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不少人爱吃橙子,可剥橙子皮时却经常弄脏手和衣服,用刀则会不小心伤到手,于是我制作了一把弧形橙子剥皮刀。 一、制作过程 受叉子的启发,我找来一块长条状的白铁片,把白铁片的一端弯成一个与橙子形状大致吻合的弧形,让它能更方便地插入橙子皮和肉之间的部位。 1.弧形部分的长度和宽度 在确定刀片弧度时,为使弧形能最大程度地契合橙子,我对市场上的橙子直径做了测量统计,并根据所学知识,算出刀子的弧形长度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人爱吃橙子,可剥橙子皮时却经常弄脏手和衣服,用刀则会不小心伤到手,于是我制作了一把弧形橙子剥皮刀。
一、制作过程
受叉子的启发,我找来一块长条状的白铁片,把白铁片的一端弯成一个与橙子形状大致吻合的弧形,让它能更方便地插入橙子皮和肉之间的部位。
1.弧形部分的长度和宽度
在确定刀片弧度时,为使弧形能最大程度地契合橙子,我对市场上的橙子直径做了测量统计,并根据所学知识,算出刀子的弧形长度大约在4.6厘米适宜。
为使弧形部分便于插入橙子的皮和肉之间,我对白铁片的顶端做了圆角处理。经过多次试用,刀子的宽度确定为1.7厘米。
2.确定刀柄和尖部的长度
参考常见水果刀的刀柄长度,我把刀柄的长度设定为 10.5厘米。又根据橙子的大小及其结构特点和实际使用舒适度,选择了合适的刀柄宽度。
弧形橙子剥皮刀的尖部为环切橙子皮的部分。边缘需设计得锋利一些,根据多数橙子皮的厚度,我把尖部长度定为3毫米。
二、試用效果
试用时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把弧形部分插入橙子的皮和肉之间进行旋转剥皮时需小心翼翼,否则刀片会把橙子皮戳破,如果再用点力,就会切到橙子果肉。
在我一筹莫展时,妈妈提出了建议:“橙子皮和肉的结合力不是很强,不需要锋利的刀刃。”于是我用锉子把刀刃锉了几下,让它变得略钝。接着又剥了几个橙子试验,效果不错。
三、进一步改进
为使手握刀柄时更舒适,我用粗尼龙线缠绕刀柄,使之变得更厚实。出于安全考虑,刀子的材料使用不锈钢。(指导老师:王增凯)
其他文献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了解了香烟的成分及其危害,在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生活中,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在家里,吸烟极为普遍。更让人痛心的是,我们不经意间也发现中学生抽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既然吸烟危害大,为何还有那么多的人吸烟呢?带着这一疑问,我们展开了调查。 一、研究目的 收集有关吸烟有害健康的资料以及人们喜欢吸烟的原因,通过实验研究帮助烟民戒掉吸烟的坏习惯。另外,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提升自
近年来,人们对金属腐蚀的危害关注度越来越高,如金属构件在大气中生锈,船舶遭受海水和微生物的腐蚀,埋藏在地下的输油、输气管线因土壤和细菌的腐蚀而发生穿孔,化工机械由于常与强腐蚀性酸、碱、盐介质接触而使用寿命缩短等。 据报道,每年我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因此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来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对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属
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当属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首要条件是发现问题,确立研究课题。 从日常生活中选题 对身边的事物细心观察,采用逆向思维、变式思维等方式,抽取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 例如文瑞晨同学在一次周末看到妈妈整理家中药箱时,无法对一些过期药品进行科学处理,只好将
假日探亲时,我们在奉家山发现了有趣的石料。有的洁白如玉,闪闪发光;有的白里透红,纹理分明;有的黑白相间,斑驳陆离。这些是什么石料?都有哪些成分?具体有哪些应用? 通过探访得知,奉家山上的石料中包括硅灰石、粘土等。为利用当地资源造福社会,我们进行了利用植物胶水与石料制作环保耐火钵的研究。 一、研究过程 从学校实验室借来6只小坩埚。捣碎石料,以每只装50克为量,分别装进3只坩埚,放到煤炉中烧炼3
流言:胃病的类型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有胃下垂,很多人都认为胃下垂是因为饭后运动导致的,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真相: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饭后运动与胃下垂有直接关系。 胃是人体消化道内最膨大的部位,内部充满了褶皱,能容纳我们吃下的大量食物。成年人的胃容量可扩大到自身胃体积的7倍,这与胃富含具有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平滑肌有关。 一般来说,胃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控,会维持一定范围的张力,不会因为晃几下就松弛
太空中失重状态下的绿豆芽将如何生长?是不是像习题里所讲的那样沿水平方向生长? 为弄清这个问题,我在生物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探究。 一、制作简易回转器培养箱 为了完成太空中失重状态下的绿豆芽实验,我设计制作了用不锈钢管(或PVC水管)、不锈钢条、螺丝、培养水槽组成的回转器培养箱。 1.培养器 旋转培养器和固定培养器最初设计时打算从直径为45mm的不锈钢管截下长度为20mm的两段后,再用3根不
“科学学习要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实验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这是《科学课程标准》的一条核心理念。科学与实验探究密不可分,如何有效组织实验探究活动,是当前科学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浅议实验探究与提高科学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 激发科学兴趣 兴趣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动力和源泉。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把激发科学兴趣作为切入点,呵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将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的亮点,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实际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可直接获取经验。 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不妨从以下两点做起。 一、结合社会热点 选取媒体报道的热点,针对突出的社会矛盾有目的地选定主题,使选题既有一定的研究性,又可通过努力达到目的。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促使
青春总是充满了力量,像那抗击暴风雨的海燕,永不妥协。 长沙市第二十六中学高三学生周雪琴就如同这海燕一般,用自己的努力和坚强唱出了一曲嘹亮的“自强者之歌”。 幼年父母离异,初中时父亲卧病在床,但她没有消沉,而是选择积极向上,不仅文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科技创新上也硕果颇丰。2013年,作品“老爷漫步车”先后收获了第30届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34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
科技之于人文,就像盛开在人类认知园地的一朵奇葩,是助人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工具,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谐、文明与进步的助推器。 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电力的应用,将人类从黑暗和恐惧中解脱出来;计算机技术和虚拟链接技术的结合,将人类推入虚拟社会时代。 当我们沉浸在手持无线终端设备带给人的无尽的视听享受之际,我们不得不承认,科技已经与人融为一体。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