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当前我国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来看,还不尽理想,学生听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就影响中学生听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听力 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英语听力教学在在教学活动中的比重得到提高。但是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合理、有效提高中学生听力水平,一直是广大教师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影响中学生听力的主要因素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听力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方面。要想提高听力水平,首先得找出影响听力提高的因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提高听力水平。
1、语音、语调对听力的影响。
语音、语调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听的能力。具体表现为:
(1)音标、单词发音不准确。如/e/与/ei//z/?与/s/、/i/?与/i:/等混淆。授方言的影响,/m/与/n/、/r/与/l/、/f/与/v/不分;还有的在/k//d//t/后加/?/;在读/l//m//n//?/等结尾的词时,吞掉了最后一个音,如把sing/si?/读成/si/,这样势必造成意义上的误解,因为不同的音代表不同的单词。
(2)对语调的认识不足。语调的不同会直接影响说话者要表达的含义、态度和情绪。
如: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now.读绛调表示有把握,肯定;读升调表示不肯定,怀疑。如果只知道陈述句用絳调,一般疑问句用升调等这一简单模式,而不懂什么语镜用什么语调的话,就很难理解说话人的真正含义。因此,对语调认识不足也会制约听力水平的提高。
2、语言基本功强弱对听力的影响
语言基本功即语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对听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词汇量太少。听者词汇量不多,势必造成听力材料中生词过多,若这些生词又是关键词的话,更会影响答题。因为在其听的过程中生词会阻碍听的思路,他们会花过多精力思索生词意义,而置后面的内容于不顾,结果影响对整个句子乃至整篇短文的正确理解。
(2)语法不过关。新中考虽然不强调语法,但初中阶段的语法是英语学习者必须牢牢掌握的基础知识,听者如果不懂语法知识,必将造成信息输入不准或漏听信息,因为在听的过程中,听者没有反复思考的余地,所涉及的内容往往瞬间就过去,要求听者在信息处理时对词或句子要比较熟悉。
3、心理因素对听力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愉悦、轻松的条件下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听力也不例外。由于听力理解既要求听者熟练地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知识,又要在听的过程中敏锐地辨析语音的变化和语调的含义并对所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但恰恰相反,在平时听力练习或测试中大多数同学都感到畏惧、焦躁,越是这样越难听懂。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必须克服消极的心理,只有静下心来,积极乐观地面对才能缓解听力不足。
二、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对策
1、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听不懂英语课堂用语,更听不懂老师用英语组织的教学,那他肯定会失去学英语的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从初一开始就应该用英语进行教学,让学生多听英语,用英语刺激学生的大脑,并尽量让他们听懂。其次,老师还应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多听录音,包括难易相当的非课文内容的录音,每天保证至少听20分钟。第三,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采用各种现成的教学设备,如录音机、幻灯片、影碟等,而且所选材料又是一些英美风情的或与中学生同龄的英美中学生原声对话,使学生的听力课堂充满情趣,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听懂老师的英语,听懂录音的内容,慢慢地就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进而就培养了“听”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注意力。
因为听力的提高花费的时间长,收效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是听力差的学生)要有顽强的意志,要下狠心,花大力气。只要学生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由易渐难,由浅入深地进行听力训练,就一定可以提高听力水平。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学生要听懂一段材料,特别要搞清楚事情发展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人物间的关系等细节问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注意抓住能回答问题的有用信息、关键词语。
3、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
在听力教学中,学生对于错综复杂的语音、语意、语法现象的某一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思维,这种思维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因为听材料要求学生及时快速地反应,所听内容的许多词语的语音不是很明显,加之现在考试语速的加快,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听材料要反复地进行思维,同时要求学生对句子的意义甚至对短文情景的想象以保证自己听音会意的顺畅进行。
4、培养学生勤读、敢开口的良好习惯。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是有声语言,它要求应试者在不到10秒时间里对所听材料做出快速、准确地判断。如果平时没有经过大量、反复的朗读训练的话,他们的语感就很差,一时难以捕捉材料中的信息,所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早晚读时间要有意识地、大声的朗读,同时还应注意朗读技巧,如连读、弱化、失去爆破、辅音连缀等,老师还应有目的地进行方法指导。强调大胆开口读地重要性,让学生懂得“读”是“听”的前提条件,只有平时不断朗读,让有声语言不断刺激大脑,增强语感,才能为听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掌握技巧
1、考前要有自信心,头脑要清醒,沉着冷静,考前几分钟最好听听录音,以便让自己进入最佳应试状态。
2、充分利用各大题和每小题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应试者应快速浏览题干和被选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疑问去捕捉有用信息。
3、切莫对某个单词或句子“钻牛角尖”,个别没听清楚的地方要毅然舍弃,抓紧时间往下听,特别是听短文回答问题更是如此。要抓住整体内容,如果没听清的部分与答案无关,那是万幸,有关的话也不要心急如焚,可运用所学过的各种英语知识和上下文进行推理,以作补救。
4、听录音要养成眼耳并用的习惯,一边用耳听、一边用眼浏览试题,做到“二结合”——听力his与思维记忆相结合,捕捉信息与选择答案相结合。
总之,中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相信,只要在听的量与质方面苦下功夫,中学生的听力一定会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听力 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英语听力教学在在教学活动中的比重得到提高。但是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合理、有效提高中学生听力水平,一直是广大教师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影响中学生听力的主要因素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听力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方面。要想提高听力水平,首先得找出影响听力提高的因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提高听力水平。
1、语音、语调对听力的影响。
语音、语调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听的能力。具体表现为:
(1)音标、单词发音不准确。如/e/与/ei//z/?与/s/、/i/?与/i:/等混淆。授方言的影响,/m/与/n/、/r/与/l/、/f/与/v/不分;还有的在/k//d//t/后加/?/;在读/l//m//n//?/等结尾的词时,吞掉了最后一个音,如把sing/si?/读成/si/,这样势必造成意义上的误解,因为不同的音代表不同的单词。
(2)对语调的认识不足。语调的不同会直接影响说话者要表达的含义、态度和情绪。
如: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now.读绛调表示有把握,肯定;读升调表示不肯定,怀疑。如果只知道陈述句用絳调,一般疑问句用升调等这一简单模式,而不懂什么语镜用什么语调的话,就很难理解说话人的真正含义。因此,对语调认识不足也会制约听力水平的提高。
2、语言基本功强弱对听力的影响
语言基本功即语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对听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词汇量太少。听者词汇量不多,势必造成听力材料中生词过多,若这些生词又是关键词的话,更会影响答题。因为在其听的过程中生词会阻碍听的思路,他们会花过多精力思索生词意义,而置后面的内容于不顾,结果影响对整个句子乃至整篇短文的正确理解。
(2)语法不过关。新中考虽然不强调语法,但初中阶段的语法是英语学习者必须牢牢掌握的基础知识,听者如果不懂语法知识,必将造成信息输入不准或漏听信息,因为在听的过程中,听者没有反复思考的余地,所涉及的内容往往瞬间就过去,要求听者在信息处理时对词或句子要比较熟悉。
3、心理因素对听力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愉悦、轻松的条件下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听力也不例外。由于听力理解既要求听者熟练地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知识,又要在听的过程中敏锐地辨析语音的变化和语调的含义并对所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但恰恰相反,在平时听力练习或测试中大多数同学都感到畏惧、焦躁,越是这样越难听懂。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必须克服消极的心理,只有静下心来,积极乐观地面对才能缓解听力不足。
二、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对策
1、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听不懂英语课堂用语,更听不懂老师用英语组织的教学,那他肯定会失去学英语的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从初一开始就应该用英语进行教学,让学生多听英语,用英语刺激学生的大脑,并尽量让他们听懂。其次,老师还应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多听录音,包括难易相当的非课文内容的录音,每天保证至少听20分钟。第三,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采用各种现成的教学设备,如录音机、幻灯片、影碟等,而且所选材料又是一些英美风情的或与中学生同龄的英美中学生原声对话,使学生的听力课堂充满情趣,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听懂老师的英语,听懂录音的内容,慢慢地就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进而就培养了“听”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注意力。
因为听力的提高花费的时间长,收效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是听力差的学生)要有顽强的意志,要下狠心,花大力气。只要学生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由易渐难,由浅入深地进行听力训练,就一定可以提高听力水平。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学生要听懂一段材料,特别要搞清楚事情发展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人物间的关系等细节问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注意抓住能回答问题的有用信息、关键词语。
3、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
在听力教学中,学生对于错综复杂的语音、语意、语法现象的某一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思维,这种思维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因为听材料要求学生及时快速地反应,所听内容的许多词语的语音不是很明显,加之现在考试语速的加快,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听材料要反复地进行思维,同时要求学生对句子的意义甚至对短文情景的想象以保证自己听音会意的顺畅进行。
4、培养学生勤读、敢开口的良好习惯。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是有声语言,它要求应试者在不到10秒时间里对所听材料做出快速、准确地判断。如果平时没有经过大量、反复的朗读训练的话,他们的语感就很差,一时难以捕捉材料中的信息,所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早晚读时间要有意识地、大声的朗读,同时还应注意朗读技巧,如连读、弱化、失去爆破、辅音连缀等,老师还应有目的地进行方法指导。强调大胆开口读地重要性,让学生懂得“读”是“听”的前提条件,只有平时不断朗读,让有声语言不断刺激大脑,增强语感,才能为听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掌握技巧
1、考前要有自信心,头脑要清醒,沉着冷静,考前几分钟最好听听录音,以便让自己进入最佳应试状态。
2、充分利用各大题和每小题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应试者应快速浏览题干和被选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疑问去捕捉有用信息。
3、切莫对某个单词或句子“钻牛角尖”,个别没听清楚的地方要毅然舍弃,抓紧时间往下听,特别是听短文回答问题更是如此。要抓住整体内容,如果没听清的部分与答案无关,那是万幸,有关的话也不要心急如焚,可运用所学过的各种英语知识和上下文进行推理,以作补救。
4、听录音要养成眼耳并用的习惯,一边用耳听、一边用眼浏览试题,做到“二结合”——听力his与思维记忆相结合,捕捉信息与选择答案相结合。
总之,中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相信,只要在听的量与质方面苦下功夫,中学生的听力一定会有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