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关系转变中的“创作主体”身份探究——以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为例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iqyd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人画讲求“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美学理念,“诗—书”和“画—印”之间则构成一种图文关系,它们共同形构了画作的整体样式。本文以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和乾隆“题跋”艺术事件为例,从历史学角度探讨画卷中图文关系的转变过程:“图像主体”→“图文一体”→“文字主体”;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在图文关系转变过程中“创作主体”的身份问题,以此解析艺术社会叙事的图景。
其他文献
可能世界叙事作为一种缘起于西方哲学的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影响一直有增无减,并得到了跨学科的应用。科幻纪录片中的创作者以现实世界为蓝本,依据已有的经验认知,遵循
在市场浪潮和消费主义来袭、价值多元而混乱空洞的电影产业格局之下,影视大数据的运用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好,影视数据云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作、营销、渠道、衍生
质量工程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以质量标准作为量尺,将培养中国特色人才为目标,是一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通过了解和分析近五年来内蒙古高校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在此基
电影表演不是自然主义的肉体陈述,而是象征主义的身体表达,揭橥了某种时代观念和文化症候。表演过程中演员控制自己前额和眉毛的状态来进行微相表演,隐喻剧中人的文化品格和
精神分析美学的崛起是西方美学由近代向现代转折的重要标志,其里程碑式的变革突出表现在尼采和弗洛伊德之间。本文从文明的拷问与美学的反思、无意识的突围与审美动力的拓展,
以近世画者,多执好一家之学,不通诸名流之迹者多。尤其今日,乱乎规格,或入邪陋,或入浮虚,今以徐培基先生反观画之理:非融心神善缣素精通诸家者,不能达是理也。
将电子通信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提高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功能性,利用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三种技术融合,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双手;利用光影
英语作为高考的必考项目,占有相对较大的成绩比重,而且也是令高中同学犯难的一门科目。在英语试卷中,单词考查的只是基本能力,而阅读则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阅读也是对以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