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东京奥运会的徒手格斗正式比赛项目包括摔跤、拳击、空手道等5个大项,共将产生62枚金牌。当前,对于个别奥运徒手格斗项目运动员素质特点的综述指出,奥运徒手格斗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有较低的体脂率倾向,但大多数具体横断调查研究由于样本量的不足,致使研究结果存在争议,目前没有定量研究的结论。本文采用系统评价并借鉴Meta分析方法,评价基于奥运徒手格斗项目不同水平运动员的体成分特征,明确运动员获得高水平竞技能力的先决条件,为备战2020东京奥运会,制定科学训练计划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找至少关于两个不同水平奥运徒手格斗项目运动员体成分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1990年1月到2019年4月,中英文共计得到文献1346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下载全文后阅读共排除文献1327篇,最终纳入文献20篇。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其关键资料,使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横断面研究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Excel2013及Review Manager5.3软件录入资料,并进行Meta分析。本研究纳入文献采用漏斗图结合失安全系数评判发表性偏移。使用Review Manager5.3绘制漏斗图,横坐标为SMD,纵坐标采用自然对数刻度:SMD自然对数标准误,自下向上依次减小。对称的漏斗图说明发表偏倚程度较低,研究结果稳定可信。研究结果:本文纳入文献20篇,文献质量评价得分在6-7分左右。累计研究不同水平奥运徒手格斗项目运动员人数为1884人,优秀组886人,一般组998人。优秀组运动员一般为不同国家的国家队成员,运动等级范围包括一级运动员至国际级运动健将;一般组运动员运动等级为国家级以下。运动员年龄在15-35岁之间,以男性运动员(n=1371)居多。不同水平奥运徒手格斗项目F%的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62%,P≤0.1,FFM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75%,P≤0.1,应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可能的异质性来源一定程度影响了合并效应量的大小,但并没有改变整体效应的方向。纳入研究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漏斗图基本对称,散点均匀分布于两边,表明纳入研究发表的偏倚程度较低,但FFM偏倚分析的漏斗图中部右侧两点偏移不对称,表示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表偏移。Meta分析显示:体脂率(F%)和瘦体重(FFM)合并效应量以及95%CI分别为[SMD=-0.50,95%CI(-0.71,-0.28),P<0.01]、[SMD=0.40,95%CI(0.11,0.70),P<0.01]。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F%还是FFM的合并结果均显示,文献语言是组内异质性的重要来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就性别差异而言,女子运动员的F%有中大程度的区分运动水平作用,而FFM作用小;从文献语言上看,中国运动员的F%存在中大程度的区分运动水平的作用,而FFM不存在;从技法不同上看,打击类项目运动员的F%、FFM存在中大程度的区分运动水平的作用。研究结论:1)对于所有奥运徒手格斗项目运动员而言,使用F%可以更好的区分运动员水平。2)相较男子奥运徒手格斗项目运动员,F%是区分女子运动员运动水平差异较为有效的指标。3)相较缠斗类项目运动员,使用F%区分打击类项目运动员水平差异更为明显。建议:1)对于运动员选材和实际训练而言,可以使用F%对奥运徒手格斗项目运动员运动水平进行划分。2)对于女子打击类项目运动员:如拳击、跆拳道、空手道项目,控制F%在12%-18%是追求高水平运动能力的必要前提条件。3)建议运动队每周或每月进行体成分测试,通过监控运动员F%变化及时调整相应训练、营养方案,改善运动员F%,最终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