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对仗”的意趣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对于每一个有独立思想的教师来说,是从口号、思潮、观点中厘析出属于自己的“下一步”的过程。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的推翻,我们总是在反思中修正,在辨别中确认,在探索中发现。无论是十年前的“以生为本”,还是十年后的“以学定教”,研究、发展学习主体(学生)的目标总是不变的。十年来对于学习过程和导学策略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更为“体贴”的领域,“语用意识”“文体意识”“情意关怀”……“教”向“学”的引渡,途径更加多元,方式更加可人。
  【设计理念】
  古诗诵读,重在意趣。在岁月里沉淀下来为人传诵的诗句,往往各有独到之处,或炼意独具匠心,或联句风味别裁,或用字精妙绝伦……叫人读得齿颊留香之外,更有一种思接前人的神往。
  《绝句》一诗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其对仗工整的艺术特色。一般绝句仅两行对仗,而本诗四句两两相对,故也被称为“截律”。词词字字相对的韵律中,动静相谐,远近相应,高低错落,声色交融,自然而然地构成一幅立体生动的明丽春景图,铺开一片明媚春光,千古传唱。
  诗文内容浅显易懂,加之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学生不难理解。如何在浅近中读出意趣,在易懂中发现价值,是本课的教学着力之处。探究文本秘妙的捷径,就是从文本本身的独特之处——对仗入手。通过生生互对、师生相对,对字、对词、对句,渐渐对出景物、对出意境、对出诗人的视角、对出读者的心领神会、对出字词句的韵味和情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通过对句的诵读,读出诗的韵味与意境。
  2.通过阅读资料、相互交流等方法,了解“绝句”这一古诗体裁以及“对仗”这一修辞手法。
  3.紧扣诗中的“黄鹂”“白鹭”“鸣翠柳”“上青天”“含”“泊”等词感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清新活泼的春景图。
  4.通过联系上下文、动手演示等方法理解关键词,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描绘美丽春景,从而体会诗人作诗时欢快的心情,深刻领略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比较发现,认识“绝句”
  1.吟诵学过的古诗,初涉诗境。
  2.出示四首诗,发现绝句的特点。
  (左边的两首,每句5个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右边的两首,每句7个字,叫做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3.有时,诗人干脆不取题目,直接用“绝句”作为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绝句》。
  4.出示古诗:这是一首“七绝”。
  5.“绝”是本课生字,跟着老师一起学书写,伴书口诀:“绞丝旁,长得瘦,‘色’字个高尾巴收。”
  【语文学习,要在原有经验上生长,在原有基础上发展。从熟悉的古诗中,发现绝句的文学常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对仗”吟诵,感悟诗韵
  1.自由读诗。
  2.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首诗的惊人之处在哪里呢?告诉大家,就是它的对仗。
  (板书:对仗)
  3.古诗第一句中有“黄鹂”,第二句就对“白鹭”,再比如“翠柳”对“青天”,“千秋雪”对“万里船”。这样的语句字数相等,词义相对,就叫做“对仗”。
  4.古人写绝句,一般只有两句对仗,而这首诗的4行,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字都能两两相对,令人称绝。来和老师对一对。
  5.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来对一对,看看能对出什么样的画面?
  (板书:画)
  【诵读,是进入诗境的第一步。而古诗诵读的音律之美,更是破译诗歌秘境的第一把钥匙。通过反复对读,带领学生初识对仗的节奏美,从而读出诗歌语言的节律,自然切分意象,形成初步的画面片段。】
  6.师生、生生对句。
  (1)对出有声有色的画面(此环节,师生相对,作出学习示范,自下一环节起,生生互对,自主探究。)
  反复对诗,突出颜色——黄、白、翠、青,体验诗歌中的色彩之美。
  对着,对着,我们对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侧耳听一听,听到了吗?听到了什么?
  这画面中有色彩,有声音,真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板书:声 色)
  (2)对出有动有静的画面
  继续对诗,突出“鸣”“上”的动态之美和“含”“泊”的静态之美。
  (板书:动 静)
  (3)对出有远有近的画面
  突出西岭“千秋雪”和门前“万里船”的远近相应的画面之美。
  (板书:远 近)
  (4)对出有高有低的画面
  突出高处“白鹭上青天”和低处“黄鹂鸣翠柳”的高低错落之美。
  (板书:高 低)
  7.真神奇啊!对着对着,我们就对出一幅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图画中,(引导学生齐读板书)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高有低,有远有近,真绝啦!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对仗。动静结合,远近相对,声色交融,都蕴藏在一对对意象中。凝聚在字句中的平面的意象,需要反复对诵,才能在学生脑海里形成立体感,才能活化成声响、色彩,才能发现诗人取景的焦点远近,视角的高低交错。在节律整齐、对对相印的诵读过程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节奏,深入意境,跟随诗歌的节奏抑扬顿挫,古诗的脉动激活了诗意的神经触觉。】
  三、移情入境,想象“春景”
  1.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了这么多遍,这幅美丽的春景图中到底有哪些景物?快速默读,找出这些景物。
  2.这些景物构成怎样的画面呢?先自己说说,再和同桌一起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说得眉飞色舞,一定是看到了诗中的美景,谁来说一说?   通过组词、动手等方式着重理解“含”。
  【理解诗句意思这个环节好比是大厦的根基,必须夯实才行。引导学生从关键字词来想象画面,理解诗意,既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又是一个再思索再创造的过程。】
  4.诗已经读懂了,而且我们还发现,一千多年前杜甫用28个汉字就把春天写美了,写妙了,写绝了。一千多年后的小朋友敢不敢来挑战这位大诗人?
  5.用我们现代的语言来写写这首诗中的春天。要想战胜诗人,还得向诗人学习写作方法。大家看,作者的诗中(师生合作回顾板书)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高有低,有远有近……让我们学习他的办法,把春天写美写绝。请拿出作业纸。
  作业纸:
  (1)阳春三月,柳树 ,微风徐徐,柳枝 。两只黄鹂 ,仿佛 。
  (2) 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正 ,在蓝天的映衬下,越飞越 ,越飞越 。
  (3)轻轻推开窗户,就能望见 。在阳光的映照下 。
  (4)回首看看门前,那里 ,仿佛是 。
  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妙词锦囊。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里的好词。
  妙词锦囊:
  一唱一和 湛蓝透亮 一碧如洗 翩翩起舞 飘飘悠悠 终年不化 晶莹剔透 万里迢迢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
  6.指名汇报,学生相机补充。
  7.心中想着这样的美景,再来读这首诗,一定有更深刻的感受,能读出更浓的韵味!(齐读)
  【让学生走进诗中,需要在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先前对仗中对出诗的写作特点,在这里成了学生自主体验诗境的最好学习范例。】
  四、模仿书法,审美文字
  1.写得美,读得更美;读得美,还要写得美。课前老师把这首诗写了一遍。(出示老师的书法作品)请学生评价,通过评价发现书写之法。
  2.学生用书法纸写字。
  3.挑选优秀作品展示、点评。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诗学习的一个绝妙的展示途径。在经过思、想、念、诵的学习之后,在民乐声里,全神贯注地书写汉字,回味诗境,静静地沉淀学习的经历,是对课堂最好的回顾。】
  五、总结延伸,拓展阅读
  同学们,一首绝句,28个字,四行诗,一片春景,千古传唱,带给我们祖先的智慧,也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想。这样的《绝句》,作者同时写了四首,每一首,都有不同的画面,课后大家可以去找其他三首,也这样去学习,愿大家看得见千年前的风景,也看得见自己心里的风景!
  【课堂结束了,但学习还要走很远。延伸同类诗文的阅读,也是学生自学能力的拓展。从课内共读到课外自学,是必要的学习拓展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崇高人性的对话。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自信地学习,这是我一直追寻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缪老师执教的《春联》,令我感受颇深,为之喝彩,为之感叹之余,又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春联》是一篇语言清新的小
【主持人语】  课堂,是学生精神发育的伊甸园,是教师自我实现的大舞台,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永恒追求。苏州市在成为全国首个教育基本均衡地级市之后,于2014年4月启动了义务教育五大改革项目:集团化办学、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研究,“苏式课堂研究”应运而生。  苏式课堂研究项目由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领衔主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弗莱雷用他“战斗”的一生和火热的社会实践,诠释并演绎了“教育即解放”的伟大思想,完成了解放教育“三部曲”:《被压迫者教育学:意识的解放》《希望教育学:教学的解放》《自由教育学:人性的解放》。  三部专著从三个不同的维度阐释了“解放”的深刻内涵:一是意识的解放。教育旨在让人从对自然与社
编者按:刘墉先生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作家、画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的儿子现已是哈佛大学的博士生,1989年出生的女儿刘倚帆曾获美国总统奖,现也已入读哈佛大学。从本期开始,本刊将独家刊登刘墉写给女儿的一系列书信。让我们一起分享他的人生哲理和处事经验吧。  今天下午3点钟,我们接到一个电话留言。  是位男士,说话的速度很快,只说要找你,留下他的电话和call机号码就匆匆挂了。  妈妈和我听了两遍,弄不
投影式智能手环  这款独特的手环有一个感应按键,按下这个按键,就可以启动手环的投影功能,将时间等信息投影到佩戴者的皮肤上,这样就可以从皮肤上直接读取时间信息啦。  场景式跑步机  在原始森林或都市楼宇中跑步有什么不同的体验呢?这款场景式跑步机配备了大屏幕和互动系统,可以选择森林、公园等虚拟跑步场地,也可以选择旅行模式、运动模式和游戏模式,有了它,你就可以享受不同场景下的跑步快感了。  智能自拍神器
一口气读完了它。读着,笑着,不禁笑出声儿,笑出眼泪,而后又从心底里叹息,润润地感动。唐菲力,美国加州埃迪森小学三年级教师,25年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他会纠正错别字,还有不礼貌的行为;谁上课听不懂,谁在说谎,谁交不到朋友,他都看得出来。他将一年年和小朋友们斗智斗勇的故事写成了这本书——《全美优秀教师的快乐学习课》。  为什么要做老师?似乎很久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了。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给了我较丰富的教学
摘 要:高校本次实施大规模网上教学是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关键之举。学校采用自建课程与引用课程、异步授课与同步答疑、资源建设与学习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对网上教学进行了实践。文章通过对627名教师和9277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网上教学的有用程度、易用程度和自我适应能力对教学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课程内容创新、学习舒适程度、压力挑战、努力程度、教师参与情况对学习效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高校可利用本次大规
如果你拥有这样一个机会:在一群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Boss面前口若悬河地阐述自己那也许是异想天开的创业计划,然后有人为你提供一笔资金启动你的计划,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从旁指导,帮你办起一家完全属于你自己的公司——这是一家有投资、有生产、有销售、有服务,当然也会有亏损或盈利的真正的企业,而你就是企业中的核心人物——你会跃跃欲试吗?现在,真的有这样一群高中生抓住了这样的机会,亲身领略了商海沉浮
5月16日,杭州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杭师大)与著名信息技术与服务公司IBM共建智慧校园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双方就共同将杭师大建设成为智慧的校园、打造绿色的数据计算资源服务中心、构建基于主机的创新应用研发基地、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签定合作备忘录。这一系列的合作将成为杭师大迈向浙江省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重大战略举措。  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叶高翔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学校管理的国际化、现代化与信息化是把
第一板块原著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课题,齐读)这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文章。  2.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下了这样的感受——“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出示)在萧红的记忆里,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由萧红在《呼兰河传》尾声中写下的感受“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切入教学,既为本文的学习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