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人高校是对成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是培养成人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主课堂。本文从分析当下成人学生特点入手,结合十年来某校生源实际情况,从保障机制、教育教学、生源属性等多维度考查当下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种种困境,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 成人高校
一、成人高校学生特点
(一)生源特点
1.年龄整体偏小且跨度大
从大连某成人高校2011-2020年十年来成人生源年龄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年龄段分布比较广,跨度大。(有“80后”“90后”,甚至“00后”)但大多数学生年龄处于20-30岁段,且入学年龄呈现逐步低龄化趋势(30岁以上学员逐年减少)。由此可见,成人高校学生入学年龄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和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入学年龄基本一致,出现成人学生不是“成人”的现象。
2.生源来源多元化
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需求复杂多样,成人教育生源也由单一结构逐渐走向多元化结构。按照地域性来说:有来自城市的,有来自乡村的;有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有来自欠发达地区甚至贫穷落后地区的。按照身份及经济状况来说:有在职干部、有普通工人;有普通家庭子女,也有“富二代”。按照学习态度来说:有主动学习的;有被动学习的。以大连某院成人教育为例,在成人高考、业大、网络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就覆盖了应、往届高中毕业生、社会公职人员、自由职业者等诸多领域。他们原有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社会背景也具有一定差别,使得成人学生的个人状况千差万别,其思想道德素质、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方面复杂多样,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给成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3.继续教育学员比重加大
伴随着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接受成人教育的学员面临更多的选择,教育目标由单纯的学历教育向职业培训、职业技能获取、学历教育提升(获取第二学历)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教育时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年制、学分制,向终生教育方向发展;教育空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成人高校校园内,已经拓展到社区、网络,开始走向社会化。
(二)行为特点
目前成人高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于九十年代末甚至是“零零后”,成长于急剧变化的新世纪,大多数均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是当他们逐渐成长起来的时候迎来了汹涌澎湃的互联网大潮,很多人尚未具备识别与接受正确信息的能力就被这股大潮“湮没”——形成崇尚自我、张扬个性的心理,行为上表现出自律意识薄弱、自强能力不足、公德意识淡化等特征。另外,成人高校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职人员,他们往往肩负着学习、工作、家务的多重任务和压力,存在一定的工学矛盾。当单位工作紧急、繁重的时候,或者当家庭有问题需要处理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把学习放在第二位甚至第三位。
(三)思想特点
成人学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参加工作多年、社会阅历丰富,但缺乏学历保障,他们年龄偏大、记忆力和学习力均下降,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这些学生通常带有较强的学习目标性、注重学习实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他们中很多人的价值取向日趋务实,强调个体意志的实现,较多地关心个人生活及发展,集体意识不强,已经基本形成个体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要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短时间的教学与灌输使其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是比较困难的。
另一种则是从中学校园走出来还未真正进入社会的“成人”学生。他们阅历不深,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易受外界影响,对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思潮认识不清,缺乏自觉抵制能力,思想可塑性较大,但是往往因为自身学历偏低、就业不易、学习一般,选择到成人高校继续学习,但其主要目标是获得一纸文凭,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动力和信心。

二、新时期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问题
(一)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有效保障机制
1.定位偏低
我国成人高校很多领导与教师仍旧以为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学历教育或是技能培训,只要能按照教育计划传授完专业知识和培养一定技能,对成人学生是否需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各成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设备、教师培养等方面不愿意过多的投入,使得成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2.教学体系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都是以普通高校为主体而制定的。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只参照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不能依据成人学生特点、学习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本等同于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完全照搬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
(二)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诸方面问题
1.教育教学思想滞后
把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新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我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漫漫征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长期以来,成人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相混淆,教師在授课过程中突出政治色彩、法律意识浓厚,抹杀了道德教育重要性,割裂了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远离了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衷。
2.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容与形式,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的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外部表现方式。任何形式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离开了内容就没有形式。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能够根据当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时作出调整,内容上过分重视政治法制教育、比较单一,不重视实践问题,成人高校学生从内心上理解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深刻内涵的程度不高,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预期教学目标。 3.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方法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人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断增强,对周遭事物也有自己的见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更加趋于务实,学生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中体现出来,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富含生命体验和情感特质的生活实践过程。但是成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没有关注到这些变化,依旧延续着旧有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改变、不创新、不突破。囿于目前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往往采取“一刀切、摊大饼”的方式去处理所有形式的成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简单的、形式化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终究把思想政治教育从五彩斑斓的生活中硬生生地剥离出来。
4.师资力量薄弱、队伍不健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成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不被人重视,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相较于专业课教师也似乎“矮人一等”。许多成人高校里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本身文化层次一般,专业水准一般,很多是从事本专业教学同时兼职担任思想政治课教学,这些教师有的是半路出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缺乏全面的把握,专业理论知识不够精深,更别提理论联系实际了。同时,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不愿过多地研究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导致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不理想。另外,成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年龄整体偏大,缺乏现代信息素养,不甚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偏低,不能够较好地适应互联网大潮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忽视成人学生特性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成人高校学院的组成成分多样,思想政治状况较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复杂得多(前文已做详述在此不赘述),因此,针对成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度更大。
基金項目:本文系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德育一体化视域下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ND201923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汤振国.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问题[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03):74.
[2]龙雪津.提高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100.
[3]马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转型探微[J].学术探索.2019(02):141.
[4]王东,赵先明.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04):57-58.
关键词: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 成人高校
一、成人高校学生特点
(一)生源特点
1.年龄整体偏小且跨度大
从大连某成人高校2011-2020年十年来成人生源年龄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年龄段分布比较广,跨度大。(有“80后”“90后”,甚至“00后”)但大多数学生年龄处于20-30岁段,且入学年龄呈现逐步低龄化趋势(30岁以上学员逐年减少)。由此可见,成人高校学生入学年龄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和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入学年龄基本一致,出现成人学生不是“成人”的现象。
2.生源来源多元化
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需求复杂多样,成人教育生源也由单一结构逐渐走向多元化结构。按照地域性来说:有来自城市的,有来自乡村的;有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有来自欠发达地区甚至贫穷落后地区的。按照身份及经济状况来说:有在职干部、有普通工人;有普通家庭子女,也有“富二代”。按照学习态度来说:有主动学习的;有被动学习的。以大连某院成人教育为例,在成人高考、业大、网络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就覆盖了应、往届高中毕业生、社会公职人员、自由职业者等诸多领域。他们原有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社会背景也具有一定差别,使得成人学生的个人状况千差万别,其思想道德素质、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方面复杂多样,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给成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3.继续教育学员比重加大
伴随着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接受成人教育的学员面临更多的选择,教育目标由单纯的学历教育向职业培训、职业技能获取、学历教育提升(获取第二学历)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教育时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年制、学分制,向终生教育方向发展;教育空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成人高校校园内,已经拓展到社区、网络,开始走向社会化。
(二)行为特点
目前成人高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于九十年代末甚至是“零零后”,成长于急剧变化的新世纪,大多数均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是当他们逐渐成长起来的时候迎来了汹涌澎湃的互联网大潮,很多人尚未具备识别与接受正确信息的能力就被这股大潮“湮没”——形成崇尚自我、张扬个性的心理,行为上表现出自律意识薄弱、自强能力不足、公德意识淡化等特征。另外,成人高校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职人员,他们往往肩负着学习、工作、家务的多重任务和压力,存在一定的工学矛盾。当单位工作紧急、繁重的时候,或者当家庭有问题需要处理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把学习放在第二位甚至第三位。
(三)思想特点
成人学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参加工作多年、社会阅历丰富,但缺乏学历保障,他们年龄偏大、记忆力和学习力均下降,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这些学生通常带有较强的学习目标性、注重学习实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他们中很多人的价值取向日趋务实,强调个体意志的实现,较多地关心个人生活及发展,集体意识不强,已经基本形成个体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要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短时间的教学与灌输使其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是比较困难的。
另一种则是从中学校园走出来还未真正进入社会的“成人”学生。他们阅历不深,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易受外界影响,对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思潮认识不清,缺乏自觉抵制能力,思想可塑性较大,但是往往因为自身学历偏低、就业不易、学习一般,选择到成人高校继续学习,但其主要目标是获得一纸文凭,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动力和信心。

二、新时期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问题
(一)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有效保障机制
1.定位偏低
我国成人高校很多领导与教师仍旧以为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学历教育或是技能培训,只要能按照教育计划传授完专业知识和培养一定技能,对成人学生是否需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各成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设备、教师培养等方面不愿意过多的投入,使得成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2.教学体系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都是以普通高校为主体而制定的。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只参照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不能依据成人学生特点、学习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本等同于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完全照搬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
(二)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诸方面问题
1.教育教学思想滞后
把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新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我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漫漫征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长期以来,成人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相混淆,教師在授课过程中突出政治色彩、法律意识浓厚,抹杀了道德教育重要性,割裂了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远离了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衷。
2.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容与形式,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的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外部表现方式。任何形式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离开了内容就没有形式。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能够根据当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时作出调整,内容上过分重视政治法制教育、比较单一,不重视实践问题,成人高校学生从内心上理解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深刻内涵的程度不高,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预期教学目标。 3.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方法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人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断增强,对周遭事物也有自己的见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更加趋于务实,学生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中体现出来,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富含生命体验和情感特质的生活实践过程。但是成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没有关注到这些变化,依旧延续着旧有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改变、不创新、不突破。囿于目前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往往采取“一刀切、摊大饼”的方式去处理所有形式的成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简单的、形式化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终究把思想政治教育从五彩斑斓的生活中硬生生地剥离出来。
4.师资力量薄弱、队伍不健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成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不被人重视,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相较于专业课教师也似乎“矮人一等”。许多成人高校里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本身文化层次一般,专业水准一般,很多是从事本专业教学同时兼职担任思想政治课教学,这些教师有的是半路出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缺乏全面的把握,专业理论知识不够精深,更别提理论联系实际了。同时,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不愿过多地研究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导致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不理想。另外,成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年龄整体偏大,缺乏现代信息素养,不甚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偏低,不能够较好地适应互联网大潮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忽视成人学生特性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成人高校学院的组成成分多样,思想政治状况较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复杂得多(前文已做详述在此不赘述),因此,针对成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度更大。
基金項目:本文系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德育一体化视域下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ND201923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汤振国.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问题[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03):74.
[2]龙雪津.提高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100.
[3]马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转型探微[J].学术探索.2019(02):141.
[4]王东,赵先明.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0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