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新科技人才的重任,人才的关键就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各种创新行为与结果最终产生于成功的教学情境的设置,本文通过对数学情境概念与本质的阐述,并在追溯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它们的价值与必要性,同时侧重于数学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与意义及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情境设置的必要性,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与数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情境;情境设置;数学教学
引言
在新的数学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促进者.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的表现有多个方面,其中就包括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教学中,成功地创设情境对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对启迪学生的多维化思维、创造性思维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1 数学教学情境的功能与意义
数学教学情境是知识获得、理解及其应用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其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包摄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通过创设情境,将数学与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其他学科知识、科学现象建立起联系,使数学理论不在与现实应用的背景脱离,让学生在嵌入了数学知识的社会或自然情境中寻找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地个体参与与实践,通过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来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意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第一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发展情感与态度,这也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有情境性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与发展的,由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愿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而且可以维持、强化、调整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认知
第二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取决于他们数学活动的特征以及他们顺利完成这种特殊的数学活动时所反映的心理品质在良好数学教学情境中,学生自觉的进入到思维的王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并在不停的探索、追求、尝试的过程,发现数学真理.因而学生所学的知识会更加扎实、理解会更加深刻,创造性数学思维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第三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主要运用实物、录音、录像、演示、多媒体等教育手段或通过讲述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使学生闻其声、观其行、临其境、触景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机会
2 数学教学情境的设置
2.1 数学教学情境设置的原则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832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了,因此教学情境的设置也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针对性.创设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例如,“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来做支撑的架子大多数是三角架?怎么检验教室的地面铺得平不平?为什么只要装一把锁门就能固定?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作答、体悟,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逐步引入,从而调动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二是启发性.创设情境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及个人经验,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产生联想的.例如,在“平面直角体系”的教学中,通过游戏“找朋友”,由学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在教室里的位置,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从具体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三是挑战性.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
四是趣味性新颖、奇特而有趣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例如,在进行概率教学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购买一张体育彩票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有趣,急欲找到答案,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从开始的猜想和争论到动手计算和探究,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发展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具体方法
情境设置的作用在于调控学生情感、兴趣、激情,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道工序.要想让生乐学,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寻求契机,巧妙地对某些知识点进行情境策划,呈现给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2.1用数学美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深化数学思维.
数学美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从数学内容上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可见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艺术内涵.
数学教师应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良好的审美观,能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利用数学美创设优美和谐的“情境”,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例如,教师在讲授“黄金分割”时,提问学生是否注意到晚会时节目主持人通常所站的是什么位置.进而再给学生介绍“黄金分割”概念及其美的内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发现更多事物的黄金分割之美.使“黄金分割”这个知识在数学美背景空间里得到理解和记忆.
2.2.2生活、生产实例来创设情境的情境,切入数学的本质。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在数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提示具体问题和袖象概念之间的联系,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势利导,把探索知识的权利留给学生,重视创立数学学习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兴趣,就能完成既教知识,又培养能力的任务.
例如,在讲授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将学生的视觉空间引向天花板上的一条条有形的建筑棱线,城里的一条条公路,田野里的一根根电线.这样,学生不会再感觉到那些概念及理论是无中生有、脱离现实的东西.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别出心裁地拿起一本书、一个粉笔盒、一支铅笔甚至一个纽扣来创设你所需要的教学情景,以促进知识的认知和迁移过程.
3 结束语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虽然已不是一个新课程,但在数学教学中并不是一个老话题,它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它的作用也在不断的呈现出来,如何更好的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创设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情境,本文通过对数学教学情境设置的认识、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从而进一步我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家生.数学情境教学研究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06.03.
[2]赵秀华.小学数学课堂上的生活味和数学味[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02).
[3]于亚清.数学教学中要处理好三种关系[J].上海中学数学,2006,(03).
[4]王建华.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的几种类型[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04).
[5]于亚清.认清问题,把握原则,有效发挥口诀的作用[J].计算机教与学,2005,(12).
【关键词】教学情境;情境设置;数学教学
引言
在新的数学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促进者.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的表现有多个方面,其中就包括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教学中,成功地创设情境对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对启迪学生的多维化思维、创造性思维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1 数学教学情境的功能与意义
数学教学情境是知识获得、理解及其应用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其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包摄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通过创设情境,将数学与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其他学科知识、科学现象建立起联系,使数学理论不在与现实应用的背景脱离,让学生在嵌入了数学知识的社会或自然情境中寻找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地个体参与与实践,通过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来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意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第一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发展情感与态度,这也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有情境性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与发展的,由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愿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而且可以维持、强化、调整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认知
第二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取决于他们数学活动的特征以及他们顺利完成这种特殊的数学活动时所反映的心理品质在良好数学教学情境中,学生自觉的进入到思维的王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并在不停的探索、追求、尝试的过程,发现数学真理.因而学生所学的知识会更加扎实、理解会更加深刻,创造性数学思维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第三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主要运用实物、录音、录像、演示、多媒体等教育手段或通过讲述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使学生闻其声、观其行、临其境、触景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机会
2 数学教学情境的设置
2.1 数学教学情境设置的原则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832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了,因此教学情境的设置也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针对性.创设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例如,“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来做支撑的架子大多数是三角架?怎么检验教室的地面铺得平不平?为什么只要装一把锁门就能固定?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作答、体悟,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逐步引入,从而调动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二是启发性.创设情境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及个人经验,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产生联想的.例如,在“平面直角体系”的教学中,通过游戏“找朋友”,由学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在教室里的位置,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从具体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三是挑战性.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
四是趣味性新颖、奇特而有趣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例如,在进行概率教学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购买一张体育彩票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有趣,急欲找到答案,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从开始的猜想和争论到动手计算和探究,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发展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具体方法
情境设置的作用在于调控学生情感、兴趣、激情,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道工序.要想让生乐学,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寻求契机,巧妙地对某些知识点进行情境策划,呈现给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2.1用数学美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深化数学思维.
数学美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从数学内容上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可见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艺术内涵.
数学教师应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良好的审美观,能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利用数学美创设优美和谐的“情境”,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例如,教师在讲授“黄金分割”时,提问学生是否注意到晚会时节目主持人通常所站的是什么位置.进而再给学生介绍“黄金分割”概念及其美的内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发现更多事物的黄金分割之美.使“黄金分割”这个知识在数学美背景空间里得到理解和记忆.
2.2.2生活、生产实例来创设情境的情境,切入数学的本质。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在数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提示具体问题和袖象概念之间的联系,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势利导,把探索知识的权利留给学生,重视创立数学学习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兴趣,就能完成既教知识,又培养能力的任务.
例如,在讲授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将学生的视觉空间引向天花板上的一条条有形的建筑棱线,城里的一条条公路,田野里的一根根电线.这样,学生不会再感觉到那些概念及理论是无中生有、脱离现实的东西.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别出心裁地拿起一本书、一个粉笔盒、一支铅笔甚至一个纽扣来创设你所需要的教学情景,以促进知识的认知和迁移过程.
3 结束语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虽然已不是一个新课程,但在数学教学中并不是一个老话题,它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它的作用也在不断的呈现出来,如何更好的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创设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情境,本文通过对数学教学情境设置的认识、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从而进一步我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家生.数学情境教学研究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06.03.
[2]赵秀华.小学数学课堂上的生活味和数学味[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02).
[3]于亚清.数学教学中要处理好三种关系[J].上海中学数学,2006,(03).
[4]王建华.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的几种类型[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04).
[5]于亚清.认清问题,把握原则,有效发挥口诀的作用[J].计算机教与学,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