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折射出七彩光芒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u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大纲规定: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目标;( 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三)审美教育目标;(四)智力发展目标;(五)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目标。 这实际上是明确了语文教师的工作目标:即追求生活技能的培养,情感的陶冶,审美、创新能力和终身受益习惯的养成等。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理念,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就能让她折射出独特的魅力。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下面我谈一谈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两点感受:
  第一,教者要学会角色的转变
  有语云:“厚德载物,润物无声。”作为跨世纪的语文教师,要面临新世纪的挑战,要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们每个老师都潜心学习,具备了较高的素质,但是要在现有模式的高考下实施素质教育还要学会自身的转变,只有用自身的言行去熏陶他们,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那么一名现代语文教师实现哪些方面的转变呢?
  1、懒散型的老师要向勤勉自律型转变
  诗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懒散型的老师是不大可能带出优秀的学生的,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是模仿的对象,本身素质不够,还谈何素质教育。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此,我们教者绝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学生起到人文性的教育。
  2、理论研究型的老师要向实践型转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要随时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文本知识结合起来,把深奥的道理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学生,让他们感同身受,学会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文本的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例如:我在教应用文这一板块时,我把自己平时收到的一些请柬,邀请函,还有自己写的一些申请等方面的东西带进课堂,现身说法,学生不仅兴致极高,而且纷纷效仿,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来视为极其枯燥的一节课,却上得妙趣横生。
  3、师长型的老师要向朋友型转变
  交流从心灵开始,和谐的课堂才能迸发创造性的火花.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完全平等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平等、互相尊重,能使学生体验到民主与信任,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
  一节课,其实就是学生和老师的思想交流,你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如果一味地摆着师道尊严的样子,学生即使听了你的课,也不大可能实现真正的交流,为此我们要学会转变自己的角色,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用一颗平等,博爱的心去关爱他们。这样做,我们的学生无形中就会学会关爱别人,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二,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现有的高考模式下,一味地按考点去教学,再鲜活的东西也会失去自身的光彩,学生也会丧失兴趣,为此,在进行考点教学时,要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构建自己的课堂呢,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素质教育与高考模式的统一呢?我认为,最主要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学会让生活走进课堂
  生活才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有人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学生从书上所学的一切,归根结底是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也要学会利用我们身边的一切,来促进我们的学习。为了训练听和说,我指导学生与人交流,为了训练语言运用,我指导他们去看广高,看电视。尤其是在训练学生的字词读写时,他们叫苦连天,效果很差,于是我利用学校的资源,指导他们去读报,去上网,乃至带领他们去关注街市上的广告牌,他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最后,他们从生活中找来了很多常见错字。比如:挖墙角(脚)、啦啦队(拉拉)、做阵(镇)指挥……好多词语他们平时根本就辨别不出来,但让他们到生活中去,他们不仅兴致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也养成了规范使用文字的习惯。
  后来,我又把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打出来,让他们归纳、总结,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实,网并不可怕,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指导他们,走进了生活,学生也就走进了兴趣,走进了语文的世界。
  2、要鼓励学生质疑,共同探究
  在执教《前赤壁赋》一文时,文本中有一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学生问我月亮怎能“徘徊”于斗牛之间。我对他大加赞赏,但并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引导他们利用语境,观看画面,结合物理知识,同时鼓励其他人来作答。有的说,因为天上的云是飘动的;有的说因为苏子是在船上,船是动的;有的说是因为水是流动的。对第三种,我流露出不解之状,其他学生也纷纷质疑,该生解释道,他是有朱熹《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一句中得到了启发。听后,同学们都表示赞同。在这一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表达、想象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体验到了发现和探索的乐趣。
  3、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重视研究性的学习。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我们这个社会,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没有自己的亲身实践,没有自己的独特感悟,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是无法养成创新能力。
  高三上学期,我定了一个“花果山佛教文化”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去寻访,学生提出了很多关于佛教的观点。如他们明确了佛教与邪教的真正区别,了解了佛教的起源,认识到了佛教存在的意义,知道了什么是人生的真正价值……这样做,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浅见,关键是如何把它们落实到教学中去。当然,要想实现二者真正的统一,还有很多的工作去做。但在现有的高考模式下,我们只有勤于探索,勤于实践,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闻到生活的味道,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折射出七彩光芒。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灌南华侨双语学校
  
其他文献
春蚕摆脱茧的束缚,最终化蛹成蝶;幼苗克服泥土的阻碍,才有古木参天。古谚有云:“不破不立。”当我们试着去打破常规时,往往会发现,外面有着更广阔的空间。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知识财富。然而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打破常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  打破常规可以促进科学的进步。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越重的物体下落
期刊
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尝试将数学教育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从孩子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选择幼儿身边熟悉的资源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在积累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数概念和发展思维能力,让幼儿在生活中“快乐学数学,轻松学数学”。     一、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渗透非正式数学教育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除了教育教学活动,还有很多的生活活动,把数学活动自然地融
期刊
对于刚刚进入初一学生来说,要想学好英语,培养兴趣是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树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    1、自信心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是成就一切事情的前提。学习英语也不例外,对于刚进入初中十一、二岁的学生来讲,由于这种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清晰认识的能力还不具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旦遇到困难,他们的自信心会容易受到很大的打击。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作文教学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却存在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针对作文训练游离课本、机械重复、屡战屡败的怪圈,尝试用教材文本为作文材料,向课本挖掘题材,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累    古人云“读
期刊
至我最最怀念的同学们  ——题记。  轻抚流年记忆,回首却已身隔天涯。不经意间,时间这一掌流沙已从指缝中悄悄流逝。小学的六年已经快要结束了,新东方这个能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大家庭里,载满了我们无知、温馨的记忆片段。一幕幕的回眸,都止不住眼里暖流般的泪,朋友们,别哭泣,至少我们都曾经拥有过快乐而完整的童年。  一年级刚来的时候,大家好好地想想,还记得么?你一定有过因为不习惯集体生活,呆惯了自己的小窝,突
期刊
随着《宫》的热播,《步步惊心》也即将上映,同样是穿越,同样的穿越场景,类似的故事情节,皇权争夺中凸显的纯粹与不纯粹的爱情情感。不同的是导演各自的精心设计,以及演员对角色不一样的诠释。相信《步步惊心》也会博得一个很好的收视率。至少,每一个演员各得一方粉丝们的支持。否则,导演们为什么会选择那些年轻漂亮的演员去演绎呢?当代内地第一小生,年度最红的女演员,难道这不是卖点的保证吗?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20
期刊
随着“砰”的一声枪响男子400米决赛开始了,运动员象箭一样地飞跑着,50米、100米、150米......我班的姜海洋同学脸上淌满了汗水,像离弦的箭一样往前冲。我在一旁和孩子们正在使出吃奶的劲为运动员呐喊加油。姜海洋终于冲过了终点线,“第一!”我们班沸腾了。我发现他的步子显得有些踉跄,额头上也多了很多豆粒大的汗珠,我飞步上前一下子扶住了他,陪着他在操场走动走动......  捷报频传,女子200米
期刊
如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必须懂法、知法、守法、用法。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同志强调,“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在学校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是人类文明的需要。作为学校课程中的最主要的学科之一——语文,更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用现代眼光来重新
期刊
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掌握它方向的是舵,如果没有它,船将东倒西歪;掌握它前进步伐的是马达,如果没有它,船将停滞不前;而为它遮风挡雨的是外面的船篷,如果没有它,船将接受大自然的侵袭。一个班集体就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而班主任则是这船上的舵、马达、船篷。如何引导、管理他们,使他们更好地驾驭这艘大船呢?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便如明灯,给我们这艘大船的远航以理论和实践的指引。    一、掌好舵,把好班级
期刊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和整体达成一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难题。常见的情形是:过分突出知识与技能目标,其他两维目标形同虚设;割裂三维目标,围绕各维目标单一设计教学活动,以致在课堂教学中频频出现三维目标顾此失彼和整体达成欠佳的问题。 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主张在教学中进行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和精神状态很好地配合起来,使之得到均衡发展。而和谐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