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自我探索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我探索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自我探索包括大学生对自身兴趣、个性、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高校辅导员应当借助正式和非正式的测评工具,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准确、科学的分析、评估、决策,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自我探索 辅导员引导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评、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连续、系统的过程,应随学生年级的升高及变化显现出渐进的动态调整,根据学习阶段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包括自我探索、环境评估、理想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实施、评估与反馈等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探索无疑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自入学起,就应当做好其职业生涯规划路线的前期自我探索工作,在高校辅导员等专业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运用先进的、适合的职业发展理念和理论知识,借助职业测评工具,对自身的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评和分析,获得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为将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其他步骤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我探索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自我探索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思索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自我探索对职业生涯规划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当有清晰的科学规划,就自身的兴趣、性格、职业技能、价值观等进行全面地自我探索,将自我探索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正确的职业选择应当是兼顾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主体需要的,既要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需要,又要同时兼顾自身的发展需要。因此,有针对性的自我探索,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分析环境,科学树立目标,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树立信心,有助于大学生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自由地发展和创造性发挥。
  (二)自我探索有助于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即指,大学生从象牙塔里走进社会成为社会人,远离学生阶段的单纯、幻想,实事求是、清晰地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转变成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大学生要正确的做出职业选择,就应当适时转换角色,不能将亲友、家庭、学校的关爱、呵护作为社会对自己的最终认可。因此,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估,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实力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迈出人生重要的一步。
  (三)自我探索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期待
  职业期待,即指个人对某种职业的向往和需求。每个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都渴望能获得一份能更多、更好地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的职业。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职业期待要变成现实,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职业目标能否实现,除了取决于个人能力素质、专业、社会需要以及机遇等条件外,还取决于自身对职业期待值高低。因此,进行科学的自我探索,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职业目标后,不断调整职业期待值,使其达到最佳。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心灵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前期的自我探索过程中。那么,辅导员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呢?
  (一)借助职业测评工具,引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
  辅导员可以借助正式和非正式的职业测评工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等进行自我探索。例如,我校引进了北森生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每位新生进校后都可以登录系统进行测评,内容涉及兴趣探索、个性测试、优势劣势、职业选择倾向、职业能力测评等,最后生成一份完整的测评报告。辅导员可以借助同学的测评报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综合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兴趣岛游戏,运用霍兰德理论确认学生的兴趣代码,找出与其兴趣代码相一致的职业。性格方面可以通过MBTI个性类型测试等,或是在辅导员自身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自我认识、同学评价、家长访谈等指导学生探索其个性特点,进而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和职业类型。在价值观方面,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动机、需求和职业目标。在学生通过测试和自我探索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后,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提升相应的职业技能。
  (二)依据测评结果,进行准确、科学分析
  根据对学生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等的测评结果,辅导员应运用相应理论知识,对测评结果进行准确、科学的分析。测评的结果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综合情况,准确的解读和科学的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了解这四个方面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匹配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适应、调整、平衡,尽可能发挥和谐、正向、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应避免因辅导员个人知识储备不足或是测试水平缺陷而导致结果误读。
  (三)评估、决策
  在对学生测评结果的分析解读基础上,辅导员应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探索结果,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通过最后决策,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迷信测评结果,这只是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助工具,不能以探索结果决定一切。此外,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学生还应当适时对自己进行再评估。我们应当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要为职业生涯发展的转变做好心理准备,在实践中深入探索自我,根据现实情况的转变不断调整职业规划。
  四、结语
  自我探索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应当借助正式和非正式的测评工具,引导帮助学生从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自我探索,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准确、科学的分析、评估、决策,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当然,职业生涯规划并非一锤定音,而是根据时间和经历的发展变化而有所调整改变,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深入探索自我,根据现实情况的转变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M].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3]自我认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高教研究,2011(3).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自引入中国以来,在普通教育学校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技工院校实践较少,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从介绍“翻转课堂”的内涵入手,以技工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为例,探讨“翻转课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存在的事实,使基础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在多元文化情境中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现实需求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教育缺乏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理念,缺少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本文针对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多元文化 教师教育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
目的探讨应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深Ⅱ度烧伤削痂后的创面。方法将8(j例烧伤总体表面积(totalbodysurfacearea,TBsA)1%~93%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组)40例,传统保痂组(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进行,音乐欣赏性、人本化的特征凸显了音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音乐这一载体,创新出一条符合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逃课现象非常普遍,从大一到大三都有不同程度的逃课现象。逃课不仅影响本人学习,而且干扰了其他同学学习,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本文从老师、学生和家庭三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前提,校企合作是学校层面的,而工学结合则是学生层面的,虽然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直接落脚点在于工学结合,而校企合作则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保障。站在职业学校的角度而言,校企合作模式必须以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为契机,从具体企业或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选择地为企业或行业开展应用性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员工培训等服务,除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K0.5Na0.5)0.97Li0.03(Nb0.8Ta0.2)O3(KNNLT)/Co0.6Zn0.4Fe1.7Mn0.3O4(CZFM)层状磁电复合材料.研究了铁磁相CZFM对复合材料铁电和磁电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和SE
【摘 要】《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文章基于学习目的探讨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方法,论述了该课程知识在不同岗位上的应用及价值,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关键词】学习目的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工程案例 教学实践  一、课程特点与重要性  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如何能在专业领域高屋建瓴?《互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