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高效学习高中化学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走,笔者认为那就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学习方法也各 有不同,高中化学学科是在初三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具有大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有些知识点有一定的抽象性,例如物质的量、盐类的水解等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笔者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理解+记忆。大家知道,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这需要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降低记忆难度,减轻记忆负担,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化学学科的特点谈谈高中化学的高效学习方法:
  一、学会课前预习
  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特点,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是保证听课质量的前提,预习时要注意带着如下问题进行:
  (1)这节课主要讲了哪些物质或者哪些概念?
  (2)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分析的?
  (3)物质之间有何联系?
   预习时,及时记录遇到的疑难点,增强听课时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高效的听课
  高中化学知识比较琐碎,需要大量的记忆,高中化学知识的记忆分两种:硬记和理解性记忆。如对有些物质的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要进行专门的记忆,这些是做很多化学推断题的突破口,例如谋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硫和过氧化钠。红褐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铁等。对于理论性强的知识点,如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盐类的水解等,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预习的基础上一定要集中精力听课,尽量需要理解的知识在课堂上完成,减少课下负担,特殊的知识点或自己不知道的规律做随堂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建议随堂笔记记在课本上,便于日后的高三复习,随堂笔记要详略得当,保证不影响听课效率。
  三、课下梳理,做些针对性的专题训练
  一定要对化学知识理解之后通过习题进行巩固,不打无准备的仗。只有理解记忆后通过多种形式的题目進行定时定量训练,才能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对知识的重难点要多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达到从多个角度改变条件,都能顺利地解决问题,从而加大了对该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四、善于总结,绘制思维导图
  绘制思维导图,有利于归纳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特别是高三学生,我知道高中化学必修课部分是选修课的基础,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延伸。对高中化学知识,我们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模块:元素及化合物、氧化还原电化学、可逆反应、电解质、实验、物质结构、有机化学等,把高中化学不同模块之间形成了知识网络,将知识点化零为整,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高中化学学习会如虎添翼,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定能收获一份成功的体验,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到高中化学的内部规律。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课堂上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通过我十几年的摸索实践,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将我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运用课件激活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课件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广泛。它以生动活泼和简洁鲜明的色
期刊
剪纸,就是人们用剪刀和刻刀将纸剪、雕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书签、墙花、灯花等,并被人们广泛运用到生活中装饰。小学生的能力与意识都处于开发期,这时美术教学重点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审美能力、艺术感受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学会学习,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剪纸时由于年龄特征会觉得新奇,兴趣浓厚,这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推动了各个学科的良性发展。面对教学改革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据此,中学生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切实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优化和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时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培育学生自己的历史理念,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效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学习
期刊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作好受挫的心理准备  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如人意的事情。当前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在较优越的环境中,被父母视为“小太阳”,受到百般呵护。家庭的优越环境,使学生认为现实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挫折,作好心理准备,这样才能在遇到挫折时
期刊
很多同行都问我,生物教学成绩为什么这么好?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勤做实验。他们都很惊讶,课时如此紧张,让学生掌握知识都没时间,你怎么还有时间做实验。其实生物学是一门被实验支撑起来的学科,其中的好多知识点都是要经过实验验证。实验是学好生物学科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动手实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初中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要提高生物实验的能力。那么,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因此,我们在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科整合为指导思想,有机地渗透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使各学科内容之间相互融合贯通,从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起到積极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不仅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与实施,也符合英语课程的教学需求。事实证明,英语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有
期刊
摘要:通过高中学生直观想象调查问卷分析研究表明:(1)高中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整体水平较低;(2)高中生偏文(如:史地政、史地生等)偏理(如:理化生、理化政等)科在直观想象核心素养上存在差异,并且偏理科生要优于偏文科生;(3)高中男女生在直观想象核心素养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男生要稍强于女生;针对高中学生在直观想象方面的差异,对比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的特点,从图示工具的应用角度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点
期刊
摘要:一题多变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运用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知识的体现,它对知识结构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数学知识蕴含着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方法又影响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如能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机渗透和统帅作用,则有助于学生形成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生活情境和已有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指教师重视生活的价值,让教学回归生活,从生活中采颉有价值的材料,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通过感性、生动和丰富的生活元素去感染学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 新课导入生活化  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是师生共同合作交流的桥梁,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快乐地学习,营造更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真心地喜欢课堂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指的是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追求,高效益、高效率与高效果,就是课堂教学要追求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我们常态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教师的引领相结合,能够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以便促进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