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的数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y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40~4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估计的能力。
  3.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增强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用数表达与量化,培养估计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一盘糖果、一盘花生米、一盘黄豆。
  学生准备:分组:6个同学为一组活动,指定一名为组长。
  教学过程:
  一、引入(百数图)
  同学们,你们好,我叫胡图图,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逐步出示百数图。
  师:同学们,这里应该填几?
  师:这里呢?……
  最后剩下“100”让学生填写。
  师:同学们看,这张表叫做“百数表”,都是我们最近认识的数,这节课我们和图图一起,来研究:我们认识的数。
  二、说一说
  1.“56”。
  师:同学们,百数表中,56这个数很特别,你们知道56和我们国家有什么联系吗?
  2.“49”。
  师:再看这个图,你能想到一个数,并说一句话吗?
  3.“75”。
  总结:同学们你们看,刚才我们用数说了3句话,你们能不能找出你喜欢的数来说一句话呢?
  4.介绍老师年龄。
  师:周老师也想要用一个数说一句话:周老师今年26岁了!
  师:这里周老师用到了哪个数?那26表示什么呀?
  师:原来,数还能表示年龄。小朋友们,你知道自己的年龄吗?师:那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爸爸妈妈的年龄?还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爷爷奶奶年龄的呀?
  师:图图也忍不住想要向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啦。
  生:是爷爷。
  师:你为什么会猜爷爷?
  生:因为64岁比较大,爷爷的年龄也比较大。
  师:回答得真棒!那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猜图图爸爸妈妈的年龄,你们会怎么猜?
  生:30岁。如下:①和爸妈年龄差不多;②比爷爷年龄小。
  师:看来,数虽然可以用来表示年龄,但是一定要用准确。
  师:图图看大家这么聪明,想要给大家出一个有奖挑战,你们想挑战吗?
  展示图图问题。
  生答,师奖励糖果。
  三、猜一猜
  1.抓糖果。
  师:同学们都很兴奋,看到了周老师带来了好多糖果!对,我要奖励给表现好的小朋友。那你们能不能猜一猜,周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颗呢?
  师引导:多了,少了……
  师:我现在想请一位小朋友来抓一把分给大家,看看能不能抓够全班小朋友的数量。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猜一猜,他抓了多少颗?把猜的结果写在表格的第一格里。
  周老师猜,他抓了15颗。那我们来想办法验证一下,就需要数一数。我要把这些糖分给坐得最端正的,拿到糖果的小朋友请站起来。
  师:他抓了13颗,有没有猜对的小朋友,好,猜对就有奖,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糖果,下课来拿!
  2.抓花生米。
  师:这个抓了13颗糖果,好像不够分。那如果我们换成抓花生米,够吗?想不想试一试?我们再来请这个小朋友来抓一把花生米试试,停,注意看:我们抓的时候,用一只手抓,并且要用和刚才一样的合适的力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紧,抓一把放到碗里,放到碗里,组员一起猜一猜,写在表格里,然后一起数一数,从第一个碗数到第二个碗里。最后同学们把数出的数记下来!
  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生:抓的花生米比糖果多很多。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花生米比糖果小,所以一把能抓更多。
  师:说得对!
  四、数一数
  1.引步数。
  师:刚才和大家一起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践活动,学会了如何去猜一猜一把物体的数量,但不够准确,所以通过数一数找到了正確的结果。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数一数准确知道我们班有49名同学。你们仔细看,能不能通过数一数,得出老师从教师这头走到教室那头的步数呢?1步、2步……
  师漫步教师,让学生数一数步数。14步,也有数。
  生:生走了20步,这是为什么?
  生:学生的步幅小,老师的步幅大,所以用的步数少。
  2.学生教室里数一数。
  师:在这个教室里,你能数出哪些物体的个数?比比谁观察的最仔细。
  生活动,全体汇报交流。
  3.教师播放校园里数一数的结果。
  看,周老师在学校里发现了一些数。
  五、全课小结
  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注意,总能发现。课后,小朋友们仍然可以去数一数、找一找我们认识的数,看一看,谁找得又多又准确。(贴板书:找找生活中的数)。
  教学板书:
  我们认识的数
  说一说——用数可以把事情说得更清楚。
  猜一猜——实践活动验证。
  数一数——找找生活中的数。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小学数学提出了相应要求标准,其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差异教学的重视。就小学高年级而言,可以说是小学到初中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差异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开展,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标准,同时还可以使数学的作用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因此,本文针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差异教学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性学科项目,属于小学教育中关键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应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来开展教学活动,其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也能打消学生认知顾虑,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框架,由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高素质、全能型地优秀人才,进而为社会主义
◆摘 要:数学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为了更好地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探索适合学生们学习并且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由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相对的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改进策略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概括性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一门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对于学生的基础教育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教学理念,其中“问题教学”是最受欢迎的方法之一。本文就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教学;应用浅析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接触科学的入门学科,学习起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老师们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授课方式,目的是能够有
◆摘 要: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当前素质教育同时也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因此,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了当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教育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