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会计准则质量标准若干问题的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bt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准则的质量标准,对于会计准则研究和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自20世纪末以来,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成为国际会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已初步形成,其质量如何应该有个科学的评价标准。拟对该评价标准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会计准则;质量标准;保障;体系
  
  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前提。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企业会计造假案引发了会计界对会计准则质量问题的讨论和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呼吁。迄今为止,质量会计仍然把其研究对象集中于质量成本的计算与报告上,严重地限制了质量会计的发展。事实上,如果把会计准则理解为一种特殊产品的话。会计准则确实有一个质量问题,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使其有效的规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直接关系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且最终会影响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实务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理论问题。
  
  1 会计准则质量的涵义
  
  会计准则质量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
  1.1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指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其工作过程中满足会计准则产品质量要求的程度,由制定程序质量和制定工作质量组成。制定程序质量是指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2 会计准则产品质量
  会计准则是一个会计规范体系,其形式是一系列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文件,会计准则产品质量即指这些文件在满足、规范会计工作中所具备的特性。
  1.3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指企事业单位及其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实务工作中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及遵循情况。健全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只是为规范会计实务和行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遍布各行各业的广大会计人员对它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没有这一点,质量再高的会计准则都将是一纸空文。
  以上三个层次是相互依存的,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前提,会计准则产品质量是核心,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保证。没有高水平的研究制定者,没有科学的制定程序,没有精心的组织、计划和安排,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产品;而没有较高素质的广大会计人员的有效贯彻执行,没有对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准则的严格监督,任何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其作用都将大打折扣。所以,要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保证我国会计改革的准则化选择最终获得成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而不能有所偏废。
  
  2 会计准则的质量标准
  
  2.1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会计准则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和成果,是基于会计准则需求者的需求标准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对需求者满意的一种预期。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一环,人们对它的预期是,通过指导和规范会计行为以使会计信息达到高质量,即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由此可见,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应该是,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
  2.2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准则质量特征
  (1)会计准则内容的适应性。首先,对环境的适应性。当然,会计发展的国际环境是会计的国际化或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其次,对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特点的适应性。会计准则是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范,因此必须适应交易和事项的特点。
  (2)会计准则能否反映经济实质。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与它们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的明显外表并不总是一致的,只有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才是真实的信息。因此,会计准则的内容必须能体现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
  (3)会计准则中可选择范围的恰当性。由于企业经济交易和事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单一的确认、计量基础和方法难以满足会计实务的需要,并可能导致某些会计信息失实。因此,在会计准则中对某些交易和事项规定一个确认、计量基础和方法的选择范围是追求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做法。
  (4)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会计准则可操作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实施质量,并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5)会计准则内容的全面性和严谨性。会计准则应尽可能兼顾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情况,其内容尽可能涵盖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交易与事项,并且表述尽可能严谨。
  
  3 会计准则的制定质量保障体系
  
  3.1 准则制定机构质量保障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从属于财政的关系将会逐渐淡化,而会计师在力量上难以兼顾到经济活动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与此同时,国家证券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学会等组织机构都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影响。因而,有必要组建独立的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专门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以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
  3.2 准则制定程序质量保障
  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看,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质量保障就相当于生产产品过程中为保障产品质量而采取的措施。这应该是一个严密而严格的过程,要经过规划、研究、起草、征求意见和发布实施等若干阶段,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这也是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
  3.3 准则制定基础质量保障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坚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之上,而这一保障的核心就是会计准则必须符合会计概念结构框架的要求。借鉴FASB和IASC的成功经验,这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第二层次,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三层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财务报告。
  
  4 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保障体系
  
  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各单位会计人员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及遵循情况。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只是为规范会计实务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其作用的发挥则有赖于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素质质量保障和会计监管质量保障两个方面。
  4.1 会计人员素质质量保障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曾达较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对于制定的准则理解不了。操作困难。这种现象是会计准则质量提高的“瓶颈”,副作用很大。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第一,对目前的在职人员进行重新登记考核,加强对会计人员会计资格的认定。当然,这项工作的量是很大的。对此,我们应更加注重对新加入会计职业界的人员的考核。第二,建立严格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后续教育机制,并让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第三,建立科学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以保证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第四,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业自律意识,严格执行与遵守有关规范。
  4.2 会计监管质量保障
  会计监管质量保障主要是指加强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注册会计师组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管理,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对会计准则的正确运用和遵循。
  证券管理监督机构要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公开制度,严格执行真实、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的有效标准,迫使上市公司接受广大公众的公开监督;以此督促上市公司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出具财务报告,防止通过会计舞弊制造虚假信息的行为;从而建立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监督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间我院收治的32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真
重点介绍了运用三维软件SolidEdge(SE)和二次开发软件VisualBasic(VB)进行颚式破碎机零件三维尺寸链驱动设计的研究,通过三维尺寸链驱动开发研究,大大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和设计时间
目的探讨前牙脱位再植根管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理从2008年以来收治的43位48例由外伤导致前牙离体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36例前牙离体脱位超过2h患者离体牙要进行治
为实现多轴动力头齿轮传动机构的快速布局,提高多轴动力头的设计效率,对齿轮传动机构进行了排除齿轮挂接时干涉现象并进行自动布局的研究,提出了进行快速布局的计算方法,使设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脑血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从用药、心理、饮食、康复、出院指导等方面
介绍缸内直喷技术的特征,重点阐述其研发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难题,并指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从互联网的角度入手分析了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影响,探讨了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形势以及在金融危机的特殊环境中的生存特点,提出并论述了评价电子商务实现良好可持续
上个世纪末,湖北省钟祥市九里粮食购销公司犹如一匹病马深陷泥沼之中,濒临灭顶,虽经几番换“将”,依然“涛声”依旧,境况愈下。当新世纪钟声敲响的第一春,时年31岁的陈传国临危受命
摘 要:大学生通过若干年的英语学习,已具备了相当的词汇量,但许多人的口语还是不尽如人意。交际策略结合教学实践,依据调查问卷和学生自主学习周记的反馈信息,指出了培养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的重要性,并对教师在此项任务中发挥的作用和策略培训模式作了探讨。  关键词:交际策略;策略培养;口语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