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序良俗原则作为私法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一直以来发挥着补充和限制的功能。研究该原则是推动法制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提高审判效果也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序良俗;司法;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8-0233-01
  作者简介:闻渊(1980-),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知识法学。
  一、公序良俗的意义
  (一)公序良俗的涵义
  自从罗马法中诞生,到成为民法重要原则之一,公序良俗对于实现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从不同视角解释公序良俗,会有不同涵义,如社会学视角、哲学视角等。以法学视角审视,公序良俗也会因为部门法不同而导出不同涵义,本文主要立足于中国国内私法领域。这一概念的现代运用属于法国首创:《法国民法典》将罗马法中的“善良风俗”和国内法概念“公共秩序”合二为一,形成的条款为各国所借鉴。英美法中与公序良俗近似的概念为“公共政策”,通过判例来适用。①
  公序良俗决不等同于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道德简单相加。我国的“公序良俗”原则是由公序和良俗两部分组成的,其针对对象是我国的社会,描述的是我国的公共关系和公共环境。
  (二)公序良俗的功能
  1.保障基本人权
  由于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法律具有滞后、僵化等特性。从宪法到民法,立法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公平正义、保障人权,这时候就需要兼顾公序良俗,做出符合人权的结论,如1889年纽约Riggs V.S.Palmer案。
  2.实现真正的正义
  公序良俗作为一条道德准绳,将法律法规和社会风尚、伦理道德、风土人情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法官更加了解案件的实际情况,从而实现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平衡②。
  3.限制意思自治
  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具有最高性,但要实现意思自治,必须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序良俗是判断民事行为是否有效的根据,在这一前提下,契约自由、意思自治才能真正实现。
  (三)我国公序良俗原则的立法现状
  虽然我国法律中并没有使用公序良俗这个概念,但是大陆民法学者通说认为:《民法通则》中的“社会公共利益”,就相当于大陆法系民法的“公序良俗”。所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无论是“公共秩序”还是“社会公共利益”,是“善良风俗”还是“社会公德”,都只是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而已③。
  二、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适用中的问题
  在弥补法律漏洞方面,公序良俗原则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因为该原则在界限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再加上两个概念特别是“良俗”具有变迁性④,因此没有一个明确、完善的概念将其确定下来。
  (一)法官凭主观滥用自由裁量权
  作为一个原则,公序良俗本身具有适用的不确定性,并且该原则的内涵与外延都难以界定,这给法官留下了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不同的法官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不同,对于公序良俗原则有着自己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我国司法解释也没有给予该原则明确的限定⑤。
  (二)容易导致案件裁决结果的不公平
  虽然法官是最孤独的职业,要做到公正严明,法官必须对案件有超脱的境界,但法官在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裁决案件时,在对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理解上打上了深深的个人主观的烙印。由于法官在适用公序良俗原则具有太强的主观性,往往最后案件的判决结果会显失公平。
  三、完善公序良俗原则在我国司法中的适用
  (一)确立公序良俗原则并确定公序良俗原则的立法技术标准
  为了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指导司法实践,多数学者主张对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具体化,如梁慧星先生将公序良俗违反行为的类型分为10类⑥。在善良风俗的判断上,应以普通人的标准为主、专家标准为辅;对于公共秩序的内容,应以专家标准为主、普通人标准为辅⑦。
  (二)重建具有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构建中华伦理法
  法治的社会氛围应由全体公民來营造,赞同有学者主张的“建立中华伦理法,从根本上圆满履行法律义务,维护法律关系”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一方面,承认、尊重伦理和亲情,并善加保护,使之正常展开;另一方面,防止人之常情畸变为不当之情并防止其可能的流弊。
  (三)以法为主以德为辅
  在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排除法律适用时,遵循“以法为主以德为辅”价值导向。如果在法律框架内的行为明显越过最低道德底线,就应当适用“公序”或“良俗”来判决了。作为一般规范的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审判中具有极大的灵活适用性,其在维护国家公共利益,弘扬社会道德,协调不同阶层利益冲突、保护弱势群体、实现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唐静.论两大法系中的公序良俗原则[J].改革与开放,2014(02):44.
  ②田凤.浅析私法中公序良俗的基本功能[J].法制与社会,2014(2):32.
  ③唐静.论两大法系中的公序良俗原则[J].改革与开放,2014(02):45.
  ④比如十几年前未婚同居属伤风败德之举,而今天却成为一种时尚;以前的道德观念崇尚见义勇为,而现在的道德主张先保护自己.
  ⑤许芃.公序良俗原则适用之法理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8):13.
  ⑥梁慧星.市场经济与公序良俗原则[A].民商法论丛(第1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44.
  ⑦戴孟勇.论公序良俗的判断标准[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03):4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些问题与弊端,提出任务驱动式为主、实验课与理论课充分融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 土木工程材料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207-02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一般开设于本科第二学年,是学习完大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现已成为教改所围绕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众多课程资源、各种教学规律、多种教学手段、恰当的教学方法都要围绕教学的主体——学生展开,如何组织实施好这一过程,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学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下面结合我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及其应用》单元为例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一、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    在备课环节,首先要对所教
Cancer is a common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Despite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cancer treatments,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re still enormous.Tumor heterogeneity
英语专业选修课因其考查性质,在现时教学体系中往往变成选课,学生以挣学分为目的草草应付而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但实际上,部分选修课的深入挖掘对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是大有
优化国家科技政策咨询机制是提升科技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保障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正确性和前瞻性的关键所在。针对我国科技政策咨询机制现状和问题,坚持公开咨询、依法咨询、
[摘要]目前课余训练普遍存在轻培养输送,重比赛名次,片面追求升学率,业余体校生源不足,训练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问题。需要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广开门路,广泛利用社会资金及其他资源,做到体育训练与文化课教学并重,切实提高训练实效。  [关键词]课余训练 生源 升学    一、前言    现代体育运动竞争的实质,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的较量,而中小学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双重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而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都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撑,因此,应从整体出发,落实到各个环节,
期刊
作为工会组织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职工文化建设对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