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生活中最甜的甘蔗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联大时,物质生活上,大师们几乎走入绝境,以至于这些温文尔雅的夫子,教学之余,不得不扔下纸笔,为生活奔忙、劳碌,显得很是仓皇、狼狈。
  可是,他们落魄,却不失乐观、宽厚。
  一次,一个叫花子,在街上遇见个披着披风的人,忙拦住,想讨几个钱。那人回头告诉他,自己是西南联大教授。叫花子一听,撒腿就跑道:“他们,可是比我还穷的。”
  大师回去,津津乐道,讲述着自己这段传奇,引得其他大师哄堂大笑。
  这人,就是朱自清。当时,他的衣服被当,没啥御寒,就弄了件马帮披风,斜披身上,很有种大侠行走江湖、快意恩仇的风度。
  另位大师,生活更苦。
  这人,就是文学史家、《楚辞》研究专家——游国恩。
  生活,可不管大师不大师,照样困扰他、挤对他。他虽满腹《离骚》,肚子却咕咕乱叫,直发牢骚。
  为了省钱,游国恩带着家小,转移乡下,租住几间破屋。云南地方,云雾缭绕,常年多雨,一到春秋,细雨淋漓,数天不停,房外下大雨,房内下小雨,苦不堪言,因此,他的书桌,到处转移,自己戏称自己为游击队。
  他所住地,叫龙头村,离城二十里,每次上课,进城下乡,一趟来回,就是四十里,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他却笑称,自己在免费锻炼。
  游国恩不问家事,家有贤妻,早晨开门,柴米油盐,自有夫人张罗。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楚辞》,摇头晃脑,长吟短叹,眼不斜视,目不窥园,一篇一篇论文,随之写出来,业内人士读了,击节称赏,赞叹不已。尤其《楚辞概论》一书,鲁迅收藏,作为自己《汉文学史纲要》的参考书;郭沫若称赞,此书是《离骚》研究“最好者”;一贯骄傲的闻一多,多年之后,充满感激地道:“此书最先启发我读《楚辞》。”
  可是,西南联大时的游国恩,和朱自清一样,生活十分窘迫,不得不离开书桌,为肚子奔忙,为生活发愁,工资一发,兜里一揣,马上钻入集市,满头大汗,买米买面。
  一次,刚发薪水,他拿了钱,高高兴兴,就去了粮店,买下两袋米,傻了眼,没办法背回家。好在,一回头,看到个挑夫,忙拦住,讲好价钱,请代为挑送。
  挑夫答应了,挑起两袋米就走。
  大师在后面紧跟着,走着走着,一个《楚辞》问题,突然蹦出脑海,脚步渐渐慢下来,一边走,一边吟哦着,平平仄仄的,蛮有韵味,也蛮有诗意。
  当时集市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挑夫回头看看,大师不见了人,再想想自己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儿女嗷嗷待哺,于是,挑着两袋米,一转头钻进人群里,失去了踪迹。
  大师想罢问题,才想起米来,忙抬起头,面前,没了挑夫,没了两袋米,只有自己傻站在那儿。
  米丢了,回家,得给夫人一个交代啊。
  大师挠挠脑袋,眼睛一眨,计上心来,走到个甘蔗摊子前,掏出钱,买了两根甘蔗,扛在肩上,雄赳赳走回去,恭恭敬敬,献给夫人。
  游夫人眨着眼,闹了半天,醒不过神来,问道:“米呢?”
  大师并着脚,低着眼,轻声道:“挑夫挑着。”说完,看夫人四处望着,在寻找着,忙告诉她,不用找了,人家趁自己不注意,挑走了,这会儿大概已到家了。
  游夫人急了,告诉他,快啊,报警啊。可是,大师不去,这会儿很坚强,站在那儿,纹丝不动,原因很简单,用他的话说,他们家需要米,这个挑夫“比我们更需要”,不然,他怎会这么干?
  游夫人听了,无奈一笑,接受了他的甘蔗,也接受了他的建议。
  这段故事,后来,在联大传开,也成为一时笑谈。
  一个人,在受到别人侵害时,首先不是恨别人,而是设身处地,想他人所想。这,是大爱,是宽容。
  一个人,在生活绝境中,仍把苦难当乐趣,这也是一种大爱、一种宽容。
  这样的宽容,是人生历程中最甜的甘蔗:生活越苦,甘蔗越甜。
  《一棵奇怪的树》参考答案:
  1.这两段分别从长得高、扎得深的特点来赞扬棕树:长得高,所以能第一时间享受美好事物;扎得深,所以能在飓风中巍然挺立。
  2.“学不来”“不要做棕树” 等词句,说明了棕树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境界是一般人比较难达到的,它委婉地表达出作者的敬佩之情。
  3.南方植物和瑶村棕树在各种环境下表现迥异,对比明显:天旱和雨水充足时,南方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状况,现出随意、毫无节制的缺点,而瑶村“棕树的生长就一点也不受外界的干扰”“永远是精瘦精瘦”;对比使瑶村棕树产生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棕树的独立、坚守、一心向上等优秀品性更显突出,使人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4.①对被包扎及喧嚣的城市生活的厌倦;②怀想瑶村当年简单、淳朴的生活;③赞美瑶村棕树的意志品质;④对自己现今“幻度光阴”的生活和生活态度不满;⑤向往并鞭策自己能重新树立瑶村棕树般的斗志与追求。
  《萤火虫的“闪光语言”》参考答案:
  1.引用诗歌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还能表达诗人对萤火虫情有独钟、赞颂良多的情感。
其他文献
其一:海狮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邂逅了精于潜水的史蒂文。  当他硕长的身子潜入水中时,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刀,不动声色地把浩浩渺渺的海洋轻轻地划开一道口子,浪花不起,鱼虾不惊,而他,已成一条灵活的游鱼,瞬间隐没于五光十色的大海中。  迄今已与海洋圆融结合的史蒂文,忆述首次潜水的经验,却有着不忍回顾的惊怵。  他说:“对于海洋这个陌生的世界,我既好奇,也害怕。初次入海时,全身都是僵硬的。下水不久,便看