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T-SPOT.TB检测在结核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3月—2014 年3月我院收治患者中分别选择疑似结核患者及正常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活动性结核组、非结核组、结核接触史组、无结核接触史组这四个组别,分别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TB-DOT、PPD 皮试、T-SPOT.T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别对比。结果:活动性结核组内,T-SPOT.TB 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各组,非结核组T-SPOT.TB检测假阳性率略高于痰涂片检测及痰培养检测。结核接触史组及无结核接触史组PPD皮试检测阳性率最高,T-SPOT.TB检测次之。活动性结核组中的T-SPOT.TB 与 PPD 皮试检测两者总符合率是89.3%。结论:T-SPOT.TB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客观,在结核病诊疗中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结核病 T-SPOT.TB 诊疗 临床应用
当前我国有5.5亿人感染过结核菌,约占全国人口的45%,患病人数众多,每年新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有145万,每年因肺结核而死亡的人数为13万人/年,疫情形势非常严峻[1]。因此,提高结核检测敏感度,对结核病早诊断,早治疗是当前临床迫切需求。多年临床经验证实T淋巴细胞能够分泌γ干扰素,为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标志物,而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为T 淋巴细胞检测的最灵敏方法,在结核病诊疗中的发挥了重要临床应用。
1 资料及方法
以 2014年3月—2014 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结核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男 112 例,女 100 例,年龄 18-56 岁,平均年龄(36.9±2.4)岁;并按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两组,活动性结核组144例,非结核组68例。并在同期选取同潜伏性结核诊断相符合的正常体检者144例,其中男 80 例,女 64 例,年龄 18-56 岁,平均年龄(38.4±3.5)岁;按照菌阳结核有无分成存在结核接触史组62例,无结核接触史组82例。
1.2 研究方法
对各组患者分别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TB-DOT、PPD 皮试、T-SPOT.T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别对比。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T-SPOT.TB 试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生产);TB-PPD 试剂(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抗酸染色试剂盒(上海士锋生物科技公司生产);TB-DOT 试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生产)。
所有实验操作都按照说明书进行严格规范操作。
1.4 T-SPOT.TB结果判定
当检测孔达到下列标准则判定为“阳性”结果: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0-5个,检测孔斑点数减去空白对照孔斑点数≥6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6-10个且检测孔斑点数≥2倍空白对照孔斑点数如果不符合上述标准且阳性质控孔正常时检测结果为“阴性”[2]。无效结果:1.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超过10个;2. 当阳性质控孔斑点数少于20个且检测孔为阴性。
2 结果
2.1 测试结果
活动性结核组内,T-SPOT.TB 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各组,非结核组T-SPOT.TB检测假阳性率5.9%(4/68),略高于痰涂片检测及痰培养检测,但明显低于TB-DOT及PPD皮试检测。结核接触史组及无结核接触史组PPD皮试检测阳性率最高,T-SPOT.TB检测次之。具体见表1。
2.2 T-SPOT.TB 与 PPD 皮试相关性对比
将活动性结核组中的T-SPOT.TB 与 PPD 皮试检测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可以看出T-SPOT.TB 与 PPD 皮试检测的相关性是随PPD强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的。两者总符合率是89.3%。具体如表2所示。
3 讨论
在结核病诊疗中,痰涂片抗酸染色、TB-DOT、PPD 皮试是比较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但是痰涂片检测的敏感性低,痰培养检测需要的时间长,而TB-DOT在抗原纯度还有特异性上存在很多问题,而PPD 皮试检测的假阳性率太高。而T-SPOT.TB 检测属于体外实验,24-48小时能够得到检测结果,安全快速;检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卡介苗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干扰,检测特异性高[3];在结核感染所引起的细胞免疫反应能够早起发现,对肺外结核及菌阴病人有较大的诊断优势。
此次研究中,活动性结核组内,T-SPOT.TB 检测阳性率为91.7%,明显高于其他几种检测方法;而非结核组中,T-SPOT.TB检测的假阳性率5.9%,略高于痰涂片检测及痰培养检测;结核接触史组及无结核接触史组T-SPOT.TB检测的假阳性率也明显低于PPD皮试检测。对活动性结核组T-SPOT.TB 与 PPD 皮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检测两者总符合率是89.3%。
综上所示,T-SPOT.TB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特别是在肺外结核及菌阴结核的检测中存在较大优势,能够用于潜伏性结核的早期筛查针对,检测过程中干扰因素少,检测结果准确客观,可作为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崔鲂, 杨玲, 孟江萍,等. 結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及结核抗体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西部医学, 2014, 26(1):103-104.
[2] 刘红, 黄永杰, 王静,等.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疑似结核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3):192-196.
[3] 赵长生.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3):58-59.
作者简介
吴鸿霞,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阿克苏地区医院中医风湿科 科主任,
秦勇,男,汉族,新疆省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兵团第一师医院呼吸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
【关键词】 结核病 T-SPOT.TB 诊疗 临床应用
当前我国有5.5亿人感染过结核菌,约占全国人口的45%,患病人数众多,每年新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有145万,每年因肺结核而死亡的人数为13万人/年,疫情形势非常严峻[1]。因此,提高结核检测敏感度,对结核病早诊断,早治疗是当前临床迫切需求。多年临床经验证实T淋巴细胞能够分泌γ干扰素,为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标志物,而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为T 淋巴细胞检测的最灵敏方法,在结核病诊疗中的发挥了重要临床应用。
1 资料及方法
以 2014年3月—2014 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结核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男 112 例,女 100 例,年龄 18-56 岁,平均年龄(36.9±2.4)岁;并按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两组,活动性结核组144例,非结核组68例。并在同期选取同潜伏性结核诊断相符合的正常体检者144例,其中男 80 例,女 64 例,年龄 18-56 岁,平均年龄(38.4±3.5)岁;按照菌阳结核有无分成存在结核接触史组62例,无结核接触史组82例。
1.2 研究方法
对各组患者分别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TB-DOT、PPD 皮试、T-SPOT.T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别对比。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T-SPOT.TB 试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生产);TB-PPD 试剂(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抗酸染色试剂盒(上海士锋生物科技公司生产);TB-DOT 试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生产)。
所有实验操作都按照说明书进行严格规范操作。
1.4 T-SPOT.TB结果判定
当检测孔达到下列标准则判定为“阳性”结果: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0-5个,检测孔斑点数减去空白对照孔斑点数≥6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6-10个且检测孔斑点数≥2倍空白对照孔斑点数如果不符合上述标准且阳性质控孔正常时检测结果为“阴性”[2]。无效结果:1.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超过10个;2. 当阳性质控孔斑点数少于20个且检测孔为阴性。
2 结果
2.1 测试结果
活动性结核组内,T-SPOT.TB 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各组,非结核组T-SPOT.TB检测假阳性率5.9%(4/68),略高于痰涂片检测及痰培养检测,但明显低于TB-DOT及PPD皮试检测。结核接触史组及无结核接触史组PPD皮试检测阳性率最高,T-SPOT.TB检测次之。具体见表1。
2.2 T-SPOT.TB 与 PPD 皮试相关性对比
将活动性结核组中的T-SPOT.TB 与 PPD 皮试检测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可以看出T-SPOT.TB 与 PPD 皮试检测的相关性是随PPD强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的。两者总符合率是89.3%。具体如表2所示。
3 讨论
在结核病诊疗中,痰涂片抗酸染色、TB-DOT、PPD 皮试是比较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但是痰涂片检测的敏感性低,痰培养检测需要的时间长,而TB-DOT在抗原纯度还有特异性上存在很多问题,而PPD 皮试检测的假阳性率太高。而T-SPOT.TB 检测属于体外实验,24-48小时能够得到检测结果,安全快速;检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卡介苗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干扰,检测特异性高[3];在结核感染所引起的细胞免疫反应能够早起发现,对肺外结核及菌阴病人有较大的诊断优势。
此次研究中,活动性结核组内,T-SPOT.TB 检测阳性率为91.7%,明显高于其他几种检测方法;而非结核组中,T-SPOT.TB检测的假阳性率5.9%,略高于痰涂片检测及痰培养检测;结核接触史组及无结核接触史组T-SPOT.TB检测的假阳性率也明显低于PPD皮试检测。对活动性结核组T-SPOT.TB 与 PPD 皮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检测两者总符合率是89.3%。
综上所示,T-SPOT.TB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特别是在肺外结核及菌阴结核的检测中存在较大优势,能够用于潜伏性结核的早期筛查针对,检测过程中干扰因素少,检测结果准确客观,可作为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崔鲂, 杨玲, 孟江萍,等. 結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及结核抗体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西部医学, 2014, 26(1):103-104.
[2] 刘红, 黄永杰, 王静,等.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疑似结核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3):192-196.
[3] 赵长生.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3):58-59.
作者简介
吴鸿霞,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阿克苏地区医院中医风湿科 科主任,
秦勇,男,汉族,新疆省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兵团第一师医院呼吸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