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j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高职教学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创新,树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想,建立激励机制,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专业教师队伍,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要做到“师先行”。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师资建设
  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大力推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就需要有一支能胜任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做到“师先行”。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此,自2007年开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起动了“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示范项目”,主要针对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院校“一体化”专业骨干教师,加快建立一批专业化、高素质、高技能教师队伍,以此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借助这样的东风,加快“一体化”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
  一、鼓励高职教师树立专业“一体化教学”思想
  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的冲击和政府政策指引下,为使教师成为一体化教师,首先要开展“一体化教学创新”活动,激活教师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认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改变教师观念的关键不单单是学,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学实践。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必须根据本校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符合本校实情的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改,促使教师将观念转变为动力和行动。要注重教师理念的更新。如果教师的理念落后了,那么教师就不可能主动地去探究课程内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只有使教师积极地去完成专业教学能力的更新,才能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不停留在纸面,才能使“一体化教学”得以实施,而不会流于形式。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号召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企业需求,大胆探究和实践,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此要鼓励高职教师树立专业“一体化教学”思想。
  二、建立培养高职一体化教师的保障机制
  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是完成一项工程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同样,建立高职一体化教师的保障机制,对促进高职教学改革也是必不可缺少的。
  1.制定高职一体化教师的激励机制
  学校各级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并言行一致地支持一体化课程改革,使全校上下形成一体化教学是当今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生存和发展必经之路,一体化教师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制定一体化教师激励机制,在待遇、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考核评优、外出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教师在学校中的核心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教师的待遇应该高于其他员工的平均待遇。这既需要学校努力解决和实现,同时也需要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教师待遇给予政策性的支撑和投入上的保障。待遇上的优先可以激励教师的发展,也能使教师体会到责任和重托。形成一体化教师的长效管理机制。用有效的投入促进一体化教师发展。在教师培养发展上,职业院校让一体化教师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物质保障。
  2.建立高职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机制
  为使教师成为一体化教师,就要加强职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在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中培养一体化教师。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实现和企业的对接,一体化教师必须对企业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开展教学工作。所以,高职学校一体化教师都需要有企业实践的历练,要求高职专业教师有在企业相应专业中锻炼的经历,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一体化教学。因此,高职学校一体化教师应在企业实践中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一体化教师。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本土壤,更是将高职一体化教师放在课堂中来培养的好场所,在实际的授课中将在企业中的实践积累逐步转化为一体化教学经验、反思体会,是高职教育一体化师资成长的基本路径。特别是要让一体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总结经验,扬长避短,自觉地关注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并撰写教学经验型体会文章,以促进一体化教师在教学中的成熟和发育。
  在各级举办的大赛中培养一体化教师。职业教育的教学考核评价定量指标不多,技能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指导学生或者是自己亲自参加大赛中锻炼和提高自己。
  三、高职一体化教师的评价和监督
  对高职一体化教师的正确评价和监督,可以促进高职教改,是实施高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保证。先用发展性评价体系引导一体化教师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完整的发展性一体化教师评价体系,来引导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诊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要为一体化教师提供阶段性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机制和渠道,帮助一体化教师认识自己,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一体化教学。然后用严格的要求来督促一体化教师发展。对高职一体化教师的要求是一个多元化、多素质的取向,需要假以更多的时日和精力,如果不严格要求,就很难使教师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高职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很重要的长期性工作,把好的办学方法和机制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地实现高职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可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德]菲利普·葛洛曼,菲利克斯·劳耐尔.石伟平译.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肖汉,张元.美国高校生涯指导教师专业及其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1,(3).
  [4]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王小梅.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精品文选2008-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刘育锋.面向世界的职业教育新探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建筑节能推广高度集成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推广普及建筑节能技术,有助于实行能源节约战略。本文通过复杂性科学原理,分析和管理建筑节能推广的复杂性问题,践行复杂
目的:探讨3D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对术后胃肠激素、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
摘要:探讨的是如何加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其就业质量。着重从分析影响护生素质因素方面探讨如何加强护生素养,提高护生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素养 护生 就业质量  护士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质量、患者康复和社会声誉,所以医院对护生的职业素养逐渐重视。那么护生的职业素养严重影响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和未来成功,为适应社会新的发展需求,加强护生职业素养提高高职高专护生就业质量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