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标准化之间的关系探讨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本文由质量管理体制和企业标准化运营两个体制,讨论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质量管理体制和企业标准化运营之间的对比度,论认证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基础是标准化运营,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也可以对标准化工作起到务实性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惠互利、互为支撑、互为前进。使企业明显的获得经济盈利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企业标准化;关系
  在1991年由国务院发布的管理条例后,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开始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如今已经是市场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如想得到国内外的认可,势必要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方向前进,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之所以能得到全球的的认可,原因在于它是一个可以提供合格产品或高效服务的第三方认可,使供应方和需求方对企业产品的质量建立良好的信心和保证。
  1 企业管理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1.1 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涉及广泛,企业管理制度的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形象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及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物控管理等方面,是企业的管理运行中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同时也为企业步入平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管理时,要在落实国家在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前提下,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标准。以管理标准为基础,工作标准为保障,实行企业标准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标准化管理部门,由此部门负责管理本企业的标准化实施工作,设立适应本企业发展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进行对本企业工作标准的落实和实施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检查
  1.2 质量管理体系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最新的标准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展开就是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包括制定质量要求、目标及质量的策划、控制、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工作。实现质量管理的方法目标,有效合理地展开各项工作的质量管理,势必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质量管理体系是由企业内部建立,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它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体系要素加以融合,加强企业从设计研制到生产、检验以及销售所使用全过程的产品质量管理,并形成标准化、制度化,成为企业内部质量工作的检验标准。
  2 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标准化
  2.1 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标准化的定位
  对企业组织的现代化生产以及科学管理有著重要影响的就是企业的标准化,同样,企业标准化也是推进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提升科学管理的水平以及约束产品的质量都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可见,企业标准化也是企业组织的生产、管理、经营的一个基础。企业标准化的建设和管理与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计划管理,产品的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一样,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它是其他行驶管理系统的依据和基础,同样也服务于各个管理系统。
  对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它是建立在质量体系文件化的基础上实行,严格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提升企业服务和产品的质量,使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实现程序化、规范化、合理化的管理。
  2.2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标准化体系
  两者皆拥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利用文件化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调控,监督产品的质量,使其达到技术标准要求。企业如需加强管理指标,就要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运用其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为企业的管理全过程进行制约,而企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都为以上标准提供了依据和法律的支持,使其由传统的人治转型到法制。
  3 培训是了解及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的基础
  目前世界上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都是有ISO 9000族的标准执行的。而企业想要执行这项标准就要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ISO 9000族的质量管理和相关标准进行针对性极强的培训和学习,让企业工作人员了解并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操作制定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体系文件,使生产经营得每一个环节都有文件的要求和制约,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严格把关,标准化执行。而标准化就是围绕其标准进行的活动。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开展一系列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国家认证其标准化工作的一个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企业通过这项认证可以让标准化工作得到平稳的发展和认定。并且标准化的工作地位也可以得到提高和巩固,使标准化工作推动企业的质量管理向前迈进。企业做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和标准化工作才能有效的推进产品的质量和企业流程的稳固,也为质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从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过程及步骤以及标准化的定位中我们可以直观的体会出,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相互扶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惠互利等词语来形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和标准化的工作的相交点都是标准,离开标准,就没有标准化的工作,没有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就无从认证。他们的工作过程都是相同的,标准化工作本身就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对应标准,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是了解GB/ TI 9000 标准为基础,然后制定一系列应对本单位的标准并对其实施和监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化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都是相同的,都是围绕其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来确定企业的标准化是否做的合格而扎实,针对标准化的工作前进全靠质量管理的认证。双方离开谁都无法站稳脚跟。
  5 结语
  由此可见,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基础是标准化,而促使标准化工作不断前进和发展也是质量管理体系,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使企业得到显著的经济盈利和社会效益。其一,质量管理体系是联系客户的关系纽带,是突破经营技术武器;其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以节省许多反复检验的花销;其三,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以合理有效的质量体系;其四,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国家的经济效益,其五,国家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增强企业对于产品的质量保证。由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国家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宏观监管手段,对于国家及消费者是非常有利的。而企业通过这种监管手段的开展,亦能提升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宋子明.做好标准化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夯实基础[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论坛论文集[C].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4:17.
  [2]高文东,张锦祥.弹好标准化管理“三部曲”,持续增强企业竞争力[A].2012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12:4.
  【作者简介】
  李秋实;出生年月:1984.11.05;性别:男;民族:汉族;职称:实习研究员职称;学历: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质量管理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以备付沉淀资金池扩大所暴露出的收益归属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双边市场定价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将备付金收益战略性返还给客户的建议,有利于第三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以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为契机,明确提出IPO注册制改革的方向,本文以新股发行审核制度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新股发行核准制和注册制进行理论
各位CFO朋友,大家新年好:正如在2011年给CFO的一封信中曾经提到“2011年或将差钱”的观点,受到2011年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企业逐渐出现融资难、资金短缺等方面的问题,而
制作步骤:rn1.将三支手表剪下来;rn2.将杂志附赠的粘贴上的图案,分别粘在三支手表上:rn3.将手表圈在手腕上,用胶水粘上;rn4.现在看一看你的手表几点了.
期刊
本文主要基于趋近化理论中SAT(Spatial-Temporal-Axiological)模型中的空间模型,对TED环境演讲是否体现空间趋近、如何体现空间趋近两方面予以探索.研究发现,TED环境演讲在一
一线休养(一线职工短期休养简称一线休养,以下相同)是公司保护一线职工身心健康,尊重和关怀职工的具体表现,为一线职工服务是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工作。接
问:我的宝宝今年3岁多了,每天都让我给她讲故事,她不识字,看到很多比她小的孩子都识字了,我很着急。请问我有必要在阅读时教她识字吗?房欲飞答:如果仅仅因为孩子经常让你讲故
各位尊敬的CFO们:大家好!岁末年初之际,应《新理财》杂志社之邀,借写此信,与各位CFO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分享我们关于经济转型新时期对财务战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