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冠脉结扎后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生脉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大剂量组(12.6ml/kg)、中剂量组(6.3ml/kg)、小剂量组(2.52ml/kg),共5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模成功后给药,并于给药后10、20、30、60min分别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冠脉结扎后,各组心率(HR)减慢,SBP、DBP、MAP、LVSP和±dp/dtmax下降,LVEDP升高,其中模型组LVSP和±dp/dtmax等指标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与模型组相比,生脉注射液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进一步持续减慢缺血心脏的HR、降低DBP和MAP,但对SBP、LVSP、±dp/dtmax表现为先下降后回升态势,并降低缺血后LVEDP升高幅度;阳性对照组也呈现相似作用。结论生脉注射液通过减慢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阻力、缺血后LVEDP升高幅度、舒张压,并使SBP、LVSP及±dp/dtmax先降低后回升而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由此对大鼠AMI后缺血心肌具有治疗作用,并可能在心肌缺血的早期就开始对抗心室重构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其他文献
该文阐述有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优化教学内容,开放实验室,建立以答辩为主的评分体系等方面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法,改革的初步成效说明学
<正>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语在语言中经常被使用,从而使其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对各种
巴中地区石墨矿主要分布在南江米仓山南坡地区,属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通过系统研究南江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及典型石墨矿床,分析总结了石墨成矿地质条件,据成矿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开设美术课程过程中,美术教师应注意民间艺术元素的适当引进。这不仅会优化教学模式,而且还会丰富课程内容,学生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有利于积累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使学生在学习和解题中发觉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问题本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要抓住有效的课堂切入点,活用课堂
新课都有一个导入的教学环节。一段构思巧妙、设计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小结和探讨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