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巴基斯坦卖中国“功夫鞋”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老板独闯卡拉奇
  
  今年29岁的陈子建出生在安徽安庆市,大学毕业后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体育用品店,但因竞争激烈,生意十分惨淡。2007年春天,应在巴基斯坦承包建筑工程的表哥邀请,他决定到巴国第一大城市卡拉奇闯荡一番。
   “巴基斯坦”源自波斯文,意为“圣洁的地方”。它南濒阿拉伯海,另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英语为官方语言。初到卡拉奇,陈子建就发现当地人的日常主食是一种叫囊的大饼。因为在里面加了奶,烤出来真的是香气四溢。
   吃过晚饭,表哥带他到海滩上去散步。陈子建发现,由于宗教的原因,当地人都不吃螃蟹。如果碰到螃蟹挂在网上,他们会摘下来扔回海里。海边的礁石是螃蟹的领地,退潮时,礁石和海水中间有很大一段距离。当他们靠近的时候,几十上百只螃蟹拔足奔命,向海里逃去,很是壮观。落在后面的就被哥俩用抹布盖住,捉到桶里。
   卡拉奇的天气是那么好,乘船到海上钓蟹也是一大美事。工具很简陋,可乐罐加鱼线。这天,陈子建和表哥租一条船在深水处刚停稳,就发现有螃蟹上钩。螃蟹不像鱼,把钓子吞进肚子,它们是用钳子夹着鱼饵。有聪明的,你一提线它就松开跑了。收获颇丰的时候,直接在船上支起油锅,把新鲜的蟹丢进去炸。那种鲜香的味道令人馋涎欲滴。
   巴基斯坦还有一样东西很多,就是中国人喜欢的甲鱼。灌溉渠道的两旁以及小河沟里,比比皆是。它们一堆一堆地在岸上晒太阳,或成群结队地在水面上游来游去,伸着脑袋,壳子半浮在水面上。陈子建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捉到脸盆大的一只,若在国内起码值五六百元!
   陈子建认识一位在沙漠边建发电站的中国工程师,由于当地牛肉非常贵,进城也不太方便,因嘴馋,这位工程师就自力更生带人打野猪。巴基斯坦的野猪泛滥成灾,经常糟蹋农作物,他们去打,当地人很高兴,甚至会主动帮忙。
  表哥住在卡拉奇的富人区,离海滩很近。附近的别墅没有重样的,一个比一个漂亮。虽然是缺水地区,有钱人家还是种满了热带的棕榈树,天知道要花多少水去浇灌它们。
   有趣的是,卡拉奇的房子很少有2层以上的。因为第3层就能看见邻家的园子,在这个伊斯兰国家,这是万万不允许的。邻家的女眷绝不能被外人看到。惟一例外的是离国际学校不远处有个大城堡,城墙大概有二三十米高,繁茂的鲜花从墙头垂下,门口戒备森严。后来陈子建才知道,这是阿联酋某王子殿下的行宫。
  
  从好莱坞巨星脚下发现商机
  
   由于在国内做过生意,最初陈子建在卡拉奇开了一家日用品商店,经营的全是“老牌国货”。比如“雪花膏”之类的女性护肤品,“解放鞋”、蝙蝠衫之类的服装鞋帽等。陈子建以为巴基斯坦经济落后,这些物美价廉的东西一定会大受欢迎。不料,小店开张后生意十分清淡,每个月的营业额只有几千卢比,连房租和水电费都不够。小伙子十分苦闷,弄不清问题到底出在哪。
  一天,店里进来一对华人中年夫妇,兰州籍的女士一看到这些老牌子化妆品,顿时惊喜不已。她说这些东西自己小时候用过。最早的百雀羚雪花膏是铁盒装,扁扁的深蓝铁皮圆盒上面绘满各种五彩的鸟,里面是银白铝箔盖着的白色膏体,不用凑近就可以闻到一股浓厚的甜香。在物资极其馈乏的年代,那只小圆铁盒,装载了许多人所能想像出的可爱和美好。
   由于兰州气候干燥,每到秋天她脸上的皮肤都会感到奇瘁难耐,试过很多高级护肤品,都不起作用。每到这时,母亲就会念叨:“你小时候也有这毛病,那时用百雀羚护肤霜,一涂就好,现在到哪里买去?”没想到今天在异国他乡遇到了,那位女士高兴地一口气买了6盒。
  仔细一聊才知道,这对华人夫妻都是在巴参加援建项目的电信工程师,他们说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上海”,常年驻在这里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及商人等,少说也有四五千人。女士指点陈子建说:“你可以在网上联系这些同乡,介绍自己的‘经典国货”’。
   没想到这个办法挺有效,陈子建在网上向在巴华人做了一番宣传后,陆续就有很多中国人慕名而来。令小陈惊讶的是,不少中年人都对蝙蝠衫情有独钟。有位机电工程师说,在20年前这种衣服风靡一时,成为时髦青年的必备行头。街头“摇滚青年”尤其青睐蝙蝠衫,因为袖子宽大,跳起柔姿、霹雳、太空舞来,袖子忽闪忽闪,与舞蹈动作相得益彰。很多人都对当年街头的“经典”场面记忆犹新:三五少年,身着蝙蝠衫,头绷裹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不时博得路人的喝彩。特殊的怀旧情感,再加上穿着这种宽松的衣服确实很舒服,陈子建的蝙蝠衫一时间竟成了抢手货。受中国同事的影响,后来就连一些巴基斯坦人也纷纷走进陈子建的商店。
   表面上看,陈子建的生意比过去红火多了,可因利润极低,一个月下来除去各种开支,也就五六千元的收入,比在国内强不了多少。听说不少华人老板来巴短短几年就成了百万乃至千万富翁,小伙子异常羡慕,有时他连做梦都在琢磨:做什么生意才能赚大钱呢?
   2008年4月的一天,陈子建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主演过《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的好莱坞著名影星布鲁姆,在纽约曼哈顿拍摄一部新片时,身穿墨绿色大外套的他嘴叼香烟,展现出叛逆不羁的一面,脚上的一双球鞋尤为醒目——“这鞋子怎么这样熟悉?”仔细一看,陈子建差点惊呼起来。原来布鲁姆脚上的那双球鞋正是被我们称为“白球鞋”的老牌子中国货!
   后来小陈又了解到,3年前有个法国人在上海发现了这种只卖十几块人民币一双的飞跃牌球鞋,马上便被它经典简洁的设计和漂亮外形所吸引,将它推广到海外后很受欢迎。尤其是布鲁姆,尽管上衣和裤子经常换,可对足底那双雪白的中国球鞋却始终不离不弃。受他的影响,好莱坞的很多名人也开始穿中国的飞跃牌球鞋。
   陈子建知道,飞跃牌球鞋以轻软、轻巧、穿着舒适、经久耐用而受中国人喜爱。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形美观,运动员们穿着白球鞋和深色的运动服形成鲜明的对比色,使赛场上的男女运动员显得更加英姿飒爽。
   还有它用料考究,鞋帮和脚有非常好的亲和性,不容易崴脚。特别是采用优质橡胶制造的鞋底弹性极佳,加之呈凹型吸盘式的鞋底,具有相当好的防滑效果。陈子建想,难怪连布鲁姆这样的大牌明星都对它情有独钟,如果自己把这种鞋弄到巴基斯坦,它说不定会大受欢迎!
  
  中国“功夫鞋”让他大赚200万美金
  
   巴基斯坦人爱穿皮鞋,虽然市面上也有一些来自中国的廉价“解放鞋”,但因透气性差,夏天特别容易脚臭,除民工等干粗重活的人穿,平时乏人问津。而球鞋的透气性很好,恰恰没有这个缺点。在卡拉奇住久了,陈子建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地人对中国功夫十分崇拜,到饭馆吃饭时,常能看到老板用VCD播放武打片。说起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些功夫明星,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甚至还能像模像样地比划几个武打动作, 令人忍俊不禁。2008年8月,陈子建从国内运来一批飞跃球鞋后,决定打武术牌,让它们以中国“功夫鞋”的身份亮相卡拉奇。
   不久,人们就被一幅幅巨型海报所吸引,只见画面上一位脚蹬白球鞋的中国武师,腾空踢腿,威猛无比。旁边用英文写着:“穿中国功夫鞋,像李连杰一样飞踢坏蛋!”这画面太有震撼力了,很多人议论这是正宗的少林“功夫鞋”,有的说在电视上看到过,中国练武的人及体育运动员都穿这种鞋。尽管“功夫鞋”售价不菲,每双约合人民币200元,但还是不断有人抢购。其实,它在国内的批发价仅几十元。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开幕式上,2008人表演的太极拳十分壮观,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卡拉奇人在电视上惊讶地发现,这些表演功夫的人,脚上穿的都是前不久在街上看到过的白色球鞋,“人脚一双”的场景令当地人大为震憾。很快,中国“功夫鞋”就成为一种时尚“俏货”,风靡卡拉奇、伊斯兰堡和拉合尔等大城市。最多的时候,陈子建一天就批发出去5000多双。几个大货柜不到两个月就销售一空。“销售局面打开后,我算体验到了传说中的‘数钱数到手软’是什么滋味!”小陈自豪地说。
   但如果你认为巴基斯坦是淘金者的天堂那就错了,由于塔利班武装分子经常搞恐怖袭击和自杀性爆炸,当地的治安状况很糟。刚到卡拉奇时,陈子建在富人区认识了一位做机电出口生意的上海大老板,他家的别墅富丽堂皇,就连巴籍管家都有专用小轿车。据说几年前刚来时,他只有1名带手枪的家庭保镖,后来因局势较乱,只得请专业保安公司派一批手持冲锋枪的队员,在别墅四周昼夜巡逻。后来由于发生了几起绑架外国人的案子,他10岁的女儿到国际学校上学时,总有几名保镖驾车荷枪实弹地护送。
  这位上海老板每次到稍远一点的工地上视察,都会向警察局申请护送。尤其经过土匪出没的地方,通常是前面警车开道,架着机枪,后面防弹车压阵。那场面简直如临大敌。
  在巴基斯坦,外国人遭袭击和绑架的事屡见不鲜。表哥多次提醒陈子建,外出要乘车,路上遇到劫匪时由保镖对付,自己要马上下车蹲在车轱辘旁边或灌木丛中。小伙子说他本想见识一下悍匪到底啥样,可惜自己一次都没遇到过。
   不过危险的事还是有的。陈子建有一位名叫拉加的当地朋友,他以前是农民,因和中国老板合伙承包水利工程成了暴发户。2009年8月的一天,拉加花20多万美元买了一部法国名车,款式十分拉风,他很高兴,非要拉这位中国兄弟到外面去兜风不可。恰巧那天陈子建因生意忙没顾上去,不料拉加却出事了。溜车回来的路上,拉加到一个加油站加油时,忽然被人用枪顶住了脑门,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被几名劫匪用枪托砸昏在地。等拉加醒来报案后,警察四处搜捕,一连折腾了好几天,却一无所获。事后想起这事陈子建就有些后怕。
   令陈子建感到无比骄傲的是,现在他的中国“功夫鞋”已经作为高端商品风靡整个巴基斯坦,他还通过与中东商人的合作,把这种“经典国货”卖到了阿富汗、伊朗和阿曼等地。在德黑兰,中国“功夫鞋”成了大学生们的新宠及赠送朋友的时尚礼品。阿曼警察因为喜欢它的轻巧和弹力十足,更是要求将其列入“警用装备”。
   只因巧妙找到了“中国功夫”这一切入点,短短几年时间,这种在国内并不起眼的白球鞋,就让陈子建收获了200多万美元的惊人财富。成为富人后,他并没有忘记回报善良友好的巴基斯坦人民,2010年8月,巴遭遇特大洪灾,数十万人无家可归,陈子建在第一时间从新疆采购500项帐篷,无偿捐献给灾民,受到当地媒体的高度赞誉。
  
   (责编 陶仁友)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