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炉之思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9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家堂屋的一隅,有一只快要倾圮的古炉。
  它是用胶泥垛叠的风炉,炉膛内积着厚厚一层炭灰,炉面如陈逸飞笔下的双桥,斑驳而多孔。我每次看到这只粗糙的炉子,总是唏嘘不已。
  苏北人家,家家都常备一只古炉,清晨烧水,傍晚烹茶,请客时焖肉,年节时蒸煮。古炉如同勤劳的女工,协助主妇将日子过成一阕温馨的长短句。到了冬日,雪压屋檐,炉上烫热了黄酒,问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正是围炉夜话的好时候。
  我明了古炉在烟火人家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可今日今时,我们却迷路了。
  余秋雨说道:“我在人类精神的残枝败叶中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深秋。”步入文明深秋的人们,却在文明深秋的十字路口迷了路,充斥城市的古旧建筑逐渐消失,千万人共同追赶一种潮流,失去了古老韵味的文明,一切都不復精彩。
  冯骥才曾言:“当中国六百多座城市变成一种样子,我仿佛看到了文明的悲剧。”诚哉斯言!从前啊,若向北京人问北京,他一定会用一口由冰糖葫芦和大碗茶、什刹海的蜻蜓和六必居的酱菜陶冶的纯正京腔,告诉你何处是万寿山,何处是雍和宫。可如今,我们已失去了用一口井、一棵老树甚至一个独特的屋檐来定位自己的能力。
  今日今时,每当我看到货架上的各种炉子,总忍不住伸手抚摸,精致的火锅炉、小巧的电磁炉、专为煲汤而设计的小巧煤炉……每一件都没有了一个独特的故事,它们都有自己明确的方向。
  由是观之,寻找自己才是行者手中的指南针,徒然地寻觅引路人或迷路者,很难走出人生这座扑朔迷离的迷宫。
  望着这只古旧的炉子,我心潮起伏。古炉已俨然成了寻找自己的象征,既然它在烟火人家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那么,我也将拨开重重迷雾,在人生之路上寻找自己。从此,我的生命便有了过尽千帆后的坦然和江上数峰青的自在。
  (编辑:于智博)
  评点:赵金平
  这是一篇有烟火味而无道学气的议论性散文,其特色在于“大俗大雅”。作者从苏北人家的一只古炉中领悟出了“寻找自己”之理,并由此生发出对人生乃至人类文明的深邃思辨。文中这只古炉在烟火人家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可谓得其所,尽其用。以一只古炉的前世今生把“寻找自己”之理演绎得明晰通透。作者选用“古炉”展开议论,不随俗流,取材切近,意旨深远。
其他文献
古代皇冠叫作冕旒,旒是挂在冕板前后的珠帘,一走动就会抖动,于是皇帝必须控制情绪,不能做大幅度动作,不然就显得很不稳重了。宋朝的官帽两侧都有长翅,功能是防止皇上在上面作报告,百官在下面交头接耳。  有些東西看似很琐碎,却能真实地呈现历史的细节。
5月14日10时41分,69岁的夏伯渝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下撤时,由于遭遇暴风雪,他的脸和两根手指被冻伤。  1975年,作为国家登山队队员的夏伯渝,在一次登珠峰时把自己的睡袋让给丢失睡袋的队友,导致自己冻伤,双小腿截肢。之后,他历经癌症、多次大手术等磨难,仍未放弃登顶珠峰的梦想。  这个成功来得着实不易,43年才得到。为了这个目标,夏伯渝一直没有停下奋斗。
我跟山有缘。小时候住台北,四面环山。因为还没有高楼遮挡,一眼望去,层层叠叠,全是连绵不断苍绿的山。  我住在大龙峒,是淡水河与基隆河的交汇处。淡水河已近下游,浩浩荡荡,经社子、芦州,往关渡出海;基隆河则蜿蜒向东,溯松山、汐止、基隆方向而去。基隆河环绕之处便是圆山。  从我家到圆山,快步跑去,只要十几分钟,山上有动物园、跑马场,山下河边有一座废了的砖窑。现在大概没有人把圆山当作“山”吧,它不过是台北
人类社会毫无疑问是这个地球上最复杂的社会体系,没有狼群分工那样简单,亦没有蚁群分工那样明确。人类社会中处处存在着竞争,有别于野兽的竞争。  昆虫的社会体系分工明确,自然不会存在“竞争”的概念;而高等动物的竞争,无非是因为身为生命而存在的自然本能——存活与繁衍。  人类的竞争是为了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财富,更优越的生活。在这方面,人类并不比那些茹毛饮血的野兽高明,但若是深入研究,则会牵扯到人类虚荣之类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多,处理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知识只需“百度一下”就能知晓,背诵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但也有人认为,背诵是一种情怀,意味着自己与文章的独处,是“孤独又快乐”的表达。那么背诵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呢?对此,班级组织了一场辩论。假设你是其中一方的一辩,请写一篇立论陈词,阐述己方立场。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
爱国不是标签,它应该发自内心而不是这种不恰当的形式主义  11月18日,2018苏州太湖马拉松在雨中开跑,在比赛进入到最后500米的冲刺阶段时,有两位志愿者先后冲到赛道上向中国选手何引丽递国旗,使得何引丽节奏被打乱,最终以5秒之差憾失冠军。而在冲线过程中,何引丽拿到的国旗也不慎掉落。  赛后,网友“四川魏静”在微博上公开质疑何引丽:“成绩比国旗更重要?”“既然接了国旗就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扔掉!”对
考查点3:观照文化心态  设问方式:①请结合×××的经过,简要分析××(人物)面对××的具体心态。②请简要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③小说叙述了××的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方法思路:该类型题是引导读者关注小说中的文化(心态文化),这是学科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小说阅读中的体现。作答此类试题,要知道人物心态的语言表达,如能阅读一本社会心理学书,理解其中的一些社会心理,会有
中心地理论的六边形网格中,建立于理想地表的中心地无疑众星拱之,而在相对关系作用下,位于邊缘带的地区又成为无数新的中心地,从而构成了错综复杂且井然有序的系统。我们或置身于绝对的中心地,或徘徊在边缘的空白区,不断试探交错的网格线,击碎并完善原有的主观世界。  作为单薄的个体,这个时代的定义导向着每个人的定义。“中心”的定义毫无程式化的狡黠,“边缘”却陡生飓风之后的孤独。时代的风向标被集聚利益左右选择,
【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材料一:近年来,博物学和各种识图软件突然火起来,不知道花的名字没关系,手机拍下照片,上传软件,马上出现学名。发在朋友圈的风景图,也立即有人搜出其中花草的名字。哪怕再相似的花,也有技术替你分辨。时代在进步,技术带来诸多便利,知识的门槛降低了,只需动动手指头,便能得到答案。(闫晗《怎样才算认识一朵花》)  材料二:教授和他的艺术
有人曾以血缘为界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爱。爱长辈,爱子女,那是血缘之爱。这种爱,我们无从选择,因为它早已随基因沉淀在你的生命之初。而另一种则是非血缘之爱,那是在生活中与他人一点一滴积蓄起来的情感。你当然可以选择爱与不爱。但请相信,以非血缘之爱为自我与花花世界之间的纽带,会给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幸福。  这种非血缘之爱又分很多种。对于友人,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情深;对于爱人,有“衣带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