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期货会计处理中的确认、计量与披露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期货及期货会计特征
  期货是由特许的期货交易所发起的在未来特定时间和地点对一定数量的标准化的商品进行交割的标准化合约,亦称期货合约。目前市场内主要有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之分。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为基础进行的,但与现货交易不同的是期货交易以期货合约为直接交易标的,期货交易并不涉及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这使得传统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法无法使用。
  期货会计不同于传统会计,但必须发挥传统会计的职能,这就要求期货会计提炼出期货交易自身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和管理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处理。如,交易标的的区别,这要求期货会计对会计要素确认重新定义;交易期间的不同,传统会计以时点作为交易达成的标志,而期货会计则需对一段时间进行处理;在权利义务的转移的执行上两者也有不同,期货会计相比传统会计具有时间更长、不确定性更大的特征。
  这样一来,传统会计中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都受到了很大冲击。确认的标准需要重新定义,计量的属性与计量期间也需要重新划定,信息披露则更是颠覆了以往的表内列报为主的方式。
  二、期货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期货会计要素确认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要求主要有三个,一要符合会计要素定义,二要可靠计量,三有相关利益流入或流出。期货会计处理中,对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期货交割为交易对象,那么开仓时就需要将相应的合约权利计入资产,合约义务计入负债;而另一种观点是把合约本身作为交易对象,那么开仓时按照合约本身的公允价值状况确认为负债或资产。
  本文认为,专业从事期货交易的公司进行期货交易的目的不是套期保值,而是利用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投机套利,即期货合约是其操作手段。那么,以期货合约本身作为交易对象更加符合期货公司的经营特点。所以,开仓时按照合约本身的公允价值确认为负债或资产更加合理。
  另外,在期货交割时,企业可以对期货终止确认,即该项合约已经不在企业控制中。按照合约本身为交易对象的基础,本文认为,只要有证据表明期货合约的所有风险和报酬都已经转移,即有两组合约能够形成对冲平仓的关系时,亦可认为该两组合约终止确认。
  (二)期货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现值以及重置成本。传统会计在资产或负债的后续计量中多数采用历史成本法,期货合约的历史成本主要有合约交易款项和佣金构成。与期货持仓后续带来的损益变动,其历史成本往往只占非常小的比例。因此,期货持仓的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更为合理。
  在后续计量中,计量期间选择也非常重要。期货公司进行期货交易的目的在于赚取投机利润,因此部分学者认为期货会计的计量应当只在期货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时进行。虽然我国会计准则对计量时间有要求,即初始确认时计量、价格变动时计量、终止确认时计量。但在实际的期货交易中,许多期货合约存续期非常短,并且其价格是时变的。完全根据价格变动计量不切实际,但是计量期间过长则会导致忽略风险,都不能履行期货会计的职能。
  本文认为,按照期货合约自身的存在目的,将其可能存在的期间分为若干计量期间,如此得出的报表更能准确的反应期货公司的经营水平。在企业经营能力的分析中,我们一般认为其盈利的波动性代表了经营能力的稳定水平,仅一次计量,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合约的侥幸获利而忽视了期间存在的巨大波动性。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三)会计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披露包括表内列报和表外信息披露,表内列报主要是在财务报表上通过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来反映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表外披露是利用报表附注等提供表内列报无法反映的信息。期货公司的经营是具有较大风险性的,因此,在表内的列报中仅能反映出某一阶段的静态经营成果,而无法反映期货公司未来面对的风险。另外,与传统会计不同的是,传统会计中,可以对报表进行分析而评价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经营能力。而期货公司的经营管理层的经营能力更多的是反映在应对市场变动、预估市场未来风险方面,这是通过表内列报的数据无法反映的。
  因此本文认为其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去经营能力的指标披露,二是目前持仓合约的风险披露。
  本文认为经营过程中资产的波动性能够大概、直观的反映经营管理者把握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因此披露会计期间不同阶段的资产波动率非常重要。
  持仓合约的风险披露主要是要求管理层披露对持仓合约的相关预测信息,其中包括管理层对持仓合约的走势预测、判定风险标准、对市场的走势预测以及其他与收益相关的信息。
  加强表外披露的意义在于把管理自身的预测作为评价标准,以实际经营效果来检验其评价标准,更加有利于投资者合理的评价管理团队的经营能力。
  三、小结
  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多元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必然刺激产生更多种类的期货。而经营过程中由于价格上涨、现金流不稳定等诸多因素,也使期货需求和期货交易迅速上升,期货公司的规范、稳定经营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对期货公司的经营评价至关重要。因此,加强期货会计制度建设、对相关规范修订与完善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会计制度规范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卿松.期货会计若干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 (12).
  [2] 孙盏.浅析期货交易对会计理论的影响[J].新疆金融,2008(5).
  [3] 曹攀攀,赵晓莹.新会计准则下股指期货的会计处理[J].中外企业家,2007(7).
  作者简介:彭情(1990-),女,土家族,重庆秀山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肖尧(1990-),女,汉族,四川资阳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刘晶晶)
其他文献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制约中药现代化的瓶颈问题之一。一般来说,中药质量控制可分为两方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是定性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
肝功能衰竭是肝组织内发生了大量肝细胞及其他细胞的过度死亡,肝细胞死亡过程中线粒体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转换孔是线粒体发挥作用的关键结构.肝细胞死亡包括凋
期刊
@@
一、会计准则综述  会计准则在不断的完善和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会计信息是为广大的信息使用者服务的,信息使用者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就是说,会计信息总要适应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计准则总是要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经济不断发展,准则日益变迁,经济背景决定着会计准则演进的方向,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也对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企业经营成果失真的现象,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国家资产的流失。企业的财务内控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直接体现者,因此我们应大力加强财务内控建设,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为企业经营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一、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决定企业的经营成果  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逐步确立,企业也逐步转型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进行自我经营和管
运用哲学的话讲,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凡事都有矛盾的两面性,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接下来将重点围绕公允价值产生的争论及其主要观点进行陈述并加以评述。  一、争论一之公允价值定义  目前,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以及中国的会计准则定义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可以看到其定义的实质是趋于一致的,然而各自的表达以及侧重点却不尽相同,这样的定义难免造成理解上的差异和偏颇,
提起巴黎车展、法兰克福车展、日内瓦车展、东京车展、北美车展、上海车展、北京车展等国际知名车展,大多数车迷都耳熟能详,在期待现场一睹最前卫汽车科技风采的同时,过足“
期刊
了解瘦素的来源及其作用机制,对于瘦素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主要是在瘦素与儿童肥胖,性早熟,高血压等方面的进展。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它可以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来
期刊
@@
在互联网行业每三五年就大幅度变换应用的时代,新浪还来得及吗?“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这是一句亿万网民尤其是新浪微博用户再熟悉不过的话,在聚会上低头争相“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