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希的另一面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娱乐圈里有一种人,无论做什么事,总能成为公众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比如陈冠希——做歌手,有让“粉丝”尖叫的外形;做演员,有让影评人称赞的表现;出丑闻,也是惊天动地。
  2012年1月,一款由陈冠希与某品牌联合设计推出的帆布鞋,被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穿在了脚上,并上了美国的电视节目,令网友们啧啧称奇。连陈冠希自己都在微博上惊呼:“美(没)可能吧!”一夜之间,这款鞋乃至与陈冠希有关的服饰商品又一次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在购物网上的价格暴涨。而陈冠希这个充满争议的名字,也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被看好的潜力派演员
  在2008年之前,陈冠希只能算香港娱乐圈里的二线艺人。这个生于1980年的“80后”,虽然根在香港,却是在加拿大长大。他从小家境优越,父亲陈泽民是位商人,与香港娱乐圈人士过从甚密。陈冠希曾回忆说,早在少年时代,他就在家里见过香港演艺界几乎所有的大明星。这样的家庭环境,加上得天独厚的外形条件,陈冠希进入娱乐圈是自然而然的事。1999年,他在黎明拍摄的一则广告中出镜,从此开启了演艺之路。
  因为父亲的关系,陈冠希总能得到圈内大人物的提携。寰亚综艺集团将他招致麾下,成龙公开表示看好他,张国荣亲自为他制作唱片,香港媒体曾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来形容这个毛头小子。但专辑发了、新人奖拿了、电影也拍了好几部,陈冠希除了被女孩子记住以外,并没有大红大紫起来。他爱唱歌、爱演戏,但始终没有一部重量级的代表作品,直到遇到刘伟强。
  导演了《古惑仔》和《无间道》的刘伟强是最早发现陈冠希潜力的人。2003年,他让陈冠希出演了《无间道2》中少年版刘健明一角。戏外给人以浮躁印象的陈冠希呈现出放松而内敛的表演,受到广泛肯定。2005年,他再次出演刘伟强执导的影片《头文字D》,合作演员是“老戏骨”黄秋生,据说后者因为欣赏陈冠希的表演潜质而收他做了干儿子。2006年,电影《狗咬狗》可以看作陈冠希第一部个人意义上的代表作。
  之后几年中,陈冠希开始把事业重心转向影坛,他一再表示自己对表演的热爱,也确实表现出认真和投入。一次,因为陈冠希拍戏不在状态,刘伟强上去就是一个耳光:“醒醒!”一向桀骜不驯的陈冠希居然没有发作。业内人士也开始对陈冠希普遍看好。
  
  前卫时尚的潮牌老板
  陈冠希身上的另一个标签是“潮”。所谓“潮”,更像是一种通过着装风格体现的生活状态,“潮人”服饰融合了前卫、大胆、创新,再加入一点时尚,不见得好看,但绝对夺人眼球。简言之:可以不美,但一定要与众不同。
  从入行之初,陈冠希便以潮人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他曾说:“我是跟着美国嘻哈文化长大的。”表现在穿衣风格上,就是设计感与休闲随性的搭配。随着事业的发展,他渐渐不再满足于仅仅是穿出自己的风格,而进一步走向了设计和销售自己的风格。
  2003年,陈冠希创立了自己的潮流品牌“凝结集团”(CLOT FAMILY)。这是集服装设计、活动策划和音乐制作为一体的文化公司,最主要的业务便是经营服饰CLOT,陈冠希亲自参与设计,在风格、款式、面料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个人建议。
  之后几年,陈冠希的事业蒸蒸日上,他频繁往来于香港、日本与美国之间,结交了很多国际知名的设计师。他穿着自己品牌的服装参加各种活动,T恤衫、牛仔裤加帆布鞋的造型,成了他自己品牌的活广告,其中不少款式确实体现出一定的设计天赋。尽管价格不菲,陈冠希的这一品牌还是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追捧,继香港店之后,2006年,陈冠希在上海开设了第二家店。开业当天嘉宾云集,之后的生意也一直火爆。
  假如没有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陈冠希的潮牌事业想必会顺风顺水地发展下去。“艳照门”不但重创了陈冠希的个人形象,生意更是受到巨大打击,甚至一度退出了上海,直到2009年底才换了个名字回归沪市。
  
  “毁己不倦”的“闯祸王”
  新加坡著名音乐人陈奂仁第一次见到陈冠希时,觉得他“像个小流氓”,永远一副摇来晃去、吊儿郎当的样子,唱片录不顺就大爆粗口。事实上,从陈冠希出道开始,他的新闻、绯闻和丑闻就没完没了,和各种女明星的八卦、与同行的恩恩怨怨,无一幸免地曝光在公众面前。他既是狗仔队的“宠儿”,也是娱乐记者的死对头。
  2004年,陈冠希在香港中环被两名菲律宾裔青年挑衅殴打,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3年后,在台湾电视节目《康熙来了》中,他讲述了事情经过,并坦言:“当时我发现旁边有记者在拍照,不想被人觉得没种,所以只好去追打我的人,追了15分钟,很累。”但被问及挨打原因时,他只是说:“我不知道啊!”
  其实对于自己的公众形象,陈冠希不是没有自知之明:“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我,觉得我年少成名,机会多、狂妄、脾气差、家里有钱……但我在演艺圈并不开心。”
  经过2008年“艳照门”的洗礼,陈冠希近年来收敛了很多,但仍不时有负面消息见诸媒体。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陈冠希未来的发展道路依然并不明朗和乐观。
  
  谁为偶像商品买单
  在娱乐圈,陈冠希算是一个典型案例,代表了一批“性格决定命运”的明星。他们一方面显露着出众的才华,另一方面又自毁着大好的前程。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并非出于他们的本意,但天生的性格缺陷又非他们自己所能改变。公众并不否认他们的天赋,所以才为他们一次次的错误扼腕叹息。
  或许,这正说明偶像明星也是普通人,他们甚至比大多数普通人更缺少自控能力。但作为娱乐产业化的终极“产品”,经过包装后的明星,已经成为公众消费的“活商品”,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一种“梦”的标准化样本,满足他们的娱乐需要、审美需要、精神需要。这是一个“快餐消费”的群体,于是偶像也就成为了“易耗品”——无需深刻、无需内涵,当犯了致命错误时,就像一件出了问题的商品被迅速丢弃。
  作为明星,陈冠希曾被捧上天堂,也曾被打入地狱,几度起伏之后,再次在争议声中受到追捧。
  “粉丝们”离开的理由,可能是一张私生活照片、一句不当言辞、一条绯闻。而回来的理由,可能是一张帅气的脸、一次得体的致歉,或是一双被美国第一夫人穿过的帆布鞋。
其他文献
号称“新闻界奥斯卡”的普利策奖,今年惊讶连连。先是闯出一匹黑马——来自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信使邮报》赢得新闻类最高奖公共服务奖;不久又爆出有两个奖项的相关记者都因生计已离开新闻媒体。如同戏剧般的情节,引发各国媒体人的思考。小报赢大奖  《信使邮报》与《华尔街时报》《纽约时报》等众多报业“大咖”一起放在获奖名单上显得并不起眼,但其却是不折不扣的美国报业“元老”,不仅在1925年就斩获过普利策桂冠
难民,让欧洲无法喘息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难民冲破欧洲边卡。德国要求欧盟“公平”分配难民,然而“难民配额计划”遭到匈牙利等国的拒绝。事实上,不管有没有官方“配额”,德国都会是最终涌入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默克尔预计德国今年会涌入80万难民,为了安顿他们,她得额外准备10亿欧元的公共資金,而且以后年年需要这笔巨款。钱从哪里来?连德国都喘不过气来,其他欧洲国家更加没有办法对付难民危机了。一旦欧洲乱套了,
赛场内冷静挥杆老江湖,赛场外疯狂追剧少女心  10年前,第一次参加美国女子高尔夫职业巡回赛(LPGA)的冯珊珊站在了发球场的1号洞前,这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那时的冯珊珊,因为太过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直到离开发球场时,她才发现自己已经打完了。“我想完全是靠着本能把球打出去的吧。”10年后,面对《环球人物》记者,冯珊珊笑得云淡风轻。  在刚刚结束的LPGA蓝湾大师赛中,冯珊珊以一杆的微弱优势险
叙利亚北部伊德利卜省,有一辆不起眼的白色面包车穿行于炮火和残垣中。它是哈米斯和哈鲁夫开设的流动假肢诊所。战争摧毁了民众的生活,原本是学生的两人决定救死扶伤。但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和学科背景,他们很难在短期内学会外科手术或现场急救。于是,他们开始学习如何制作和安装假肢,还通过网络课程学习了其他国家医生上传的假肢安装技术。4年间,两位年轻人驾驶着面包车,帮助2000多名在战火中受伤的人重新站起来,拥抱新生
波士顿本就是个小城,从市中心一路向南,半小时过去,都快看到大海了,旷野中突然出现一排朴实的平房,玻璃穹顶上挂着“The Boston Globe”(波士顿环球报)的铭牌。进门,是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新闻编辑部,明晃晃的白炽灯下,小山般的报纸和笔记堆在每个小隔间。编辑部旁是巨大的印刷间,每天几十万份报纸就在这里排版、印刷、装订,随后在清晨被运送出去……陈璐莎这样写道。2012年,她作为一名新闻专业学生,
“天下武功出少林。”33年前那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少林寺》,一开场就给少林寺定了位。直到今天,大多数人一提起少林寺,就会想到功夫。鲜有人知道,千年少林能在佛门中享有不衰的地位,是因为它禅宗祖庭的身份。达摩一苇渡江,面壁九年  禅起源于印度。佛祖释迦牟尼晚年即将涅槃时,到灵鹫山上为众人说法。法会上,佛祖没有开口,只是拈起一朵花,而后意态安详,沉默无语。与会者都不解其意,面面相觑,只有佛祖的大弟子迦
她的姓氏意味着争议,她的人生之路大起大落  拉美史上著名的亚裔总统阿尔韦托·藤森(日文名“藤森谦也”)之女、拉美最年轻的“第一夫人”……坐拥这些鲜亮的头衔,任谁看来都应该是一位在蜜罐里泡大的公主。然而,作为秘鲁时下最热门的总统候选人之一,藤森庆子的经历却充满了大起大落。曾经充当“第一夫人”  在秘鲁,“藤森”这个姓氏意味着争议。庆子的父亲阿尔韦托既为秘鲁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又因贪腐、专权被称为“独裁
给你15分钟,将一粒米做成寿司,或者将边长15毫米的方形纸折成纸鹤,你会完成多少个呢?这是日本冈山县大名鼎鼎的仓敷中央病院招聘新医生的考题,让他们用手术刀、镊子、止血钳等医疗工具在15分钟内做出尽可能多的寿司和纸鹤。20名应聘者各显神通:或是一手用手术刀固定米粒,一手用镊子小心翼翼把各种微小的食材粒放上去;或是左右開弓,聚精会神地把一张张指甲盖大小的彩色纸片变成小小的纸鹤。考生正在制作寿司  许多
释永信昂首阔步走了出来。  这是两会期间的河南大厦,门外挤满记者,采访必须由代表、委员亲自领进去。一身僧袍的释永信太打眼,无数摄像机、相机、录音笔开始拼命晃动。释永信一脸坦然、无所畏惧地走到《环球人物》记者面前:“来!”众目睽睽之下,他领着女记者,到警卫值班室签了字,穿过广场,走进宾馆。整个过程,他连头都没有低一下。反而是记者刻意与永信方丈保持了一定距离,生怕被媒体镜头拍出什么“新闻”来。  “我
美国《体育画报》称他为“美国版姚明”;中国球迷叫他 “马政委”;斯蒂芬·马布里则自称是“北京小伙儿”。而在3月30日,他又有了一个新的称谓:“中国的总冠军”。  在2011—2012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以下简称中职篮)第五场比赛中,马布里率领北京男篮击败广东男篮,赢得球队历史上第一个总冠军。他本人多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平均每场拿下惊人的33.4分。赛后,这位35岁的“老男孩”泣不成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