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与情节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ore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少的时候,喜欢小说多过于喜欢散文,因为小说有情节,其时年少,对人世间的情节充满狂想;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习惯了生活喜怒哀乐的诸多缘由,慢慢地喜欢散文多一些,因为散文有细节,细节总是让人更容易动情,说起来,这份动情还是从阅读汪曾祺的散文开始。
  小说是专让人打发时间的,可是散文打发完时间,会勾起你对生活的热情。看完这书,觉得汪曾祺是很真、而且非常有趣的人。他写东西不靠华丽辞藻堆砌,也没有让人震撼的句式修辞,有什么说什么,俚俗夹白,但是用字准确、干净。他是一位真趣生活家。
  散文与小说,不同趣味的读者各有所爱,比较而言,喜欢小说的多些,因为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和血肉丰满的人物,而对于散文,多数人会敬而远之,其实在《岁朝清供》这本书中,同汪老所有的散文一样,读者都能在不知不觉中领略情节与细节,找到与作者契合的闲淡冲和。
  正因为岁月隽永如是,读这本《岁朝清供》,年轻的朋友总在疑惑那些陌生久远的新鲜词汇与生活,其实,那曾是贯穿我们血液中古老血脉,无论过年时供什么,腊梅水仙天竹等等,都是对过往文化与逝去岁月的一种追忆和怀恋。而正因为如此,在众多汪曾祺的作品选集中,我认为是最好的,因为在追忆古老仪式之外,还追忆了很多过往的零散故事。集子中有很多对自己,对朋友,师长,亲属的叙述,对过往的回忆,以及美食戏剧的记忆,都让人感觉清风抚过,余香绕梁。
  《岁朝清供》里的文章读来都是饶有韵味的。编排上也很有讲究,应该是领略了汪老的脾味,开始写草木虫鱼鸟兽,是整个集子里味最清淡者。正因为平和极致,才会普爱人间,对时间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乐趣与天真,让人读来不觉动容。第二部写饮食。“吃”的确是门艺术,很多文人都会在作品里不厌其烦地记载有关吃的记忆,味觉上是一番滋味,转化成文字又是另一番滋味,其中平添了想象的佐料,即便再普通的菜也能香气氤氲,这是美食文字长盛不衰的道理。再下来是些写故人往事的文字和微型小说,依旧是冲虚雅致的。最后几篇谈到语言和作文,都需经过长时间的领会,才能慢慢读懂其中的“滋味”。
  汪曾祺的文字,由平淡处见功夫,有一种民国文人特有的冲和朴实。读过这本集子之后,会对他笔下的故乡、吃食无限神往;他勾勒的大家、名伶,寥寥几笔,跃然纸上。犹如在瓦屋纸窗下吃苦茶,细细品味之后,齿颊间洋溢着幽默性灵的意趣,这便是汪老文章的妙处,不仅处处有“情节”,却在更深处见“细节”。
其他文献
吴开展的诗  ◎大城小爱  那些年,寄居在城市边缘  靠近装卸码头  穿过广场是我们来来回回的路  我们交谈或偷偷亲吻  嚼爆米花,一边走一边数街灯  猜身后驶来的名牌轿车  向摁铃而过的夜归人打招呼  像两只飞翔的小鸟  那一次,我记得  你依着我安静地坐下  目光迷离。许下要在这座城市  茂盛的枝头,筑一个温暖巢穴的愿望  路旁阑珊的灯火下  我们能听清彼此内心的秒针  这次独自回来  汽车缓
期刊
如今,电视里、网络中、报纸上,越来越多大龄男女青年的相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于是乎,“找对象要从娃娃抓起”的呼声也让一些年轻父母对于给宝宝找个“小对象”、扩大交际面的活动很是热衷……然而,在武汉有一对潮爸潮妈为了给3岁的女儿找到合适的相亲对象,他们费尽周折,最终却未能如愿,相反却给两个娃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伤害,父母之间也大打出手,酿出一场惨剧。  追逐时尚,相亲从娃娃抓起  2009年春节期间,3
期刊
王丹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女孩,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她工作能力也加强了。为求更大的发展,她跳槽到一家大型企业做行政文员。跟她一起进公司的,还有一个胖胖的女孩,名叫张曼。  由于单位住房紧张,王丹和张曼被安排在同一间宿舍。在王丹眼中,张曼家境殷实,是个花钱没有节制的女孩。只要是自己看中的东西,张曼眉头不皱一下便把它买了下来,并经常送东西给王丹。王丹认为张曼是个很讲义气的朋友。这样,两个原本性格迥异的女孩子很
期刊
新主管人员确定下来时,我差点没晕过去。  人事令上明明确确写着“王小燕”,经理的签名龙飞凤舞的直晃我的眼。  王小燕何许人也?大专学历,农村背景,脸蛋尚可,身材圆肥,说一口土得掉渣的河南普通话。当初与我一块面试时,都没被主管好好看一眼,只因她要求低,不计薪酬,加班免费,主管乐得请个能跑腿又便宜的,她这才被破例招了进来。  招来打杂的和正经干活的待遇天壤之别,我的办公环境宽敞舒适,靠窗,空气好,办公
期刊
职场羊文化,是相对于狼文化而言的另一种职场文化。处于雇佣关系中被动方的员工对于传统的以领导为中心的狼型管理模式常感到不满,甚至会产生工作效率低、人才流失严重等负面效应。羊文化倡导贴心式的企业文化,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雇佣双方的双赢。  因此,不管你是老板,还是员工,都要清楚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是好老板带领好员工一起努力的结果。  雇佣方:羊老板职场文化心经  一、家人一样的温暖  阿雅曾在
期刊
平生最怕写专栏,也最爱写专栏。  专栏是艘贼船,上去不易下来更难。专栏作家更是体面的债户,一旦接下,就意味着欠下了一堆债,跟房贷似地,月月准时收到账单,编辑如猛虎,平时一口一个老师,每近截稿日,立刻“凶相毕露”,掘地三尺也要把你按到桌前为他写字。  曾看到一个趣闻,风流才子古龙给报社写连载专栏,编辑催稿竟然催到古龙与风尘女子的卧榻前,不及古龙穿衣下床,编辑已经在床前为他搭好临时书桌,铺上稿纸:“您
期刊
有多久没有在家吃饭,我自己都记不清了。以至于,周末我说在家吃饭,妻子吃惊地问我,为什么。  她问得很对,我在家吃饭,是有原因的。  我认识了年轻漂亮的晴儿,跟她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年轻了很多。  也许是我隐藏得好,也许是妻子忙于自己的工作,对于我很多细微的变化,她并未察觉。  本以为就这样混下去,晴儿却不乐意了,她向我索要名分,不然就分手。一想到她明媚的笑容,我便告诉自己,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可耻的,离
期刊
常看到这样的文字:一个人感情失意了,忽然看透世事厌倦当下,转身便抛弃了一座城市,来到某个遥远的地方,不再被任何人以关心的方式提醒过往,慢慢治愈那道横渡不过的伤;一个人迷失了自我,顿悟后冲破束缚,果断离开流光溢彩的当下,隐匿在某个不与人知的角落,期待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升华。听说,有一个地方是某个人的情结所在,所以他为了余生的甘心和安稳去了那里;有一个地方承载了一个人一生要做的五十件大事的其中一件,所以
期刊
一心赚大钱,痴情汉邂逅“网络乞讨”  陈建州是广东揭阳一家机械厂的普通职工,28岁了还是单身。其实他心中早已经有了意中人,那个人便是他网络游戏中的女友赵蕊。赵蕊是西安培华学院的一名大三的学生,高挑漂亮,在打开视频的刹那就虏获了陈建州的心。  2010年6月23日,陈建州为了给赵蕊一个惊喜,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来西安给她过生日,当晚他在赵蕊的宿舍楼下用红烛摆成了心型,捧着99朵火红的玫瑰大声向赵蕊
期刊
路也:著名诗人,作家,著有诗集、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等10部。现任教于济南大学。  至今清楚地记着在中学时代做过的一个梦:在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一只蜗牛驮着我,越过德雷克海峡,最后到达了南极洲。醒来后暗自惊奇,想了好半天,也没弄懂为什么要骑在一只蜗牛背上走那么远。  那时候我阅读地图入迷,把一本中国地图册和一本世界地图册翻阅得韦编三绝,全中国的山长水阔全世界的地角天涯都装在了胸中,以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