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上就要中考了,初三学生们都在为自己作最后的努力,一部分学生在这考试前的两个月里还很茫然:是专攻一些自己还把握不准的东西还是把基础扎牢,这是很具体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中考中的大话题。因字数限制,这里就是数学为例,跟方家探讨。
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数学的学习素质也有高低,所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要分别对待,既然中考以分数论英雄,笔者也以分数来论其道。
一、“和外省比起来四川试题好像不算太难……我是属于状态好125左右状态差117左右(总分130分)”
四川网友“安陵国君”在网上问:“快中考了求建议!”
《中考前怎样复习数学最有效?》这是老师、学生、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也是大家写得最多的数学文章,但笔者发现,大多都是泛泛而谈,不是因人而教。
这位四川网友的成绩属于成绩特好的一类学生了,当然,要达到130分还是要努力的,这就要因人而教了,对这类学生要量身而作最后复习的方案。
虽说各地的中考标准或者总分不一样,但对成绩相当好的学生笔者认为:主要是专攻!
各省中考试题都会有“加试题”,这些题目相对来说有难度,从不含责任的说法就是:这些题就是用来检测“安陵国君”之类的成绩的,所以“安陵国君”就得对这些题来个专项梳理,他的数学老师也就要为这类学生量身制作复习方案了。
至于复习方案,那就得各位老师各显神通了,这话题不在这里陈述。
二、四川内江网友“路路通”:“数学成绩中等,130分的题能做到100分就是发挥得好的了,最郁闷的就是最后60分的加试题”
内江的数学中考计分方式是100分的基础题以70分计入总分,加上60分的加试题共计130分。这60分的题难度稍为大些,也就是俗称拉分的题。
对这类学生又要给出什么策略呢?就在中考前两个月!
既然基础已经备得差不多了,专题训练也好像无从下手,也许从重点复习上来提高成绩,也显得中气不足,对这类学生的教育,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将其简单化了,就是多做题,多出模拟试题,高考有“一摸”“二摸”“三摸”,初中数学也应该有“五摸”“六摸”等等,这就给学生们带去了学习量,也带来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这就要求老师认真批阅,认真分析,找出学生的问题加以解决,纠正学生在做方面的不良习惯。虽说很费老师的精力和时间,但也是值得的。要求学生用心,老师不用心那也是不行的。
两个月之类,做上10多份试题,讲解20多节课,那是可行的。数学成绩是做出来的,我常常跟学生们说。多出题,出多样性题,多做题,多讲题,这也是备战中考比较常用的武器。
三、网友“Cyesh ”:“不怕告诉你,我初中数学平时测验考试平均分是四十几分,150的卷子”
这一类学生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差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成绩不好,这里就不分析原因了,而是只为他们找出办法,尽最大努力提高他们的中考成绩。
“我对数学没有兴趣,而且以后回家帮忙也完全不需要数学,所以没有放心思进去,而且也打算不读大学。后来离中考前两个月的时候家庭发生了一些变故,不考大学真的没有什么出路,从此开始猛攻数学,两个月后,中考数学成绩106分。
我们数学老师叫我把最基本的题目学好,把公式背好。我是2010年中考的,考完之后我觉得数学不难,后来成绩我是106分。因此我还上了重点高中。”这是网友“Cyesh ”的经验之谈。他最后还总结了这样一句:
“三角函数是必须掌握的,公式全部给我记好,平面几何攻前面的小问,总的来说:公式 简单题。”
“公式 简单题”,就是备基础的另一种诠释,虽说“Cyesh ”的数学大脑很好,比起许多没有多少数学细胞的学生来说,成绩提高得很快,但对于普遍的数学差生来说,只要遵循“公式 简单题”这一法则,经过中考前两个月的复习,提高20到50分还是没有问题的。
无论是哪种情况,中考前的复习不能太紧张,要有张有弛,只要制定了复习计划,就一条路走到底,不管中考成绩如何,只管向前迈进。
一句成语:从容是真!从容复习,从容中考!
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数学的学习素质也有高低,所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要分别对待,既然中考以分数论英雄,笔者也以分数来论其道。
一、“和外省比起来四川试题好像不算太难……我是属于状态好125左右状态差117左右(总分130分)”
四川网友“安陵国君”在网上问:“快中考了求建议!”
《中考前怎样复习数学最有效?》这是老师、学生、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也是大家写得最多的数学文章,但笔者发现,大多都是泛泛而谈,不是因人而教。
这位四川网友的成绩属于成绩特好的一类学生了,当然,要达到130分还是要努力的,这就要因人而教了,对这类学生要量身而作最后复习的方案。
虽说各地的中考标准或者总分不一样,但对成绩相当好的学生笔者认为:主要是专攻!
各省中考试题都会有“加试题”,这些题目相对来说有难度,从不含责任的说法就是:这些题就是用来检测“安陵国君”之类的成绩的,所以“安陵国君”就得对这些题来个专项梳理,他的数学老师也就要为这类学生量身制作复习方案了。
至于复习方案,那就得各位老师各显神通了,这话题不在这里陈述。
二、四川内江网友“路路通”:“数学成绩中等,130分的题能做到100分就是发挥得好的了,最郁闷的就是最后60分的加试题”
内江的数学中考计分方式是100分的基础题以70分计入总分,加上60分的加试题共计130分。这60分的题难度稍为大些,也就是俗称拉分的题。
对这类学生又要给出什么策略呢?就在中考前两个月!
既然基础已经备得差不多了,专题训练也好像无从下手,也许从重点复习上来提高成绩,也显得中气不足,对这类学生的教育,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将其简单化了,就是多做题,多出模拟试题,高考有“一摸”“二摸”“三摸”,初中数学也应该有“五摸”“六摸”等等,这就给学生们带去了学习量,也带来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这就要求老师认真批阅,认真分析,找出学生的问题加以解决,纠正学生在做方面的不良习惯。虽说很费老师的精力和时间,但也是值得的。要求学生用心,老师不用心那也是不行的。
两个月之类,做上10多份试题,讲解20多节课,那是可行的。数学成绩是做出来的,我常常跟学生们说。多出题,出多样性题,多做题,多讲题,这也是备战中考比较常用的武器。
三、网友“Cyesh ”:“不怕告诉你,我初中数学平时测验考试平均分是四十几分,150的卷子”
这一类学生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差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成绩不好,这里就不分析原因了,而是只为他们找出办法,尽最大努力提高他们的中考成绩。
“我对数学没有兴趣,而且以后回家帮忙也完全不需要数学,所以没有放心思进去,而且也打算不读大学。后来离中考前两个月的时候家庭发生了一些变故,不考大学真的没有什么出路,从此开始猛攻数学,两个月后,中考数学成绩106分。
我们数学老师叫我把最基本的题目学好,把公式背好。我是2010年中考的,考完之后我觉得数学不难,后来成绩我是106分。因此我还上了重点高中。”这是网友“Cyesh ”的经验之谈。他最后还总结了这样一句:
“三角函数是必须掌握的,公式全部给我记好,平面几何攻前面的小问,总的来说:公式 简单题。”
“公式 简单题”,就是备基础的另一种诠释,虽说“Cyesh ”的数学大脑很好,比起许多没有多少数学细胞的学生来说,成绩提高得很快,但对于普遍的数学差生来说,只要遵循“公式 简单题”这一法则,经过中考前两个月的复习,提高20到50分还是没有问题的。
无论是哪种情况,中考前的复习不能太紧张,要有张有弛,只要制定了复习计划,就一条路走到底,不管中考成绩如何,只管向前迈进。
一句成语:从容是真!从容复习,从容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