向美丽的校园时,老师和同学们愉快的沐浴着阳光,那“五三五三,猛虎出山,顽强拼搏,勇夺桂冠”的口号声、“
期刊
【摘要】进城务工子女因家庭生活相对贫困,父母忙于务工,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他们面临着许多学习、家庭、社会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但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还会让中国未来的社会面临着很大的不安定因素。作为班主任,对进城务工子女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特殊的关爱,要投入更多的热情和耐心的心理疏导,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让他们沐浴在充满爱的阳光教育中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阳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产生的效果也各有不同,对不同的学生也同样产生不同的效果。但总体而言,在教学中,较好地应用逆向思维来教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达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就是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切身体会,阐述了一些个人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运用;逆向思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的人,尤其是农村青年人与老一辈所看问题分歧较大。老人喜欢用过去的思想观
期刊
【摘要】开展文学社活动是语文教学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好途径。对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学社活动; 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开展文学社活动是语文教学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好途径。对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1文学社活动能够充分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素质
期刊
17大标志着中国已名副其实地进入了以“和谐”为基调的时代,“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工程。理所当然,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德育工作中,“假、大、空”的反科学现象积久成弊,德育课程被束之高阁、华而不实;反道德的行为往往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更多的人感觉道德走失了。  学校是进行青少年思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为此,我试图从创设氛围、展开想象、重视朗读、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信息化教学五个方面作些探讨,力求探索语文创新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激励; 培养; 提升; 扩展; 信息化  江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语文学科的课堂
期刊
【摘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为孩子的创作创造条件——童心是创新之源,儿童由于所掌握的知识量较少,不易受到现有的经验束缚,因而他们的思维比成年人更加活跃大胆,充满想象力。在科幻画的创作中,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意义,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行创作。让学生产生大胆独特的奇思妙想。  【关键词】科普知识的学习; 绘画技法的传授; 科学创意及联想力的素质培养;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跨出了厚实的步伐。然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表面上看来是操作问题,但从根本上看,是对教学理念的迷失或犹豫不定。“良好的教育就是系统地给学生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重温数学教育思想家波利亚所倡导的教学缄言,使我们再次驻足,审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以使
期刊
【摘要】教师是一种资源 , 学生也是一种资源 , 他们实现着来自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渠道的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互动。 在互动教学中 , 师生共同努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 促进师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多维互动,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多维互动; 提高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 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 ,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