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年内出台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升学方案预计“十二五”期间出台。这意味着五年内,打工子弟将有望在就读地参加高考。此外,更有利于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的高考招生改革新方案也将于年内出台。
来源:刘昊,北京日报,2011-03-29
教育新闻
北京朝阳区:向民办学校买学位解决流动儿童入学
朝阳区的外地来京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一直占到北京全市的四分之一,全区近9万名流动人口子女中,有1.8万名学生在未经批准的自办学校就读。从2010年开始,朝阳区开始实施政府委托办学,3所政府委托民办学校共接收3500名学生入学,效果良好。2011年,朝阳区拨专项经费对受委托的民办学校进行改扩建,探索以生均教育成本为标准,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
来源:李新玲,中国青年报,2011-03-21
湖北:将开设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
为加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日前表示,湖北将开展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高等专科学历教育试点,调整部分高职高专学校的专业结构。
来源:甘丽华,中国青年报,2011-03-23
甘肃:教师资格将告别“终身制”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2011年甘肃省教育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甘肃省今年将启动“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改革,并试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此举标志着实行了10余年的教师资格制度将告别“终身制”。
来源:冲碑忠,中国教育报,2011-03-20
上海:两年内取消高中择校制
记者21日从上海市教委获悉,按照规定,上海全市公办高中到2012年将不再招收择校生。近些年来,择校已经紧紧同考大学相捆绑,折射出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过,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发展,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省市纷纷开始缩小择校生规模、降低择校费等。目前,上海的长宁、静安、黄浦等区已陆续取消高中择校制。
来源:潘旭,中国教育报,2011-03-22
国内首个七年制中学亮相初中三年高中四年
北京市海淀区建华实验学校2011年新推七年制中学实验,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专家表示,该实验既考虑小学生身心发育时间提前的现状,也有利于解决现行六年制中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弊端。建华实验学校今年小升初计划招收4个班,其中七年制实验班级2个,招收小学五年级学生。据介绍,目前小学六年级学生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并不多,而高中学生的课程任务量大,学习时间普遍不够。因此“三年初中四年高中”的七年制有利于合理安排中学学习时间。
来源:罗德宏,北京晨报,2011-03-31
河北:清理高考加分项目 三好学生不再享加分
近日,河北省对本省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和调整。从2011年高考开始,高中阶段受省级表彰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此外,河北取消的加分项目还包括,高中阶段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获得一等奖的学生、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学生等。
来源:杨占苍,中国教育报,2011-03-31
江苏:高中名校“摘星”动真格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2010年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结果,11所原三星级/四星级高中复审“暂缓通过”,3所原三星级/四星级高中复审“不通过”,1所原四星级高中因违规补课被终止复审程序。据了解,江苏高中星级评估从2003年开始,同时该省取消了“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重点高中”、“市级重点高中”的称号,目的是为了促进优质高中发展,缩小区域、城乡高中的差距。
来源:缪志聪,中国教育报,2011-03-25
双周声音
朱永新:建设广大农民上得起、用得上的幼儿园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我们不仅要解决好城市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重点和难点还在于如何发展和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据我了解,我国农村幼儿的入园率只有约35%,中西部农村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我认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是建设农民上得起、用得上的乡村幼儿园。
在农村普及学前教育,不能照搬昂贵的城市公办幼儿园、示范园的模式,除了公办和民办的模式之外,采取公办民助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也是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还可考虑将农村小学向下延伸1-2年。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农村小学校往往面临生源减少、校舍相对宽裕、教师相对富余的情况,如果能够利用小学的校舍并稍加改造,对小学低年级教师稍加培训,就可基本满足一部分学前儿童的入园要求。此外,还应允许建立简易幼儿园、托儿所和“看护点”。(朱永新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
来源:朱永新,光明日报,2011-03-24
坚决刹住“幼儿奥数”的歪风
在当今中国,奥数已经具有非凡的“魔力”。它不仅早就侵入中小学生及家长的生活中,而且也早就走入不少大中城市的幼儿园,如此这般的“幼儿奥数现象”,令人忧心。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大声喊“停”,消除一切与幼儿有关的奥数现象,绝对不能让幼儿成为奥数的牺牲品。让幼儿接受奥数培训,是拔苗助长,既不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的思维,还会使幼儿产生畏难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出现厌学现象。同时,奥数还给家庭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消除“幼儿奥数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综合性、社会性治理,需要文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工商税务行政管理部门通力合作,综合研究解决。
来源:石筠弢,中国教育报,2011-03-25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升学方案预计“十二五”期间出台。这意味着五年内,打工子弟将有望在就读地参加高考。此外,更有利于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的高考招生改革新方案也将于年内出台。
来源:刘昊,北京日报,2011-03-29
教育新闻
北京朝阳区:向民办学校买学位解决流动儿童入学
朝阳区的外地来京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一直占到北京全市的四分之一,全区近9万名流动人口子女中,有1.8万名学生在未经批准的自办学校就读。从2010年开始,朝阳区开始实施政府委托办学,3所政府委托民办学校共接收3500名学生入学,效果良好。2011年,朝阳区拨专项经费对受委托的民办学校进行改扩建,探索以生均教育成本为标准,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
来源:李新玲,中国青年报,2011-03-21
湖北:将开设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
为加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日前表示,湖北将开展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高等专科学历教育试点,调整部分高职高专学校的专业结构。
来源:甘丽华,中国青年报,2011-03-23
甘肃:教师资格将告别“终身制”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2011年甘肃省教育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甘肃省今年将启动“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改革,并试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此举标志着实行了10余年的教师资格制度将告别“终身制”。
来源:冲碑忠,中国教育报,2011-03-20
上海:两年内取消高中择校制
记者21日从上海市教委获悉,按照规定,上海全市公办高中到2012年将不再招收择校生。近些年来,择校已经紧紧同考大学相捆绑,折射出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过,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发展,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省市纷纷开始缩小择校生规模、降低择校费等。目前,上海的长宁、静安、黄浦等区已陆续取消高中择校制。
来源:潘旭,中国教育报,2011-03-22
国内首个七年制中学亮相初中三年高中四年
北京市海淀区建华实验学校2011年新推七年制中学实验,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专家表示,该实验既考虑小学生身心发育时间提前的现状,也有利于解决现行六年制中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弊端。建华实验学校今年小升初计划招收4个班,其中七年制实验班级2个,招收小学五年级学生。据介绍,目前小学六年级学生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并不多,而高中学生的课程任务量大,学习时间普遍不够。因此“三年初中四年高中”的七年制有利于合理安排中学学习时间。
来源:罗德宏,北京晨报,2011-03-31
河北:清理高考加分项目 三好学生不再享加分
近日,河北省对本省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和调整。从2011年高考开始,高中阶段受省级表彰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此外,河北取消的加分项目还包括,高中阶段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获得一等奖的学生、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学生等。
来源:杨占苍,中国教育报,2011-03-31
江苏:高中名校“摘星”动真格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2010年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结果,11所原三星级/四星级高中复审“暂缓通过”,3所原三星级/四星级高中复审“不通过”,1所原四星级高中因违规补课被终止复审程序。据了解,江苏高中星级评估从2003年开始,同时该省取消了“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重点高中”、“市级重点高中”的称号,目的是为了促进优质高中发展,缩小区域、城乡高中的差距。
来源:缪志聪,中国教育报,2011-03-25
双周声音
朱永新:建设广大农民上得起、用得上的幼儿园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我们不仅要解决好城市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重点和难点还在于如何发展和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据我了解,我国农村幼儿的入园率只有约35%,中西部农村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我认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是建设农民上得起、用得上的乡村幼儿园。
在农村普及学前教育,不能照搬昂贵的城市公办幼儿园、示范园的模式,除了公办和民办的模式之外,采取公办民助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也是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还可考虑将农村小学向下延伸1-2年。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农村小学校往往面临生源减少、校舍相对宽裕、教师相对富余的情况,如果能够利用小学的校舍并稍加改造,对小学低年级教师稍加培训,就可基本满足一部分学前儿童的入园要求。此外,还应允许建立简易幼儿园、托儿所和“看护点”。(朱永新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
来源:朱永新,光明日报,2011-03-24
坚决刹住“幼儿奥数”的歪风
在当今中国,奥数已经具有非凡的“魔力”。它不仅早就侵入中小学生及家长的生活中,而且也早就走入不少大中城市的幼儿园,如此这般的“幼儿奥数现象”,令人忧心。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大声喊“停”,消除一切与幼儿有关的奥数现象,绝对不能让幼儿成为奥数的牺牲品。让幼儿接受奥数培训,是拔苗助长,既不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的思维,还会使幼儿产生畏难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出现厌学现象。同时,奥数还给家庭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消除“幼儿奥数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综合性、社会性治理,需要文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工商税务行政管理部门通力合作,综合研究解决。
来源:石筠弢,中国教育报,20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