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youreadygo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载情况下,为了获取更好的抗震性能,提供较好建筑使用空间,超高层建筑的柱子可设计成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型式。 与普通混凝土柱比较,叠合柱能有效减小柱截面,可使建筑自重减轻,水泥用量减少,建设能耗降低;与相同荷载情况下的钢骨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柱比较,用钢量也要少得多。     本文通过对某项目超高层公寓楼框架柱设计的对比,得出在一定情况下应用叠合柱型式具有上述优势。
  关键词:超高层;叠合柱;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 TU51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 言: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是由截面中部的钢管混凝土和外围的钢筋混凝土叠合而成。钢管外的混凝土可以后浇筑,也可与管内混凝土同期浇筑,钢管内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不同。叠合柱的核心部分承受总轴力的3/4左右,并提供主要的抗剪承载力,外围的钢筋混凝土仅承担总轴力的1/4左右,并承受大部分弯矩。外围混凝土中的纵筋尽量以粗而少的方式布置于截面的角部,主筋和箍筋需满足外围混凝土的最小配筋率要求。
  某项目公寓楼(图1所示),地下3层,地上42层,建筑高度149m,属B级高度超高层建筑,设防烈度7度,结构体系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标准层平面如图2所示。其中,外圈框架柱间距为8.4m,核心筒尺寸12.3mX13m。为有效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并控制下部楼层框架柱的截面尺寸,22层以下采用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以下简称叠合柱),典型柱截面如图3所示。
  
  
  图1单体结构模型
  
  
  图2标准层平面
  
  
  图3截面配筋
  1叠合柱的受力原理
  叠合柱的特点在于其轴压承载力主要来自性价比较高的混凝土,而不主要靠钢材,这是它在经济上优于其它钢和混凝土组合柱结构的原因所在。将超高强混凝土用于钢管之中,可以抑制其自身性能缺点,充分发挥高强的特点,用量又少,是超高强混凝土工程应用的最佳组合。叠合柱核心混凝土和核心钢管一起主要起抗压和抗剪作用,外围混凝土和外围钢筋起部分抗压,但主要起抗弯作用。钢管主要起套箍约束作用,用钢量远远低于同样荷载的钢骨混凝土柱。通过钢管约束管内素混凝土,提高其轴压承载力和塑性,又通过管外钢筋混凝土约束核心区的钢管混凝土,可充分利用钢管混凝土的短柱轴压承载力。叠合使内力在截面中的分布更趋合理,从而增强其抗力和延性。
  叠合理念是设法改变设计阶段轴力在截面上的分布,减小外围混凝土的边缘压应变值,使之与极限压应变值(0.003~0.0033)相差更大,达到增加截面的转动变形能力,增加延性,并可适当减小柱外围的截面积。而核心区的钢管混凝土没有控制轴压比的要求,则通过叠合可分担到更多的轴力,可充分利用其短柱的承载力。
  2叠合柱的经济性能
  与普通混凝土柱比较,表现在可以明显减小柱断面上,建筑自重减轻,水泥用量减少,建设能耗低;与相同荷载情况下的钢骨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柱比较,用钢量要少得多。
  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和高强厚壁直缝埋弧焊管的大量供应,使叠合柱的设计可以做到更加先进合理、更加经济。尤其是C80级以上高强、高弹性模量、高施工性能的超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更使叠合柱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
  下面以公寓楼1层KZ1为例,分别按下述三类柱进行设计分析,比较结果详见表2.1,KZ1平面位置见图2。
  按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进行设计,管内混凝土采用C80、管外混凝土采用C60、Q345钢管、纵筋箍筋均为HRB400(),设计结果见图3所示。
  按普通钢骨混凝土柱设计,混凝土C60 、Q345钢骨、纵筋箍筋均为HRB400(),设计结果见图4所示。
  按普通混凝土结构柱设计,混凝土C60、纵筋箍筋均为HRB400(),设计结果见图5所示。
  
  
  图4 图5
  
  表2.1三类柱设计结果比较
  
  
  表2.1注:1、叠合柱轴压比指钢管外侧混凝土截面轴压比。
  2、为便于对比,叠合柱配筋率、配箍率均按实配结果以全截面统计。
  不考虑减小柱子尺寸对建筑使用功能带来的好处,以上表叠合柱延米材料用量为基数估算,按该层层高5.7米、共20颗柱子、则该层柱子节约结构材料费用为:比钢骨混凝土柱减63万元,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减131万元。如果从地下3层算至地上22层,虽不是线性累加,但总体能节约下来的结构材料费应该还是很可观的。从以上比较分析来看,在满足轴压比要求的情况下,叠合柱经济性较好。
  叠合柱对工期的影响。叠合柱结构体系已在国内不少高层工程中获得应用,据相关资料介绍,只要合理组织,这种结构的施工并不复杂,节点构造也很简单可靠,和普通混凝土柱比较,钢管内混凝土可几个楼层一起浇筑,随后即可继续上部楼层施工,由于后叠合部分的施工不占主导工期,整体施工进度要快,同时梁钢筋的绑扎和定位精度高。
  3相关规范的对比
  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结构方案、工程计算以及施工图绘制的重要依据,是结构安全的必要保障。同时,构造要求的合理与否也关系到结构构件的经济性。下面,以本文例举的公寓楼的一级框架柱为例,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技术规程》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中对于柱的相关构造要求进行比较。
  3.1对于纵筋配筋率的要求(以角柱为例)
  1)按《叠合柱规程》
  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小于1.2%,如采用HRB400级钢筋可减小0.1%,即1.1%;叠合柱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可取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与钢管外钢筋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因此,按图4截面型式,则对于纵向配箍率的要求为:
  管外混凝土截面占全截面比例为:1.055/1.440=0.73;
  折合全截面配筋率为:1.1%x0.73=0.80%;
  2)按《型钢规程》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以柱全截面计算不宜小于0.80%。
  3)由1)、2)可知,叠合柱纵筋配筋率的要求与型钢柱相当。
  3.2对于体积配箍率的要求
  1)按《叠合柱规程》
  最小配箍率和配箍特征值等要求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体积配箍率时,混凝土的体积可取外围箍筋的内皮与钢管之间混凝土的体积,因此,按图4截面型式,以C60、HRB400级钢、配箍特征值0.18,则对于加密区体积配箍率的要求为:
  管外混凝土体积配箍率为:0.18*27.5/360=1.375%;
  管外核心区混凝土截面占全截面比例为:0.933/1.323=0.71
  折合全截面配筋率为:1.375%x0.71=0.97%;
  2)按《型钢规程》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率取1.2%,如采用HRB400级钢筋可乘以折减系数0.85,则对于加密区体积配箍率的要求为:1.2%x0.85=1.02%;
  3)由1)、2)可知,叠合柱加密区体积配筋率的要求略小于型钢柱。
  3.3對于含型钢率的要求
  《叠合柱规程》规定:钢管的含管率不宜小于3%;
  《型钢规程》规定:受力型钢的含钢率不宜小于4%,且不宜大于10%;
  可知,叠合柱含型钢率要求略小于型钢柱。
  4结论
  重载情况下,叠合柱能有效减小柱截面,提供较好建筑使用空间。
  按叠合柱规程,叠合柱构造配筋率、配箍率均按管外混凝土计算,因此相同截面叠合柱构造含钢筋率不超过普通型钢柱,同时该规程要求的3%的含型钢率也略低于普通型钢柱4%。
  体系合理、相同结构布置情况下,计算结果,延米用钢量:叠合柱<普通钢骨柱<普通混凝土柱;延米混凝土量:叠合柱<普通钢骨柱<普通混凝土柱。
  由于工程规模所限,文中所举实例并不能全面揭示叠合柱的所有特点,在具体项目应用中,是否适用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后确定。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3]《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技术规程》CECS 188:2005
  [4]《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在从事配电自动化终端验收过程中,从材料工艺要求及三遥功能的角度,针对二次接线部分总结了现场遇到的相关问题,并结合经典案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经验。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终端、遥信、遥测、遥控  中图分类号:U224.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配电网作为电网供应链的终端环节,直接面向社会和电力终端用户供电,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供电服务、电能质量的要求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水电站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进行论述,并从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过程中的相关防渗施工技术做出分析,且提出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水电站 拦河坝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枢纽拦河坝工程防渗墙坝轴线长194.65m,墙厚0.8m,共计3997.12m3。地质条件为砂砾石基础,其桩号:坝左0+018.89~坝横0+
摘要:通过沙浦、下江渡排涝站的改造、观察,节约了电费,增加了流量,缩短了排涝时间,提高了效益,为全镇减轻洪涝灾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字:泵站、技术改造、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余姚市陆埠镇地处姚东,半平原半山区,有平原稻区面积22000亩,地形南高北低,吴淞高程在3~12米之间,西接梁辉镇,北靠姚江,东接河姆渡镇(车厩),南边靠山连接陆埠72岙山区,
摘 要:目前我国大多农网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包括多种设备类型共存、设备数量大、软硬件兼容性差以及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设备故障等系统维护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系统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为了解决这些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农网的现状入手,较为全面地分析和论证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统一管理维护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整体框架,这对于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原有建设投资以及保证综合自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沉降预测模型和计算方法,探索了又快又好地建设高速铁路,实现“零沉降”目标的可行性和途径。  关键词:高速铁路沉降控制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 U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铁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保障铁路高效运营的两大前提条件,而其线下工程工后沉降值的控制则是影响铁路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而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下工程是承受轨道结构
摘要:有效地现场管理不仅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施工企业成本的控制,也有利于建筑整体品质的提升和建筑行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现场就是直接建造土建工程的地点和为土建工程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
摘要:本文结合自动喷洒灭火系统规范以及实际的工程实践,指出了在高层建筑中自动喷洒灭火系统设计中所存到的常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然后为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自动喷洒灭火系统设计提出了几向研究性意见。  关键词:高层建筑;自动喷洒;灭火系统  中图分类号: TU998.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下城市日渐现代化与工业化,各种高层建筑耸立在城市当中,并且逐渐
摘要:园林工程包括水景、园路、假山、给排水、造地型、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笔者就园林施工管理的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成本控制上出现一些问题的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组织设计;现场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工程是指园林施工企业对一个园林产品的施工过程或成果。包括水景、园路、假山、给排水、造地型、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从设
摘要:根据相关部门介绍,深圳市高峰期空调负荷已超过全市电力负荷1/3甚至更高。深圳地区中央空调运行负荷占楼宇用电总负荷60%以上,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电网峰谷负荷差大;在此电力供应紧张形势下,能够有效转移高峰期电网负荷的蓄冰(冷)空调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提倡;并制定实行峰、平、谷期不同电价政策,并保持较大的峰、谷电价差;以鼓励有能力进行用电负荷转移的用户进行错峰用电;以缓解深圳供电矛盾,优化电网运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