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

来源 :中国教研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要有耐心和恒心,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并鼓励学生要读好书,多读书,让书香伴随着整个人生。多读书,多积累,就能多思考,从而促进智力的开发。
  【关键词】阅读 培养 兴趣 习惯
  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语言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如同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知识甘露的滋润,而这“甘露”的取得,不仅需要教师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学生依靠读书去采撷。因此,应重视学生良好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让他们终身受益。现就从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及良好习惯来谈谈。
  1.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与好书为友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的确,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可以把他们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书中世界,使学生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乐趣无穷;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可以使孩子与中外大师进行心灵的会晤。博览群书,可以通古今、辨事理、开眼界、阔心胸。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确实,一部好作品就如同是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教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而且书还有精华与糟粕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精品书目并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谈读书体会。学完《草船借箭》,我就推荐学生读《三国演义》;教学《景阳冈》《猴王出世》以后,我就推荐学生读《水浒传》《西游记》,了解祖国丰富的文化。
  2.给学生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读书兴趣
  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很关键的。为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亲近阅读,走进经典,好书同行,培育书香学生,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布置读书长廊,学生自己设计的读书卡、读书海报。学生通过观看,互相借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各班办起了具有本班特色的图书角,图书角里的书可谓琳琅满目,涉猎广泛,有科普知识,有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说、童话等等,班级成立了图书管理小组,开展借阅活动,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使同学们形成了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畅游书海,各班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读后谈体会,谈收获。在交流中获得了精神的愉悦,享受着读书的快乐。学生在书香氛围的浸润中,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明的洗礼,文化的熏陶,读书热情高涨起来,读书习惯逐步形成。
  3.鼓励学生勤动笔墨,培养阅读积累的习惯
  鲁迅先生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读书动笔把阅读课外书籍时的所思所得随手记之,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还能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内化语言的目的。小学生由于认知的特点,看书喜欢看热闹,喜欢看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画和漫画,对文学色彩浓厚、文学比较长的书籍不感兴趣,所以,对书的理解很肤浅。因此,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摘抄文章中常有许多精彩生动的描写、言简意赅的警句格言……长此以往,就为学生的习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达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其次,要求学生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体会最深刻、最有意义的部分写出自己的感受记下来。阅读自己的书籍时,可随时在书的重难点和精彩之处画线或做各种符号,把好词佳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 “书犹药也,可以治愚。”多读书,多积累,就能多思考,从而促进智力的开发。对那些爱思考、勤阅读的同学,我们应进行表扬,树立榜样,评选读书名星进行表彰,起到了以点促面的效果。
  总之,教师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要有耐心和恒心,关键是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读书的种子,让这粒种子扎根发芽,培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并鼓励学生要读好书,多读书,让书香伴随着整个人生。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小组活动是优化英语教学过程、实现课堂交际化和了解课堂信息反馈的有效策略。小组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觉实践、合作学习、在用中学;小组活动能够营造课堂轻松、愉快、活泼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  一、开展小组对话活动,培养初中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1、运用语言表达能力  现行的教科书里,每一个单元至少有一课为对话课。在对话课里运用
期刊
一、数学教学中师生换位是必经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显露无遗。部分学生无忧患意识,缺少挫折教育,缺少在艰苦环境中的锻炼,更谈不上在学习上有明确的目的,加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新的学习方式都要求教学工作者的角色需要发生转变。新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面对数学课堂,作为数学教师,首
期刊
作为英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英语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要想让他们学好英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不想下一番苦功夫,不费一点力气就能学好英语,那是绝对办不到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一定要有信心和耐心,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让他们坚持一直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不断努力——这样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英语无用,还存在“我是中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感到记单词很困难,记得快忘得快。久而久之,学生就信心不足、兴趣不高。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不但能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英语学习的效果也会好。词汇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词汇教学中,教学方法很重要。现将积累的有关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英语教材词汇量增加,一节课的单词很多,学生读会单词很难。单词不会读,句子和对话读起来就更费劲。词
期刊
幼儿对有关数以及数之间的关系、量、空间、几何形状、分类、排序、时间等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学前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概念不仅是儿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而且与儿童早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如果组织得不科学,还易造成枯燥乏味的现象。因此,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不能单纯依靠集体活动来完成,而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幼儿园教育纲要》(
期刊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面对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如何更好地理解及使用教材,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初次阅读了新教材之后,我经历了疑惑、激动再到思考的过程。在高中教学中遇上新课程改革,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以下是我对《英语》教材(新标准;外研版)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一、教材介绍  《英语》(新标准)高中教材共分11册:1-5册是必修课程,学生学完后,将会达到课程标准七级的要求;6-
期刊
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则既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
期刊
自从倡导运用导学案开展“导学式”课堂教学以来,农村学校的课堂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由课堂前台转到幕后,注重对学生的学法引导,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新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侧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迁移的能力为首要任务。这样,导学案就被推到了现在的课堂上。我通过英语课堂的反复实践得出:导学案的合理使用,帮助学生梳理了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了学法指导;教师容易获得教学反馈,便于调整教学
期刊
物理学研究的是力、光、电、热、声、磁等自然现象,目的是找出这些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学生的培养就必须走“素质教育”之路,着重于以创新教育来展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我在教学中一直尝试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创新思维  初学物理的学生,学法上尚未入门,不会学习,也就谈不上正确思维,更不可能有科学合理的创新思维。为了解决好“开头难
期刊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言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从阅读中学习数学,从而领会数学语言  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