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引微作之水,润童心之脉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f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写作,越来越多的教师“不会教”,学生“无话可说”。鉴于此,笔者通过对课题“生活微作文提高习作水平”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以突破习作难、言语难的问题。
  【关键词】微作;儿童生活;策略行动;言意结合;写作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用微作唱响童声,助力儿童的素养提升
  生活微作文是引导学生关注体验生活,把生活之事随时随地随心表达,是一篇微记叙文、微小说、微散文、微随笔、微评、微博文、微日记等形式的统称。为了更具系统性,笔者设计了微作文本,来进行微作文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把生活中认为有意思、有趣的事情用文字定格下来,把自己最真的想法、话语记录下来。周一到周四每天一小段话,中高年段第一阶段均为150字以内,我们称为微作。周末以日记形式,称之为大作。微作设置中,根据《课程标准》拟定了各年段的目标,更好开展工作。
  生活纸上记,微作笔下留。通过多元评价,多方位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习作。把生活中的小事,用文字表达,拉近了学生与习作的距离,让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
  二、借助童言微录,提升表达能力
  (一)激活兴趣,提内驱力
  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写作的知识,而在于唤醒他们用笔说话的愿望,鼓舞他们用笔说话的热情,激励他们用筆说话的意志。
  要想学生每天坚持一写,老师的鼓励甚是重要,时刻提醒学生:“微作”是自我的表达和与人交流,不是作业,是能带来成就感的。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等级评定”:第一等级为“最佳记录者”(坚持记录),第二等级为“最牛观察员”(用心观察),第三等级是“最赞微作家”(表述清楚),第四等级(真情实感)。
  (二)观照生活,丰盈素材
  贾平凹先生说过: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必定是取材于生活与平实的生活。所以学生们一旦懂得去发现身边的小事,那他们的写作题材就太多了。学生的困难点在于不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有什么可写,那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罗列整理,生活中的任何事都可以写,哪怕是自己的担忧、饿肚子的感觉、上洗手间……例如:
  喜感·饿肚
  漫步在温暖的阳光下,我心里甜甜的,说不出的喜感。嗯?为什么我会在阳光下有喜感呢?
  我摸摸饿扁的肚子,想它消停会儿,可谁知它竟然唱反调,唱起了“空城计”来了!妈妈见我这幅模样,拍了拍我说:“等会,马上好!”我心头乐开了花,因为妈妈明明手头上的活放不下,可一听到我肚子在叫,马上为我去做,这感觉,真好!
  通过学生的作品总结,不难发现,学生的观察点可以通过常态生活中的小事情。比如感官系统听到、看到、想到、闻到、尝到的事,可以是从时间空间角度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反映某种现象、发泄个人情感的文字,更可以是自我的思考、独特感受……当一个人能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能够把生活中微小的事情看到背后的情感力量,这何尝不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这难道不是童心与言语共生么?
  (三)专题技巧,习得语言
  当学生能够把微作的观察点把握好,那么就到了从微作到大作的阶段,这是真正考验技巧的时候了。教师应有系统的指导意识,对每周、每月微习有所规划。如中高年段微习课堂的设置:
  以上是微作课堂的训练点,包括写景的、体验式的、想象的等等类型的微习作训练。那么,在具体每天的微作中如何操作呢?以六年级下册为例(见表3):
  我们都知道“微作”是习作的补充,在孩子对“微作”感兴趣的前提下,懂得捕捉生活小镜头作为观察点时,我们不妨结合单元习作进行专题微训练。有人说,训练最高境界是无痕迹。确实是这样,只有当学生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抓住读写结合的言语训练,在情绪饱满之时,通过微指导,挥笔抒发心中所思所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习作水平是必然的方向。
  (四)多元评价,表达实效
  微作的评价是多元灵活的。教师印章高效评,教师每天对微作进行快速阅览,盖章评级。专设课堂师生家长评,一周一次微作讲评课,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见表4)
  三、微作擦亮童年底色,言意共生
  (一)于寻常处拓开童眼
  微作,从内容上,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着手,让孩子关注自己生活圈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不断地训练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的能力。我们致力于寻常处拓开儿童的视野,转变“非常态生活”才值得习作的观念。
  (二)于纸笔间留住童真
  微作,从形式上,可以是“百字作文”“日记”,换种说法,换种传承。生活纸上记,微作笔下留。微作带领学生用文字珍藏童年,坚持三两年,这不正是献给成长的精神典礼吗?有的孩子坚持写生活微作文,既留住了生活的瞬间,记录了纯真的童年,又提升了他们的写作素养,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于言意中共享童趣
  微作正契合课程价值观,言语和人,文字和人,从来就是一体的,儿童趣事言语间,通过展示交流,共享其美,言意共生。
  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好的教法。微作,就是更好地让孩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从而培养孩子的写作核心素养:想象、观察、思维 选材、立意、结构、语言。我们一路探寻,一路实践,一路矫正,但不变的是让思想在笔尖舞蹈,让行动在园中耕耘。作为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我,也因“微”不凡。
  试引微作之水,润童心之脉。再现生活之常,留童真之源。且记日常之行,表童言之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高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从观念回到架上,从象征返回直观,从天空返回大地,从荒寒返回拯救。    很多时候,许江的身影出现在上海美术馆,他的身份是艺术委员会主任或策展人之类,他以旁观者的视角侃侃而谈,理论素养之厚、艺术观念之新,让人折服。这一次,他被推上了幕前。  4月3日在上海美术馆,《被拯救的葵园:许江新作展》将拉开帷幕。这是许江继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个展之后的又一次大型综合性展览。许江近年来创作的百余幅作品——包括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它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歷代文人都曾为七夕竞相“折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妙诗佳词,我们不妨驻足回首,温习下七夕的来龙去脉和它浪漫的文化内涵。  起初,七夕和星星有关。《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摘要】文本有时会故意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去想象,这正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对这些空白的填补以写促读,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西门豹》一课的教学就通过对文本的两个空白点的写作,帮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走进了文本。  【关键词】以写促读;《西门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读罢课文《西门豹》,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个机智聪明、为民除
第一次见到她,他就喜欢上了她,于是,开始发起爱情攻势。其实,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她追到了手,因为,第一次见到他,她也喜欢上了他。  正值最美的青春时节,两个青葱一般的年轻人,相爱了,便义无反顾,整日沉浸在爱情的海洋里。小河边,柳树下,留下了他们的倩影;公园里,花丛中,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咖啡馆,酒吧间,亦留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每逢节日,鲜花则伴随他们左右,点缀了生活,也绽放了他们的爱情。他和她在一
有些菜的存在可以帮人类生存,比如白菜和土豆,总会摆在餐桌上,有了它们,我们就可以挨过漫长的冬季;有些菜的存在可以告诉人们节气的流转,春天的香椿和竹笋,冬天的莲藕和马蹄,夏天的黄花菜,秋天的菱角,莫不如此;而有些菜的存在能让人类尝尝鲜,面对餐桌时可以发出“哇”的一声惊叹。芋头花应该属于第三者。  说起来也有意思,我第一次接触正宗的芋头制品,竟然就是芋头花,而所有的感觉都是从“痒”开始的。那还是在云南
去经理办公室的时候,经理正把腿放在办公桌上,手里端着一份报纸。  我说经理。经理头抬也没抬说有事?我说经理我要辞职。经理哗啦就把报纸拍在桌上:“辞职?要是你小子再拿辞职吓唬我,我就让你后悔一辈子。”  我赔着笑说这次是真的辞职。经理歪着头说:“要是真心辞职,那我就得陪你演场戏。”  我一脸认真把辞职书放在桌上。经理很潇洒地唰唰写了几个字。  经理笑嘻嘻说咱俩推心置腹谈谈?反正你要走了。我也笑嘻嘻说
狂人入世  博阿斯从率领波尔图夺得欧联杯、葡超和葡萄牙杯“三冠王”开始火起来。2011年夏天,他头顶“三冠王”与欧罗巴联赛最年轻冠军教练的光环,成为切尔西主帅。因为拥有相似的起点,切尔西球迷把他标榜为“小魔力鸟”,渴望他成为这里的第二个穆里尼奥。但不到9个月,35岁的博阿斯被迫下课。虽然他为切尔西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但他不加修饰的疯狂让球队走向歧途。  博阿斯有自己的一套战术,让球队踢并不适合的压迫
1傣族同胞从村中的佛寺出发前往稻田里迎接谷魂归来。祭寨神,迎谷魂  芒见傣族村的“谷魂节”古已有之,时间一般是秋收之后的某个吉日,根据稻谷成熟的迟早,这个吉日也没有刻定。芒见傣族同胞自己的节日颇多,著名的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有的与佛事活动有关,有的纯粹是欢乐,而“谷魂节”则是庆贺丰收的节日,在这个稻作文明历史悠久的芒见傣族村里显得异常重要。为了过好“谷魂节”,全村120多户人家都会选出代表
“销售员和消费者一样都是企业的客户,培训也好,推销也好,都是让大家得到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难做的培训“校长”    100万——如果这是一个收入数字,一定人人喜欢,但如果它是等待培训的学员数字,而且这100万学员有老有少、文化程度千差万别,那么,恐怕没有一个“校长”笑得出来。  刘明雄眼前摆着的,就是这100万销售人员。对于其他的企业,培训员工也许只是提高生产力的“可有可无”的活动,但
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全市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近几年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实践,重点开展“四类”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一是按照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上海市农广校与九星村基地圆满完成了农业农村部下达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任务,开设了以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为主线的创业富民主题班,设置了与本市青年农场主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