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今天,有點不寻常。做完操后,大家并未按惯例跑步进教室,因为广播里响起了歌曲——《感恩的心》。校长缓缓登上升旗台,学生们的眼中透露着好奇,甚至已经有人在小声地议论了:“今天为什么要放音乐?”“校长怎么亲自上台呢?”“校长要说什么……”
“同学们!”校长清清嗓子,并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知道广播里播放的是什么曲子吗?这首歌叫《感恩的心》。同学们,还记得502班的沈晓敏同学吗?也就是同学们曾经捐款帮助过的那个女孩。昨天,她的父母亲以一颗感恩的心给我们送来了一面锦旗,感谢我们全校师生在沈晓敏同学患病的这些日子里给予他们的帮助。昨天,大家都在上课,因此,我先替老师、同学们收下了这份感激。现在,请允许我代表患病的沈晓敏同学以及她的家人,向你们说一声谢谢。”说完,校长深深地、恭恭敬敬地、神情庄严地向在场的师生们鞠了一躬,顿时,操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无意间,我从在场师生的眼中,读到了感动、佩服……
反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草结环,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俗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深入我们的灵魂,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感恩。这样的现象在学生身上尤为严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感恩教育”。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目前,国内外的教育家们可谓绞尽脑汁,玩足了花样,什么“护蛋”行动、“为父母洗脚”等活动层出不穷。确实,成功的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多少艰辛。但我觉得真正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还应从小事入手,时时处处注意进行感恩教育。
上述案例中的校长,不愧是一名聪明的教育者,因为他深谙如何把握教育的时机。送锦旗本是一件小事,也许受助人并未如此恭敬地鞠躬,也许也没有如此动人的言词,更没有音乐的渲染,但这位校长却把这件“小”事做大,升华为一个教育的契机。他那深深的、庄严的一鞠躬,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则公益广告:媳妇每晚都把热乎乎的洗脚水端到婆婆的房间,为婆婆洗脚,而受妈妈影响的儿子也颤颤巍巍地端着洗脚水给他妈妈洗脚。很感人的两组画面,这就是无声的教育,这就是一种感恩的教育!是呀,要想让孩子学会感恩,我们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位校长就以他的实际行动,把他的一颗感恩的心,传递给了学生,从而形成一条“感恩之链”,结成“感恩之网”。如此进行感恩教育,还需要担心我们的社会不会成为一个互爱、互助、文明、友善的大家庭吗?
沉思着这些,耳边似乎又响起来了那首歌曲——《感恩的心》。
……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
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