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语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作用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成语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有些成语具有一定的思辨性,高中生学习它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辨分析能力;成语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生活智慧,并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此外,成语还可以指导学生的写作,丰富他们的写作知识。
  关键词:成语 议论文 思维能力 素材
  成语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在教学中发挥它们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扩展教学资源,又可以激发学生关注我们的语言的热情。在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指导中,我们不妨使用成语。成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作。
  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成语是我们民族思维的文化符号,是民族长久所形成的经验,特别是具有很强思辨性的成语,是学生学习思辨能力很好的载体。如成语“歧路亡羊”,讲述了战国著名学者杨朱的故事。这个故事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但经杨朱的解释,变成了一条做学问的原则,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什么事都难以成功,这个道理今天依然有重要的价值。
  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是表面的,缺乏对内里的探究,而我们自己却不自知,学生的思维也是这样,不能够向深去挖掘,而通过学习成语,既可挖掘他们的思维深度,又可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智慧,如成语曲高和寡,故事源于战国宋玉的《对楚王问》一文:“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中国人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结果,而忽略了形成这样问题的内在原因。同学们如能够从反向思考,对一些事物的发展有客观的视角,不只看表象,而是去挖掘内在的东西,对于他们的人生而言亦有重要的作用。
  二.提供丰富的素材
  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成语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其包含了丰富的文化讯息,而且很多都有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可以充分使用成语作为自己的素材。
  高中生现在写议论文,往往苦于没有素材,他们使用了很多不典型的材料,导致议论文不具说服力,此而掌握成语可以弥补一部分这样的缺陷,让学生的文章丰富充实,如在论述人只有经过长期的磨练才能获得成就时,可引用成语“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源于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虽然有些夸张,但说明王羲之的笔力确实十分雄劲。这些与他的刻苦练习是离不开的,王羲之刻苦努力的故事有很多,我们可以引用过来,丰富素材自身,阐述的道理也会更加清晰。
  很多成语往往是历史故事凝华而成,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而我们的高中生尽管读了一些历史故事,但是掌握的却不够多,如果能够多记住一些这样的成语,既可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又可以很好积累素材。如阐述生活中人要谦虚,不要空谈的道理,我们可以引用成语“纸上谈兵”,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他从小就熟读兵法,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将才,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儿子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并不真正精通兵法,后来赵国欲用赵括为将军,他的母亲就反对,而赵国国君没有听从劝谏,还是起用了赵括,结果在与秦军的交战中,赵括改变了廉颇旧有的策略,发动全线作战,结果很快就被秦军包围了,赵军四十万人被活埋,赵括最终也中箭而亡,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凭空议论,没有实践是不可以的。
  三.提供写作指导思想
  议论文写作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方法,正确的指导方法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要领,并在不断的训练中实现突破与超越,而一些成语中就有这样的写作智慧,对于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特别是审题,往往头绪很多却不得要领,我们要从反方向进行指导,帮助同学们从材料中梳理出要点,选择好写作对象,然后分析这个对象,找到自己要论述的核心观点,然后围绕核心观点进行论述,这样就可以做到详细周密,这一点可用成语“钩玄提要”来概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探求精深之奥妙,提出要领。学生在论述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很多问题,他们最主要的问题是“空洞无物”“理屈词穷”,他们的论述没有什么实际内容,或内容不切实际,论述极其空泛,道理的论述很容易被人驳斥,站不住脚,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缜密的论述,要切合实际,言之有物,切中要害,让自己的论述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高中生在写作时,往往受制于自己的读书视野的狭窄,没有足够的素材供自己使用,而“博观约取”这个成语告知学生要广泛观览,扼要选取,宋苏轼《苏东坡集·杂说·送张琥》第二十三卷:“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这一点对于学生的阅读具有指导意义,学生只有扩展阅读面,选择重点进行记忆,才能在议论文的阐述中做到有的放矢,下笔千言,不拘束手脚。此外,学生使用论据时也存在问题,往往容易犯“生吞活剥”的毛病,往往是生硬地抄袭、模仿别人的言辞、理论、经验、方法等,而不联系实际。总之,成语中还有很多写作方面的指导内容,我们可以在不断的教学与实践中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
  成语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只有将它们充分运用于教学中,才能既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又能很好地保护这些财富,培养学生珍视我们宝贵文化遗产的意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差悬殊,有的同学英语水平很好,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英语水平处于初中一二年级状态,甚至更差,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敬而远之甚至厌恶。针对这种情况,要想调动整个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难度确实很大。而且绝大部分高职学生毕业即就业,公共外语教学对他们来说是在校学习英语的最后机会,将来的英语学习则主要靠自学。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二十年后的一天,已经是语文老师的我吃完早饭,拿好稿件、U盘和一盏我发明的灯——动画灯,出发去学校了。那盏动画灯可不是普通的灯哦!只要我把U盘插上去,然后调到要做的动画或者PPT,它会将画面放大50多倍,照亮整个教室,还是3D成像。  “叮叮咚……”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回教室了;来听课的老师也来了。等大家坐定,我把教室里所有的窗帘都拉了起来,然后把灯也关上了。顿时,教室里一片漆黑。  这时,我似乎
内容摘要:随着高校职能的进一步明确,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高校职能转变使得高校对人才培养更注重个体全面化发展。对于个体发展培养过程中,学校一直是重中之重。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员,和大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辅导员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凸显于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处在转能够发挥的高校职能,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导向性和指向性产生着改变。  关键词:高校转型
内容摘要:“独”解释为“单独、独自”,侧重于数量上的形单影只,解释为“孤独”则侧重于内心感受。独,只解释成独自,貌似少了点什么。独,只解释为孤独,仅关注内心感受也有些片面。独,是独自深思,有思想家的孤独,也有政治家的冷静。  关键词:独 独自 孤独 独而不独  “独立寒秋”是《沁园春·长沙》的首句,“独”,独占句首,独领风骚。在讲授这首词的时候,感觉“独”这个字用得真好,很有味道,它直接塑造了一个
内容摘要:在国内的翻译界,翻译标准一直是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对象,这使得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有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资料,为商务英语翻译标准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商务英语翻译质量与翻译标准对商务活动成功与否具有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翻译标准、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与4Es标准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几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旨在加强人们对商务英语翻译标准的研究,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标准性。  关键词:
内容摘要:“强制阐释”自张江教授在2014年提出后已成为当下文艺理论界持续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认为,其论争根源在于文学与理论、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上,并由此基本问题衍生出文学理论的发生问题、古代文论的现代化问题、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问题、文学对非文学理论的征用问题、文学理论的发展问题等。本文从“强制阐释”现象对“哲学诠释学”的误读误用入手,指明“强制阐释”并非对理解本体论进行否定;进一步对“强制阐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中,有一些作家不仅对母爱的崇高和无私进行了解构与颠覆,也对传统父子关系和父亲的权威进行了挑战。张欣就是其中的一位。  现分别以她2003年发表的《泪珠儿》以及2011年发表的《不在梅边在柳边》为例来分析张欣对传统父亲和母亲形象的解构,并通过其他作品概括其对父亲和母亲形象的塑造,以此来分析解构父亲、母亲形象的意义。  张欣的《泪珠儿》塑造了一个在人生困境时自私地抛弃亲生女儿,
1.国庆假期,嘟拉拉宅在家好多天了。今天,他决定去找伙伴们玩扑克牌。    2.嘟拉拉:我们来玩翻牌游戏吧。我这里有三张牌,一张黑桃A和两张红桃A,看你们能不能翻到黑桃A。    3.谷拉拉:我能翻到黑桃A的概率是,那3次里面我肯定能翻到一次黑桃A。  古拉格:概率是一种可能性,你有的可能会翻到黑桃A,但是3次里面你可能一次也翻不到。    4.玩了好一会儿,谷拉拉一次也没翻到黑桃A。  嘟拉拉:
内容摘要:女性话题历来备受关注,本文从女性形象这一视角出发,以茅盾《幻灭》中的慧女士为典型。在“五四”历史背景下,解读成长起来的一代女性的共同特性以及慧女士身上散发出的独特人格魅力。  关健词:慧女士 幻灭 独立性  慧女士是《幻灭》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代表。她有着“五四”新思潮带来的觉悟,对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有着别样的理解和强烈的叛逆意识。她在巴黎留学二年回到大上海,正是
内容摘要:在传统听力教学模式中,英语老师往往扮演的是“机器操控员”及“答案提供者”的角色,结果造成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录音,然后便跟老师核对答案。这种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师生的互动,听力技巧也几乎没能教给学生以帮助他们改善听力。因此,学生的听力理解难以提高。然而,如果老师能通过PWP听力教学设计,即“听前--听中--听后”,来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关键词: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