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2
摘 要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特征、方法体系等进行研究。多元化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以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多元化的目标为依据。该模式克服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模式突出灵活性、可模仿性、实现目标多样性。
关键词 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
我国基础教育实施新课改虽已10年有余,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时下中学教学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测试达标和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品质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致使中学生心理障碍事件频发。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基于此,研究选择了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根本目的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课题,通过对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探索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新的教育方法体系,丰富体育教学论理论体系,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
(一)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出现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现存的体育教学模式与理论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是:①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与概念不清;②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与命名混乱;③对体育教学模式的依据的探讨较浅;④对体育教学模式特点及其“利弊”缺少客观的解释;⑤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及教材的关系还有待探讨;⑥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课类型和结构的关系;⑦体育教学模式化和非模式化问题。”基于此,人们更加注重引进多种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定义
目前,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体育教学论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但是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综合起来有下几种观点:
毛振明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单元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许剑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体育教学模式思想、理论或原理的指导下,体育教学系统内基本构成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协调运行的,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的有机整体。
综上可知,专家们从不同方面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解是多样的,但其共性是:首先要以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作为指导,其次主题是相应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构成的教学活动,最后是一种趋于稳定的框架或体系。我们认为,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有目标、倾向性的运用心理学中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在体育学习中的认知、技能、情感水平,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基本特征
其一,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以新目标为指向,突出灵活性、可模仿性、实现目标的多样性。该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以实现体育课程多元化的目标为依据,并为完成目标的任务,对有利于发展和实现课程多目标需要的单一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组合,体现体育纲要指导思想的教学程序。
其二,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实现了课程目标多层次化的可操作性。研究认为,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亟待改革,在调查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对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意志品质、理论知识和终身自我锻炼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时,92%的答卷认为偏重了运动技术、身体素质和理论知识,而未能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其三,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和实现课程多目标在对改善中学生身体形态机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培养他们终身体育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 多元选项教材、身体发展教材。
(四)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方法1:小班制-分组教学法。每个学生体能以及对体育的爱好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学生身体瘦弱、有的学生强壮、有的学生喜欢打排球、有的学生喜欢打乒乓球,将学生按不同爱好及身体状况进行分组,实行分组教学,一对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加强了中学生对责任感、创造力、协同精神的培养,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方法2:创设情境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获得积极的感受和认识,产生积极的体验,最终潜移默化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出良好的心理品质。
方法3:调整法。它可以平静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是使学生摆脱焦虑的极好方法。
方法4:模拟训练及意念训练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适应于调节能力。
方法5:过程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心理状况。
(五)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手段
手段1:强调改变练习的背景环境,提高学生心理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强调自然观察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的运用,采用环境交换法、体育游戏法、自我暗示和注意力的转移法等,实施情景教学,使整个中长跑训练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
手段2:利用异性效应组织练习,改变学生在异性面前不表现自己的不良行为,以弘扬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并发展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
手段3:引入体育竞赛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成就动机。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及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例如,在中长跑教学过程中,首先明确中长跑训练对心肺功能内分泌、循环系统等系统的促进作用,采用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训练动机十分明确,并能使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自觉训练。
(六)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研究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必须改革现行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应讲究多样化与个性化,各种手段的有机结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4]
二、结论
(一)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有目标、倾向性的运用心理学中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在体育学习中的认知、技能、情感水平,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目标为指向,模式具有灵活性、可模仿性和实现目标的多样性。
(三)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能有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多目标的实现。该模式克服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能较好的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许剑.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五区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管理.2012,11.
[3] 王怡.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
[4] 朴婷姬,刘惠善.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09:115-116.
摘 要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特征、方法体系等进行研究。多元化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以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多元化的目标为依据。该模式克服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模式突出灵活性、可模仿性、实现目标多样性。
关键词 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
我国基础教育实施新课改虽已10年有余,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时下中学教学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测试达标和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品质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致使中学生心理障碍事件频发。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基于此,研究选择了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根本目的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课题,通过对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探索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新的教育方法体系,丰富体育教学论理论体系,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
(一)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出现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现存的体育教学模式与理论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是:①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与概念不清;②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与命名混乱;③对体育教学模式的依据的探讨较浅;④对体育教学模式特点及其“利弊”缺少客观的解释;⑤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及教材的关系还有待探讨;⑥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课类型和结构的关系;⑦体育教学模式化和非模式化问题。”基于此,人们更加注重引进多种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定义
目前,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体育教学论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但是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综合起来有下几种观点:
毛振明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单元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许剑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体育教学模式思想、理论或原理的指导下,体育教学系统内基本构成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协调运行的,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的有机整体。
综上可知,专家们从不同方面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解是多样的,但其共性是:首先要以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作为指导,其次主题是相应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构成的教学活动,最后是一种趋于稳定的框架或体系。我们认为,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有目标、倾向性的运用心理学中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在体育学习中的认知、技能、情感水平,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基本特征
其一,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以新目标为指向,突出灵活性、可模仿性、实现目标的多样性。该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以实现体育课程多元化的目标为依据,并为完成目标的任务,对有利于发展和实现课程多目标需要的单一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组合,体现体育纲要指导思想的教学程序。
其二,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实现了课程目标多层次化的可操作性。研究认为,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亟待改革,在调查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对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意志品质、理论知识和终身自我锻炼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时,92%的答卷认为偏重了运动技术、身体素质和理论知识,而未能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其三,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和实现课程多目标在对改善中学生身体形态机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培养他们终身体育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 多元选项教材、身体发展教材。
(四)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方法1:小班制-分组教学法。每个学生体能以及对体育的爱好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学生身体瘦弱、有的学生强壮、有的学生喜欢打排球、有的学生喜欢打乒乓球,将学生按不同爱好及身体状况进行分组,实行分组教学,一对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加强了中学生对责任感、创造力、协同精神的培养,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方法2:创设情境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获得积极的感受和认识,产生积极的体验,最终潜移默化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出良好的心理品质。
方法3:调整法。它可以平静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是使学生摆脱焦虑的极好方法。
方法4:模拟训练及意念训练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适应于调节能力。
方法5:过程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心理状况。
(五)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手段
手段1:强调改变练习的背景环境,提高学生心理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强调自然观察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的运用,采用环境交换法、体育游戏法、自我暗示和注意力的转移法等,实施情景教学,使整个中长跑训练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
手段2:利用异性效应组织练习,改变学生在异性面前不表现自己的不良行为,以弘扬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并发展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
手段3:引入体育竞赛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成就动机。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及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例如,在中长跑教学过程中,首先明确中长跑训练对心肺功能内分泌、循环系统等系统的促进作用,采用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训练动机十分明确,并能使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自觉训练。
(六)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研究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必须改革现行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应讲究多样化与个性化,各种手段的有机结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4]
二、结论
(一)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有目标、倾向性的运用心理学中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在体育学习中的认知、技能、情感水平,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目标为指向,模式具有灵活性、可模仿性和实现目标的多样性。
(三)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能有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多目标的实现。该模式克服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能较好的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许剑.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五区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管理.2012,11.
[3] 王怡.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
[4] 朴婷姬,刘惠善.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0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