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滤泡淋巴瘤(FL)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位生存时间超过10年.FL好发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60岁.2008年WHO根据高倍显微镜下滤泡母细胞数量将FL分为3级,其中1、2级为低度恶性,治疗原则遵循惰性淋巴瘤;3级为中度恶性,治疗原则同DLBCL.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问世,FL的治疗模式逐渐发生改变。
【机 构】
: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滤泡淋巴瘤(FL)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位生存时间超过10年.FL好发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60岁.2008年WHO根据高倍显微镜下滤泡母细胞数量将FL分为3级,其中1、2级为低度恶性,治疗原则遵循惰性淋巴瘤;3级为中度恶性,治疗原则同DLBCL.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问世,FL的治疗模式逐渐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FBCA(氟达拉滨十白消安+环磷酰胺+ATG)预处理方案对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供者造血干细胞持续植入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接受allo-HSCT的22例SAA患者纳入研究,男12例、女10例,中位年龄21(5~52)岁.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干细胞共移植13例;HLA全相合亲缘供者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切实提升教学效率。本文立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要点,并提出具体的创新应用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学;多媒体技术;创新应用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少见的溶血性疾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髓衰竭.PNH起源于造血干细胞PIG-A基因突变,由此导致锚链蛋白(GPI)合成缺陷,细胞膜表面包括补体调节蛋白CD55和CD59等GPI缺失[1-2],使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补体介导的溶解,导致出现溶血性贫血、食管痉挛、乏力及血栓等一系列临床症状[3].PNH以慢性持续性血管内溶血阵发性加重、血栓形成和骨髓衰竭为主要特征
目的 探 讨Ph染色体阳性(Ph+)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Ph+ALL患者资料.比较性别、年龄(以50岁为界)、诊断时高白细胞计数(> 30×109/L)、附加染色体异常、BCR-ABL转录本类型、伊马替尼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治疗1个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等因素对患者疗效和生存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与全身照射(TBI)+CY两种预处理方案对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77例接受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3例,慢性髓性白血病1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其中,移植前完全缓解65例,未缓解12例.BU+CY组39例,BU+C
【摘要】文章细致地介绍了网络环境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扩展阅读的促进作用,随后深入探讨了该项教学规划的原则,最后提出建议性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高年级;扩展阅读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为了全面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网络环境的特点,积极制订各项教学规划,大力开展课内扩展阅读教学,从而帮助小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
目的 调查重庆市学龄前儿童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基因的携带率、突变类型及分布特征.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户籍1 057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红细胞参数分析,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碱变性试验分析血红蛋白各组分,并对所有样本进行α地贫基因分析.结果 1 057名儿童中α地贫基因携带者55例,等位基因55个,α地贫的基因携带率为5.20%.在55例α地贫基因携带
近十余年随着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和新药的不断研发,CLL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CLL仍不可治愈,这促使临床工作者不得不转变策略.另外,临床新药井喷式的发展以及临床预后检测手段的持续改进,也促进CLL治疗模式发生转变,新的治疗模式所带来的新的治疗理念值得从事相关工作者学习和参考。
血友病A(HA)是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引起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性患病率为1/5 000~10 000[1].FⅧ基因突变引起FⅧ活性(FⅧ∶C)降低是HA的主要发病机制.我们对广西地区32例HA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报告如下。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许多患者在短期内死于严重感染和出血[1-2].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CsA)的免疫抑制治疗(IST)有效率可达60%~80%,已成为年龄≥40岁或年龄< 40岁但无HLA相合同胞供者SAA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3-5].但是目前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p-ALG)治疗SAA相关报道少见,我们总结我院p-ALG联合CsA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