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O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以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先后两次下发通知共确定12所中职学校为“五环四步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试点学校”,有组织地推广应用五环四步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重庆市2002年至2007年实施中国—澳大利亚(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期间,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谭绍华等人,学习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验,消化、吸收项目成果,结合当前中职课题教学实际,探索建构的以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目前,除重庆有组织地在12所学校推广应用外,还应邀组织60多名教师到福州、贵阳等地进行了示范教学。普遍反映该模式对改进中职课堂教学具有适宜性和有效性。
  一、模式建构的背景
  中职学校的课堂普遍存在“学生睡、教师累”“做学分离”“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等问题。固然原因多种,但与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不能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等有重要关系。改进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应以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依据中职学生学习心理,遵循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系统改造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与运行程序。基于这一认识,重庆市在实施中澳职教项目中,依据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论,把培养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及价值取向,以“能力发展动员、基础能力诊断、能力发展训练、能力发展鉴定、能力发展反思”五个环节贯穿教学全程,并把能力发展训练环节规范化为“任务、行动、展示、评价”四个步骤,从而形成中职课堂教学“五环四步”程序性框架。
  二、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论主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建构课程体系、设计开发课程内容、实施质量鉴定与评价,并认为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知识广度和深度以满足技能形成为尺度,态度的培养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因此,我们把基础能力诊断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
  三、模式应用的教学环节
  本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运行分五个环节。
  (一)对学生进行能力发展动员(动员环节)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
  (二)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诊断(诊断环节)
  这里所讲的基础能力,指的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能力所包括的知识、技能、态度分别具有怎样的基础。进行基础能力诊断的目的,一是了解各个学生的基础能力,二是根据基础能力实施分层(分组)教学或是调整教学设计,进行基础能力诊断的方法,根据课时的长短设计不同的工具。
  (三)对学生进行能力发展训练(训练环节)
  这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根据本次课的具体任务逐个进行。每个任务按照“明确任务、协作行动、展示成果、同学互评”四个步骤进行。明确任务,一般采取给小组分发任务书或导学案的方式进行。协作行动分小组进行,一般由组长组织,其他学生轮流担任操作员、观察员、记录员、发言人等。展示成果,分组轮流进行,可以是实物的,也可以是文本、图表的,还可以是视频的。同学互评,先是形成小组意见,然后各组派出发言人对其他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四)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进行鉴定(鉴定环节)
  这里的能力发展水平,指的是经过了本次课全部任务训练后的能力,以课的目标为依据进行鉴定。一般采取简单测试的方式进行,同时综合训练环节的同学互评意见得出结论。
  (五)组织学生进行能力发展反思(反思环节)
  首先是各个组由组长组织反思,回答今天学到了什么,学的方法怎样,有什么遗憾,今后怎么办?然后,各组组长发言。
  四、模式比较与创新
  (一)模式比较
  本模式主要借鉴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累积教学模式”和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等。主要借鉴的国内教学模式有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教学模式”等。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借鉴了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
  (二)主要创新点
  一是需求导向的学习动机引导。主张在充分了解社会、行业企业和学生“三个需求”的前提下,采取学生可感知、可领会、可认同的方式进行。二是前诊后鉴的教学目标控制。能力发展训练后,须对学生能力发展情况进行鉴定,确认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三是教少学多的教学时间分配。教学时间安排,学生做的时间一般超过三分之二,教师讲的时间一般超过三分之一,凸显学生中心、学做合一。四是集中与分组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或集中或分组或集中与分组结合的组织形式实施教学。
  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教师素质和教学环境建设提出新要求。就教师素质而言,要求具有九大能力,即:能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能开展行业联系和校企合作工作;能进行课程设计及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能按照职业教育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组织实施教学;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职业能力发展情况进行鉴定和诊断;能對学生进行安全、健康和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与服务;能够不断实现专业发展。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专业化的问题。
  任何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有新的教学环境,五环四步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其教学环境必须满足理实一体教学的需要,能够进行集中理论教学,能够进行分组实操训练,这样的教学环境,可以叫做“工作站”或“学习站”。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中,应充分运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云教学”环境,获取“云教学”资源。
其他文献
《中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很明显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即,语文教学应力求达到一种“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审美境界。在赏心悦目的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训练语言文字的基本功,提高语文能力。一言以蔽之,语文教学应自始至终徜徉于美的氛围中。如何达到这种境界
期刊
目前有些学生一上习作课就愁眉苦脸,视作文为挡路虎,在习作的门槛前踯躅不前。在老师的一脸威严下,只好抓耳挠腮,搜肠刮肚,面对黑板上的命题,胡拼乱凑起来。结果,使一篇文章里出现了许多漂亮话、大话、套话,甚至还会闹笑话。习作本应该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可这样造假的文章谈何真情实感?“文贵求真、文贵求实”,《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如
期刊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
期刊
从教十六年,如今是第二次担任三年级的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课余耳闻很多教师感叹:教学生作文难,教三年级学生初写作文更难。此话深深地触动我的心扉,确实如此。如今的我面对刚刚起步接触习作的学生,该如何把他们引领进习作的殿堂呢?在起始作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些尝试,初见成效,与大家共勉。  一、捕捉身边小事,激发习作兴趣  学生怕习作的主要原因是没材料可写,大脑中没有东西,不懂留心观察,为了
期刊
当今世界充满竞争。只有重视教育、教改、发展个性、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提高人的素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笔者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阐述探究学习与语文教学的联系,提出探究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与同行们切磋。  一、探究学习与语文教学  探究学习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的,目前已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探究学习是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并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具有严密的学术性的创造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
期刊
时光荏苒,七色花幼儿园三年内从原先11个班级发展到今天31个班级的规模,每年又以10名新教师的速度加入,很大程度削弱了幼儿园原本已较成熟和均衡的师资队伍。因此新教师的培养成了我园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新教师的不断涌入,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已不切实际。于是我们积极思考,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团队带教的力量,开拓了一条适合本园见习教师培训的方法和措施。  利用“双金字塔”的管理模式开展见习教师培训  
期刊
以人为本,大势所趋。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班级管理要更新,班主任必须改变管理方式,充分扮演好一个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让班级管理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  一、人人参与值日,培养学生的自育能力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我在班级里建立了轮流“值日班长”制度。让学生民主管理班集体,建设
期刊
在市北区第二教工幼儿园,有一只特殊的团体,他们来自家长组织,和幼儿园老师共同参与《以表演游戏推进幼儿文学欣赏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无偿地服务幼儿园,不计任何报酬。他们有一个动听的名字——“美丽花故事爸妈义工团”。  在我园国家级十二五课题《以表演游戏推进幼儿文学欣赏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开展过程中,我园提出以表演游戏为载体,以“美丽花故事爸妈义工团”为平台,探索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走向对话的
期刊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新课标要求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有较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计算能力又是数学的基础,因此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成长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其他能力的培养。老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升华的训练,有益于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迫切要求广大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向“教学研究者”转变。为了抓好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教师身上多下功夫,挖掘教师的自身潜能,在深入研究中激活教研工作的新思路,在加强实践中取得课堂教学的高质效,初步探求校本教研一体化的新机制,做到以人为本,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全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