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un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心,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总是老一套、实行“一言堂”的灌输,让学生背条条框框,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没有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激素”,是学生智力开发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反映,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善于从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中设疑,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使学生的认识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从而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我们的教学是考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要在科学地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善于发现突破口,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政治教学中,将美妙的音乐、幽默的漫画、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融入教学过程,都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令学生上每节课都有新感觉,由此而产生活跃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二、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提问,在争辩中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捕捉思维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其实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上的创新,先要思想上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尤其要重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如突破思维定势法、发散求异思考法、放胆猜测思考法、标新立异思考法、追奇创新思考法等的训练。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思考方法的威力,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做到奇思妙想,有如泉涌,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三、充分发揮学生的主体功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等。
  (一)开设热点评说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种既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独断专行的情景,让学生在宽松、充满情趣的教学环境中,增加教学活动的“主角”。由学生自己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热点,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去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热点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评说,又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增加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指导学生读书,培养思维能力
  读书方法是学习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的读书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学生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提出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将辩论、小品、表演等形式引入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果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辩论、小品等形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和能力的舞台,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将知行统一起来,完成教学目标,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來,尽管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遣词造句水平有所提高,在段落篇章方面却表现出组织松散、布局零乱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写作中段落篇章方面的问题,指出相应措施,旨在提高学生写作中各段落内部的一致性连贯性,使整篇文章统一、流畅、自然。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策略   段落篇章  1前言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为表达某一思想,并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一堆意义互不相干的句
【摘 要】分析了数字校园环境下教学模式特点、教学目的、学习环境的构建方式以及教学软件开发的实现手段,分析了建立在海量信息资源基础之上的、动态的、开放的虚拟学习模式,以及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式,介绍了数字校园学习环境构建的有效方式,提高数字校园环境下教学应用与实现方式的科学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教学管理机制。  【关键词】数字校园   教学模式   构建方式
【摘 要】为了了解高职非英语专业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的形式对非英语专业71名学生作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首先,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整体较弱,虽在一定程度上已初步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自主学习习惯差,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很不理想;其次,学生在元认知能力和英语自主学习习惯方面差异性较大,而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差异性并不明显;再次,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英语成绩之间存
<正>典型报道,是党报宣传的重头戏,是提高党报舆论引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说过:“人物通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我们无产阶级新闻武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变的更加频繁,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绩效考核机制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间竞争成败的关键,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人力资本已成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化学思维能力,为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师高质量的教学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体现。摒弃传统的低效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化学课堂的高质量教学。为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制定合理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使教学质量大大提高。本文从几个方面讲解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