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潮沟网络形态特征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发育过程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ohn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沟是陆海生态系统交互作用的主要通道,具有高度的时空动态性。以黄河三角洲新旧河道为界,划分黄河北岸(Ⅰ区)、南岸东(Ⅱ区)、南岸西(Ⅲ区)为对比研究区,选择1998—2018年5个关键时间节点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定量表征了潮沟发育程度的典型形态特征参数,剖析了黄河改道、湿地恢复工程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因子对潮沟发育过程的影响,挖掘潮沟网络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潮沟的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从1998年黄河改道初期至2004年湿地恢复初期,Ⅰ区各等级潮沟数量大幅减少
其他文献
摘要:土压平衡顶管,工作井井内布置后背墙,泥浆搅拌及压注系统将膨润土搅拌成泥浆膨化后输送到管壁与土壤之间,顶管机和第一节管子从工作井中破出洞口封门进入土,机头破接收井壁进入接收井管道出土。  关键词:土压平衡顶管顶力后背墙导轨 千斤顶双层注浆减阻  中图分类号:C35文獻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郑州供水配套工程施工6标段工程,输水线路长7.73km,输水管道内径为1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业快速的发展,工程资料的管理已成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工程资料的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环节,是施工管理过程中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具体表现。工程资料是由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包括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施工管理资料、施工技术资料、质量控制资料、安全功能与核验资料等5种类别。它是工程承包合同内容的一部分,是工程竣工
期刊
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过渡带分界划分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确定和改进划分指标对构建中国生态地理格局有重要作用。土壤作为过渡带的核心部分,其关键指标的空间分布及变异机制对识别过渡效应和区域特征有指示作用。本文基于土壤二普资料,采用空间模拟和地统计方法分析土壤有机碳/全氮空间特征及与主要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结果显示,秦巴山区有机碳/全氮含量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存在3个高值区、1个次高值区和1个低
居民食物消费受自然地理环境、城镇化等因素影响,同时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区域粮食安全和农牧业发展。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例,基于分层抽样,通过2019年实地入户调研,获取了262户农村居民上年度食物消费数据,对青藏高原农区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样本内居民的植物性食物的消费量是动物性食物的3.19倍,植物性食物以蔬菜和粮食为主,动物性食物以肉类和牛奶为主;青稞及青稞酒在
雅丹地貌因其多样形态类型长期以来吸引人们的关注,对其形态特征描述也成为研究热点。作为雅丹地貌形态最早命名地,罗布泊地区雅丹因其形态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闻名,然而对该地区雅丹形态特征和发育演化过程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本文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和UAV(小型无人机)所摄地景影像,采用地形数字化方法提取地貌原始数据,选定形态参数后识别测量得到雅丹形态参数数据,基于以上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尝试描述罗布泊地区雅丹形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