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初步尝试了问题导向学习法在药用植物教学上的应用,通过这种方法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导向学习;药用植物学;职业教育
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称为教学方法。问题导向学习法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颠覆了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以“知识为本位”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而问题导向学习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相应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其学习步骤包括遭遇困难、分析困难、表述困难、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总结成果、评价方案。问题导向的学习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教师并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途径,只是掌握学习进度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鼓励和指导。笔者通过此方法在药用植物学学习上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感觉耳目一新。下面介绍问题导向学习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上的应用和同行共同探讨。以叶类一章教学为例:在讲解叶类植物一章时,打破了以往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将任务下达给学生。首先我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自然界,先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叶子,再采集各式各样的叶类标本,带回课堂,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识别叶的种类、形状等,怎样更好的完成这次课的教学环节,笔者事先设计了教案。教案如下:
叶类植物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叶;叶的主要功能;叶的主要类型等。2.识别叶的脉序类型。3.辨认叶的形态和特征,能详细准确地描述出来。4.能区分单叶和复叶,并能识别复叶的类型。5.辨认双子叶植物叶的粉末结构的主要显微特征(略讲。重点部分内容在实验中讲解)6.知道常用的叶类药材。
二、教学组织与设计
1.复习。复习上节课茎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时间大概lO分钟)。
2.导入新课。作为植物功能器官的叶和茎的联系密不可分,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3.新课的教学组织:
(1)实地观察采集标本:地点为校园内种植的叶类植物(以百草园为主)。
采集的叶类有:枇杷叶,洋槐叶,栀子叶,香樟叶,构骨叶,石蒜叶,金银花叶,麦冬叶,五针松叶,车前草叶,马兰叶,冬青叶,合欢叶等。
(2)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向学习为主,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叶类植物。观察的内容包括:叶的类型,单叶还是复叶,复叶属于哪种类型,叶脉序的类型,叶缘的种类,叶基的形状,叶的表面特征和质地等等。描述:要用生动、形象、准确和简练的语言把观察到叶的特征表述出来。
(3)课堂评价:主要考察一下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为提问。课堂评价的教具是我们事先准备好的一些新鲜植物叶片。评价的内容主要是a,识别植物叶片b,详细描述典型叶片的具体特征。
(4)总结和布置作业: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重申重点内容。作业布置:单叶和复叶的区别在哪里?各举2个事例说明。
通过教案的设计,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法,在学生返回课堂后,对采集的若干植物叶片无从下手,既不认识也不知如何归类和分析,更不知如何描述了,所以似乎学习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时笔者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去告诉他们一切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遇到的学习问题,设计解决方法。比如一位学生在分析学习困难时表述到:看到很多植物的叶子,以前认为都差不多,仔细看看却都不一样,从叶片的大小,形态,颜色,质地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要表述出来很不容易。
这就是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遭遇的问题,下面就要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了。这个环节也是学生主动设计完成。这个时候学生由以往的“等着吃”转变为努力研究“如何去吃”。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千万不要忽视现在的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笔者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很强的,比如由一个学生在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就想到了形象类比的方法,在如何描述叶子的形态时,设计了这样解决的方案:
他把叶片的形状用形象类比的方法进行拙述和表达,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实际上我们的教科书上也有这样拙述的,但确实是学生自己所想,因此才更有价值。笔者又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和想象,学生的思路似乎一下被打开了。描述的方法数不胜数,所有的困难一一被击破,问题迎刃而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长时间培养学生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效果很好。
最后一个环节结束工作。总结这次课的学习成果,评选优秀的学习方案。
课堂上教师引出问题,确定学习任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研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成效。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自丰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一定的自我满足感。特别是增强了很多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热情。
关键词:问题导向学习;药用植物学;职业教育
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称为教学方法。问题导向学习法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颠覆了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以“知识为本位”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而问题导向学习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相应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其学习步骤包括遭遇困难、分析困难、表述困难、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总结成果、评价方案。问题导向的学习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教师并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途径,只是掌握学习进度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鼓励和指导。笔者通过此方法在药用植物学学习上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感觉耳目一新。下面介绍问题导向学习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上的应用和同行共同探讨。以叶类一章教学为例:在讲解叶类植物一章时,打破了以往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将任务下达给学生。首先我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自然界,先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叶子,再采集各式各样的叶类标本,带回课堂,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识别叶的种类、形状等,怎样更好的完成这次课的教学环节,笔者事先设计了教案。教案如下:
叶类植物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叶;叶的主要功能;叶的主要类型等。2.识别叶的脉序类型。3.辨认叶的形态和特征,能详细准确地描述出来。4.能区分单叶和复叶,并能识别复叶的类型。5.辨认双子叶植物叶的粉末结构的主要显微特征(略讲。重点部分内容在实验中讲解)6.知道常用的叶类药材。
二、教学组织与设计
1.复习。复习上节课茎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时间大概lO分钟)。
2.导入新课。作为植物功能器官的叶和茎的联系密不可分,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3.新课的教学组织:
(1)实地观察采集标本:地点为校园内种植的叶类植物(以百草园为主)。
采集的叶类有:枇杷叶,洋槐叶,栀子叶,香樟叶,构骨叶,石蒜叶,金银花叶,麦冬叶,五针松叶,车前草叶,马兰叶,冬青叶,合欢叶等。
(2)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向学习为主,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叶类植物。观察的内容包括:叶的类型,单叶还是复叶,复叶属于哪种类型,叶脉序的类型,叶缘的种类,叶基的形状,叶的表面特征和质地等等。描述:要用生动、形象、准确和简练的语言把观察到叶的特征表述出来。
(3)课堂评价:主要考察一下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为提问。课堂评价的教具是我们事先准备好的一些新鲜植物叶片。评价的内容主要是a,识别植物叶片b,详细描述典型叶片的具体特征。
(4)总结和布置作业: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重申重点内容。作业布置:单叶和复叶的区别在哪里?各举2个事例说明。
通过教案的设计,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法,在学生返回课堂后,对采集的若干植物叶片无从下手,既不认识也不知如何归类和分析,更不知如何描述了,所以似乎学习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时笔者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去告诉他们一切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遇到的学习问题,设计解决方法。比如一位学生在分析学习困难时表述到:看到很多植物的叶子,以前认为都差不多,仔细看看却都不一样,从叶片的大小,形态,颜色,质地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要表述出来很不容易。
这就是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遭遇的问题,下面就要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了。这个环节也是学生主动设计完成。这个时候学生由以往的“等着吃”转变为努力研究“如何去吃”。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千万不要忽视现在的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笔者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很强的,比如由一个学生在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就想到了形象类比的方法,在如何描述叶子的形态时,设计了这样解决的方案:
他把叶片的形状用形象类比的方法进行拙述和表达,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实际上我们的教科书上也有这样拙述的,但确实是学生自己所想,因此才更有价值。笔者又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和想象,学生的思路似乎一下被打开了。描述的方法数不胜数,所有的困难一一被击破,问题迎刃而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长时间培养学生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效果很好。
最后一个环节结束工作。总结这次课的学习成果,评选优秀的学习方案。
课堂上教师引出问题,确定学习任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研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成效。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自丰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一定的自我满足感。特别是增强了很多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